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应该怎么喝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r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是初到法国不久,去一个法国朋友家做客,早餐时间,很普通的对话,他问我一般早上吃什么,为了表示虽然只到了几个月,却已经和西方生活“同流合污”的事实,我别着头说自然是喝咖啡,吃面包片。他又问,咖啡用哪一种咖啡壶啊?我努力咽进一口,低没声地说:“速溶的。”心里还补一句,你们法国超市里速溶的可不好买呢,第一次买回来一袋咖啡粉,以为那就是,把热水加到这粉里去,速溶咖啡经验丰富的人,一眼就看出情况不对,在热水的刺激下,它们本该立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可是它们跟滴血验亲似的,在特写镜头下“啪”一声互相弹开了。如此,仍皱眉尝一口,再在只有一个人住的房间里环顾四周,“哇”一声吐出来。才知,那其实是咖啡豆磨出来的粉,民众的超市里,卖的大多是粉,有一整排货架的各色品牌。这种事,对遇事向来端着的姑娘来说,当着朋友和她的家人,是不会说出来的。
  一听速溶,这位大叔立刻皱起热情的眉头,抛下正喝的咖啡不管,从橱柜里寻出一把2B铅笔高的铝制壶。肉眼看去,它分两层,拧开来里头还有一个滤层,是搁咖啡粉的地方,上下分别是金属滤网。凉水在下层,拧紧后要在炉子上煮,等水开了“滋滋”往上蹿,穿越中间咖啡层,逆流而上,鲤鱼跃龙门似的,上来后就滚烫滚烫地待着了。他仔细讲一遍如何使用,末了还问知道要买哪一种咖啡粉吗?我惦念着冰箱里头那包粉,一面狠狠摇头说不。
  就这么着,我有了人生第一个咖啡壶。下午时分,等它煮10分钟,是一件充满情调的事;来不及上课去的早晨,等它煮10分钟,是一件暴殄天物的事。于是,新鲜感过后,它很快就被宜家的玻璃塑料制品代替。
  隔几年,读到一本讲英国咖啡馆的书,这些个最早出现在英国牛津的咖啡馆,有个小名儿叫做“便士大学”,因为一杯咖啡值一便士,花上这一便士,没见过什么世面或不识几个大字儿的人们,就能堂而皇之地坐下来,听高谈阔论者讲时事,于是胜看十份报了。这从某种程度上,与只消费一杯咖啡而在冷气加无线网络的文艺环境里一赖一下午的当今顾客群,跨越时空,互相做了个“你懂的”表情。但再往大了说,确实可称其是开启民智。我似乎找到了第一个咖啡壶的意义:只在星巴克喝过美式咖啡的人,终究还没到豁然开朗的时刻,直到无意中获得第一个咖啡壶。
  继而想起我的第一个壶,仍有这么个图景:缺乏现代工业流线型美的铝色壶,粗粝地立着,一只黑色胳臂凸起一个直角,扭在一边,给它造好旧年代的型。它把我从速溶咖啡滥竽充数的味觉里捞了出来,穿越一层咖啡粉,跃至过滤网后的另一层,滚烫地,带给我一种刀光剑影的成人感。
其他文献
先混个脸熟  心理学的“曝光效应”表明,只要一个人或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人或事、物。所以,有喜欢的人,就从“不断偶遇”开始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就无法产生曝光效应。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冲突,或者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  让出个人空间,走近他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和罗伯特·扎伊翁茨发现,简单的
一、引言随着生产的发展,对机构的运动要求越来越高。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几种基本运动规律发展成多种改进型运动规律。改进型运动规律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基本运动规律(
近年来,有关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研究的进展,大致有下列方面.阴离子间隙的概念及其测定的临床应用阴离子间隙(Anion Gap,以下简称AG)的正确概念应为总未测定阴离子(U·
一、总政文工团歌舞团(1953.5-1966.12)团长董小吾1954.4-1955.2(兼)胡果刚1955.4-1956.8(代行团长职务)1956.8-1959.9时乐濛1959.9-1964.7魏风1964.7-1966.1胡果刚1966.1-19
介绍了一种用途广泛的新型复合材料——包铜铜丝.对其传统的机械包覆和电镀生产方法作了简介.并详细介绍了热浸镀法生产包钢钢丝这一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生产设备等. A new
本文报道用三氯氧磷酯化、水解方法制备单丁基磷酸酯,用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This paper reports the esterification of phosphorus oxychl
正比计数管可广泛地用于X射线的能谱测量.为了能对样品成份进行可靠的定量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作者对如何选择正比计数管及其与样品之间的几何位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40例慢阻肺者五肽胃泌素泌酸试验,胃粘膜屏障功能、空腹胃液胆酸及空腹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发现无论在低氧血症或高二氧化碳血症状态,胃酸分泌均增高,胃粘膜屏障功能亦受损,与
“灰皮书”、“黄皮书”是坊间对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版的一批“内部发行”图书的统称,它的出现,是我国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现象。出版“灰皮书”、“黄皮书”的背景是配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