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应用研究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史家从史学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与其自身浓厚的文学修养息息相关。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碰撞交融的时代文化氛围中,现代史家从不同的理念出发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成因各自做出了不尽相同的阐释;在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运用上,现代史家主要围绕考证具体史实、反映社会风貌、探索历史人物精神世界三个层面具体展开;从现代史家对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解读及运用中,可以大致管窥到现代史家不同的治学风貌及理念,同时也对文学研究的路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女性哲学呈现了丰富的形态社会格局,女性形态社会与今天形态制度一脉相承,女性精神与今天的生态哲学完整叠合,女性生活与全民创业同构同型,在"一路一带"格局中,女性形态社会是
降低行政成本,建设廉洁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行政成本的状况是评估地方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全国地市级政府的行政成本评估的结果显示,行政成本绩效与当地
减少碳排放、保持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在于提高碳生产率。目前我国各省平均碳生产率呈东部、中部、西部递减的态势,但整体上来讲我国的碳生产率呈增长趋势;碳生产率变化随技术
致力中国经济史、财政史研究专门史研究,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史、财政史研究领域,国内外名家甚多,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绝非易事。著名财政史专家、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
随着大部制改革“政策之窗”的开启,公共行政界逐渐浮现出一些准范式的话语,如大部制改革可消除冗余、提高效率、增进协调、转变职能等。但这些话语在表达一种行政理想的同时,也
在乡村社会,农民既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也是政治认同的主体.乡村治理必须以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而乡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又与农民的政治认同度息息相关.农民利益的实现需要凸
於可训,20世纪40年代出生,湖北黄梅人,当代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与文艺理论家。於可训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其文学活动和学术研究先后涉及文学评论、中国新诗、中国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大众哲学。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最终表现为普通大众的精神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
从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江畅教授在自己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了《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1995年)。在这本早期学术著作中,他表达了希望从西方哲学理论中为价值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北女作家的创作呈现出繁荣态势。她们的创作,或在底层书写与扬“主旋律”的变奏中呈现出开放态势,或在婚恋图景与心理掘进的交汇中展示情爱聚焦,或在武汉书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