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游戏“轮胎山洞”引发的思考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胎是户外活动中常用的运动器材,因为组合多变、玩法多样,得到幼儿的喜爱。幼儿可以运用轮胎进行平衡、跳跃、钻爬等多种锻炼。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应该学会观察,理解他们的需要,并提供适宜的支持。在中班玩轮胎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促使教师更多地思考幼儿兴趣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课程意识与课程建构能力。
  观察中思考
  观察倾听,理解孩子的游戏 一是自主探究,体验“山洞”。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到操场玩轮胎。有的进行滚轮胎比赛,有的玩叠高游戏,有的将轮胎组合,单脚和双脚交替跳跃通过,或者踩着轮胎边过“小桥”。皮皮、果果和橙子一开始玩叠高游戏,并让皮皮躲在轮胎圈里。随着轮胎越叠越高,皮皮已经无法自己翻出轮胎圈了。他对果果说:“不对,把轮胎拿掉,我们重新来钻洞洞。”冉冉、彤彤等几个小朋友都跑来帮忙。
  二是集体合作,制造“山洞”。皮皮被“解救”出来,他将轮胎竖着放在地面,形成一个轮胎“山洞”,并让果果、冉冉她们将轮胎照样子靠紧、对齐,形成了一个长一些的“山洞”。珺珺准备从轮胎的这一头钻到另一头,可是,才爬过两个轮胎,“山洞”就面临散架的危险。果果和皮皮带着同伴将轮胎重新排整齐,果果说:“要靠近一点,我们挤在一起,用腿这样顶住。”轮胎山洞修复好了,动作比较灵活的昊昊迅速鉆进去,顺利地从另一头爬了出来。这一次,轮胎山洞没有破。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我们成功了!”
  三是发现资源,延伸“山洞”。玩过几轮之后,孩子们准备拿回各自的轮胎,“山洞”游戏即将结束。这时,皮皮走到靠墙摆放的网架边,喊道:“果果,我们把轮胎放在这里。”几个孩子重新将轮胎搬来,轮胎与网架连成了一个更长的“山洞”。果果指着轮胎的一端:“皮皮,你扶那里,这次只要两个人就可以了。”于是,他们一个人顶住起始处的轮胎,另一个人扶住侧面轮胎,其余孩子便一个接一个鱼贯而入。钻山洞游戏吸引了更多小朋友加入其中。
  分析思考,认识幼儿的学习 一是同伴互动,社会性学习渗透。在玩轮胎的游戏过程中,皮皮和果果占主导地位。他们在游戏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都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欲望,从偶然发现轮胎洞洞到有目的地玩轮胎山洞,他们共同协商、合作,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之间能够自觉地采用轮流、等待的方式进行游戏。无论是占主导地位的幼儿,还是参与到游戏中的同伴,我们能够看到,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自然渗透了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学习:能够想办法吸引或者加入同伴游戏,能轮流分享,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遵守规则等。二是基于问题,提升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关注的是幼儿如何获得知识与能力,其中包含着有时被我们称为‘批判性思维’或‘决策’的能力。”在玩轮胎游戏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尤其是果果和皮皮。皮皮发现躲在直立的轮胎洞洞中会被困住的问题,便想出换一种方式玩轮胎山洞。果果作为发展水平相当的合作伙伴,他们共同计划、协调多种资源(人和材料)。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他们多次发现新问题,再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学习、迁移经验,这些学习促进了幼儿学习品质、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有意义的、指向于深度学习的。
  反思中提升
  从这则游戏活动实录,我们看到教师始终没有参与其中,只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观察他们如何与同伴互动,怎样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鹰架作用”体现在哪里?这个游戏就此结束了吗?
