乙型肝炎病毒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判断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预后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6个月的病死率,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定期随访,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肝移植。根据随访终点患者的生存状态,将入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影响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至随访终点,患者生存132例(生存组),死亡65例(死亡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平均体质指数、HBeAg阳性患者例数、Child分级、肾功能异常患者例数、HBV-DN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死亡组患者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以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合并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_均<0.05),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低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及MELD评分是影响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年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酶原活动度及MELD评分均为影响HBV相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农业资本化即运用资本逻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市场化的隐性资本化和所有权的显性资本化。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实践证明资本化不但没有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形成根本对立,
为了提高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设计了DSP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数字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
本文以提高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为目的,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为核心的电机控制系统。为了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先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原理进行
习近平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是我国跨入新时代的伟大纲领。它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报告发出了中国共产党
瓮安动物化石群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化石群,其为代表的微体化石有很多重要的科学内涵有待揭示。然而,无损高分辨3D成像方法的缺少长期制约着对微体化石的深入研究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3D复原,其实质是将科学和艺术这两各自独立的领域予以融合,让科学的理念与现代的技术接轨并以艺术形式体现。就古生物学研究而言,逐渐流行的3D复原技术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