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 教书育人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是具有生命性的教育,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提出,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教师要处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生动、丰富的德育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上,坚持教文育人,挖掘从文内涵和美学情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很好的素材,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下面结合《我爱这土地》一课教学谈谈语文课中如何适时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解题释题,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我每授一课,必定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介绍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问:作者深爱这土地,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深爱这土地?不用多说,学生肯定被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打动。接着时代背景的介绍,问:1937年至1945年在我们的国土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家园都干了些什么?从学生的神情上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到加深。
  二、在补充链接材料、导入中渗透
  为了进一步了解诗的主旨,需要先了解詩歌的写作背景。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土地上的惨无人道的暴行画面。一张张图片触目惊心。看了以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们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三、在朗读课文中渗透
  一篇课文的朗读,往往能让听者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情感的交融,思想的共鸣。《我爱这土地》是一首抒情诗,更是要读出感情。首先教师范读,接着学生自读,再请学生多种形式试读:齐读、男女生対读,分角色读等。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小诗?哪些地方要重读?哪些地方要低沉,要放慢速度?哪些地方要高昂,要愤怒?分析后,教师再范读,学生再试读,这次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得以通过朗读表达。
  四、在分析讲解,拓展延伸中渗透
  “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把二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境界。
  《我爱这土地》这首小诗,全诗只有短短10句话,110个字,却句句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字字控诉着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用多媒体出示几个问题,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诗歌的主旨。①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诗人的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意象找出来,并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②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③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④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在第三个问题的总结讲解中,问:喉咙嘶哑了还要歌唱,说明了什么?学生不难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深,并隐含着献身之意,崇敬之情不言而喻。特别是第四个问题的深刻含义不容忽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德育渗透的良好时机。教师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艾青,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他表示:为了祖国愿意牺牲自己。可实时插入作者简介,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加以引导,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行思想的升华与提升。今天,没有战争了,和平了,我们年轻的一代该怎么做呢? 以怎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
  在分析讲解课文结束时,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跟着齐唱。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发奋学习,报效祖国,让祖国越来越强大。
  五、在课后练笔,学以致用中渗透
  诗人艾青,亲身经历了这场灭绝人性的侵略,亲眼目睹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仿照这首诗歌试写写几句,表达自己的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这样,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掌握知识,思想提升,学生受益多多。
  语文课的设计,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知识的掌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抓住每一个德育教育渗透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真正体现了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只要细心发掘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融为一体,都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为一炉,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中进行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今,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除了个别学生在做作业中遇到不会的习题来询问老师以外,很少有学生在自我构建后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然而,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
期刊
孝是立德之本,是一切美德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弘扬和培育学生的孝德,可以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学生转化工作。逐步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孝推延,循序渐进,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民族。对学生进行孝德培养,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一、孝德教育的现状   (1)小学生“孝敬父母”调查表明,能达到孝敬父母各项道德指标的占多数,这说明
期刊
同学们从小学写作文起就经常接触关于亲情幸福的话题,慢慢地这样的话题写起来就味同嚼蜡了:冬夜,背生病的我去医院;雨天,给没带雨具的我送伞;深夜,给伏案学习的我端上一杯热牛奶……几十篇的作文读下来,内容大同小异,很少寫出新意。同学们抱怨说不知从何写起,甚至说平淡的生活中,根本感受不到幸福和爱。  我对学生们说:“当你跟我说,想不到生活中让你感到幸福的事的时候,你可知道这正是我让你写这篇文章的用意!生在
期刊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品质,涉及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品质要求。培养小学生英語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小学生需要掌握听、读、说、写的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听力品质是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将听力品质的培养作为重点会对学生整体英语学习品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听、说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对课堂内和课堂外提升学生英语听说品质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加以梳
期刊
在现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同时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性策略。这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还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课堂教学中调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贯穿了小学的整个过程,更是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建立学生计算信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就相关的解决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现状 对策  小学阶段,计算占了很大的比重,贯穿了小学的整个过程,更是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的练习与测试都会发现计算题的分数占总分数的30%左右,而大多数学生丢分的原因
期刊
毋庸置疑,新课改以来精彩纷呈,涌现了大量优质课,评价也是多种多样。如果把整节语文课比成一只美丽而灵动的彩凤的话,那么舞动着的双翼就是“氛围”和“体验”,我以为这双飞翼应该是一节课成功的突出因素。  一、看氛围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
期刊
在学校教育管理的领域之中,班级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单元,它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创新管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并在融入小组合作管理的理念之下,使班级管理更有效,在合作小组构建的原则之下,融洽师生感情,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和管理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整体目标。  新的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制度重构过程中,要注重塑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体合作的精神,为此,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合
期刊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平凡又琐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构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最普通的“联结”。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常抱怨“孩子小学时很懂事乖巧,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从上了初中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老说我唠叨,多说一句就厌烦我,摔门而走。这段时间老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门插上,不知道弄些什么。星期天不吃早饭就被几个男男女女的同学叫走了,问去干什么了,也不说。我为她做了这么多,还不
期刊
摘要:关于如何提升英语教学,我们要探索出适合英语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英语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渠道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各有各的特点,所以我们要研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 终身学习  一、国内外英语教学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