  游戏回顾促进思维、语言发展 “计划和回顾能够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选择并做决定,规划他们自己的行为,应对复杂的挑战,并学会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回顾,作为游戏的延伸,不仅是一种游戏分享,更是促进幼儿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契机。参与游戏的幼儿要运用清晰的语言介绍自己做了什么,更要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这一过程促进了幼儿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倾听的幼儿也会积极参与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想法,在讨论甚至是争执的过程中激发同伴间进行思维碰撞,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捕捉兴趣,建构有价值课程 “观察,是了解儿童的起点,了解儿童是课程的起点。”但是,从幼儿的兴趣到一个课程的产生,“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追随和放任儿童的兴趣,而是要分析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包含的学习机会。”轮胎山洞的游戏从观察到分析,再到回顾,我们发现了幼儿学习探究的需要,也为幼儿的后续游戏提供了支持,如利用小椅子进行固定轮胎的尝试,在起点放置标志物等。但教师对幼儿学习探究需求的辨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可引发幼儿进行相关探究和学习,如轮胎滚动与力的探究、绘本资源的链接、游戏规则的设计等,一个轮胎山洞的运动游戏就有可能生成一个多领域渗透的班本课程。
  结束语
  追随幼儿的兴趣,并捕捉其中的学习机会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儿童发展目标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对课程的敏感度。对已经实施过的活动进行反思与研讨,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幼儿教师应在实践中立足儿童视角,关注幼儿游戏的价值,让课程真正成为儿童的课程,不断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单项作文比综合性大作文更受学生欢迎,它的训练形式灵活多样,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语文能力中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本来就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完全可以通过以听促说、以说促读、以读促写等综合方式开展。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单项作文训练的几点教学策略:  利用精美语句进行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的形式就是教师提供一句内容和形式都较精美的语句,学生当堂记忆,并进行仿说。这种训练的益处很多:首先是容易激发学生
运用复杂科学中的分形理论揭示了社会制度系统存在的制度环境分形、结构分形、运行分形及功能分形等特征,结合陕西黄龙县和湖北随州市机构改革案例给与了具体的分析。最后以
俗话说:理越辩越明。可见,“辩”可解惑,豁然开朗;“辩”可释怀,产生共鸣;“辩”可生疑,疑可促进。把 “辩”引进课堂教学研究,就是把汩汩的春水、习习的春风、和煦的暖阳引进课堂教学园地。  建立新型“研课”方式  在平时教研活动中,随着以“听评”课为主要形式的研课活动的逐步深入,我们发现,老师步入了“高原期”,听课不是很细致,评课不是很真诚,议课不是很深入。活动组织上了“高原”,教研质量却步入低谷。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在深入研究落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础上,我们再一次把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理想课堂、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一直是我们在探究的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亦是一门学问,一门课程要想上好,教师必须时刻持有以生为本的理念。精彩的课堂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演绎,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要营造“演奏优美旋律”的意境,需要教师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打造以生为本的实效课堂。  我是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待求职者。我所教授的课程是“企业管理”,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生在职场中更好
■案例概要  一天下午,某幼儿园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到班上接孩子,家长还没有到的孩子就在活动室里玩玩具。东东和明明两名幼儿因争抢一支玩具手枪扭打起来,正在与其他家长沟通的张老师闻声立即前去阻止,并没收了玩具手枪,教育他们不能打架。两位小朋友各自去玩其他玩具后,张老师继续接待来园的家长。此时,东东心里还是非常生气,突然他跑到明明身后,用力将明明推倒,造成明明额头被摔破,缝了四针。事故发生后,明明的
为解决企业对R&D资金在不同项目之间的分配问题,在研究和借鉴以往决策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大型高科技企业R&D资金分配的“研发树”模型。该方法使R&D预算系统既实现了宏观上
课程建设与实施背景分析依据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资本结构是资本供方和企业之间达成均衡的体现。资本供应是企业资本结构形成中不应忽略的另一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资本交易中形成了资本供应约束。资本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营造良好氛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经渗透到了学校的每一环节。作为传播重要文化知识、辅助学生探索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信息化的大教育背景下,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平台。同时,学生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