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战略竞争驱动矛盾激化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o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16日,在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美国候任副总统哈里斯就重建美国经济发表演说,一旁聆听的是美国候任总统拜登。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已经明确把大国战略竞争作为指导性原则,并视中国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正如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所言,中国现在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放射源”。今年特朗普政府的很多外交活动其实都是围着中国议题转的。

“特朗普烙印”


  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打上特朗普的烙印。新冠疫情给特朗普的选情带来很大影响,他对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疫情不仅助推了美国国内对华围堵政策的战略动员,也加快了美国构建国际遏华统一战线的进程。
  今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突出了两条主线:一是在大选因素作用下,美国对华政策的对抗性、极端性、冒险性比较突出。美方采取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等措施,而且在台湾问题等方面还试图“把红线踩成红区”。白宫5月20日发表对华政策声明,直接针对中国共产党。这些都突破了禁忌。二是打造特朗普的对华政策“遗产”。国务卿蓬佩奥7月23日在尼克松总统纪念图书馆发表的演讲和其后司法部长巴尔、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等的讲话,构成了特朗普时期对华政策的“话语体系”和“政策体系”。白宫选择在11月2日即大选投票日前一天发布《特朗普论中国》的文集,把这两年特朗普政府高官发表的涉华演说汇编到一起,目的就是要凸显这四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性变化,固化特朗普“遗产”。

四个领域的具体动向


  接下来谈谈不同领域的具体动向,主要涉及四个领域。
  一是经济方面,特朗普政府今年竭力推动“协同脱钩”。原来是美国一家想跟中国搞“脱钩”,但在疫情之下,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都试图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特朗普政府加以利用,推动各方“协同脱钩”。一方面,美国设立250亿美元的“回流基金”,促使医药、通信等领域供应链从中国回迁美国。另一方面,美国国务院推动所谓“经济繁荣网络”,宣扬“自由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深层目标是实现中国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深度剥离,拼凑孤立、排斥中国的国际经贸阵营。涉及领域非常宽泛,包括数字经济、能源、基础设施、金融等。如果美国的企业无法回到美国,可以转向“经济繁荣网络”的其他成员国。此外,美方把人权问题同经济问题捆绑起来,比如要求美欧企业不采购来自新疆的相关产品。
  二是科技领域,特朗普政府攻防并举。美方不断扩大“实体清单”,收紧出口管制,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采取实质性打压举措,还推出了“中国涉军企业”名单。特朗普政府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维护美国相对于中国的优势。在国际上,美方推动“敏感技术多边行动”,把相关国家组织起来,对中国进行技术封堵。推动《瓦森纳协定》体系的升级,用所谓“清洁网络”计划实施对华“数字脱钩”,目前有50多个国家、170多家企业加入。下一步,美方还可能从情报分享、替代产品合作研发、关键产品供应链管理、科技类投资并购审查一体化等方面着力,打造“同盟创新基础”,推动盟友伙伴与美共同展开对华“技术冷战”。
  三是地缘政治,美方高度关注疫情的地缘政治影响,施压他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特朗普政府推动“四国机制 ”,邀请韩国、新加坡、越南三国与美日印澳举行会议。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比根8月底公开表示,美国下一步就是要把四国机制往类似北约的方向上引。在四国机制框架下,印澳关系今年取得突破,两国加强产业链合作,澳首次参加美日印“马拉巴尔”海上演习。东盟方向,9月美国提出“湄公河—美国伙伴计划”,对原来一些倡议进行了升级。南亚方向,蓬佩奥去了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等国,推动防务合作。
  前不久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和日本首相菅义伟通话,表示会继续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这表明未来几年美国“印太战略”的实质内容还会继续发展。欧美在“印太战略”问题上遥相呼应,今年德国也推出了“印太战略”。今年7月蓬佩奥主持发表了南海政策新声明,也是一个重大变化,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干预越发增强。在台湾问题上,美方鹰派势力妄图在不公开承认“台湾独立”的情况下搞实质上的“国与国关系”,即“准建交”。他们还推动美国对台承诺的“清晰化”,叫嚣今日之台湾就是“冷战时期的柏林”。
  四是意识形态领域,蓬佩奥等特朗普政府高官持续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体制进行攻击。美方在涉疆问题上加大“抹黑”力度,企图给中国扣上“種族灭绝”的帽子。美国国务院设立“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利用其所属的“全球接触中心”等机构在国际上推进对华“叙事之战”。美国国会出现新一轮“反华”潮,卢比奥、斯科特等共和党议员成为急先锋,公开叫嚣“共产党中国”已成为美国“敌人”、中国对美构成“关乎生存的威胁”、美中之间的“新冷战”已爆发等。众议院“中国工作组”10月发布报告,提出400多项遏华、制华措施。116届国会提出360多个涉华法案,其中12个已经成法,下届国会预计会有大量涉华法案通过。

拜登受到牵制


  现在特朗普政府时日无多了。拜登上台后,将以应对疫情和恢复经济为首要执政任务,用于处理中国政策的时间和精力或会比较有限。特朗普虽然即将下台,但“特朗普主义”对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不可低估。即便拜登有意调整对华关系,也会受到美国国会和民意的牵制,民主党内的“进步派”势力对华态度也较消极。总而言之,未来四年是引导、塑造中美关系至关重要的时期,将深刻影响2035年前美国对华政策走向。我们需要加紧思考新形势下中国的对美战略是什么,不能只是简单应对美方的出牌和变化。
其他文献
据韩联社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7月20日表示,搭载韩国第一颗军事通信卫星“Anasis-II”的“猎鹰9”号火箭,当天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韩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军事卫星的国家。  韩国此前的军民两用卫星“无穷花5”号不是军事通信卫星,抗电波干扰能力较差。随着“Anasis-II”的发射成功,韩军军事通信卫星的信息处理速度、抗干擾、通信距离均将较此前提
焚烧中的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  7月12日,停泊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港口内的美军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突然起火,延烧数天损失严重。火灾发生时,该舰正在进行为期两年的现代化改造,改装后可携带多至20架F-35B战斗机。这一事故意味着美军“小航母”计划启动不久便遭挫折。美军重视“小航母”建设  超级航母是冷战后美国展现战略威慑、彰显大国地位的利器,但近年优势开始动摇。一方面是因为维
相对于特朗普时期美朝关系的大起大落,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对朝政策上却颇“沉得住气”。终于,2021年4月底至5月初,美国连续通过多方渠道集中对外释放信息,宣告出台积极谨慎、渐进务实的对朝政策基本框架。而朝鲜则以适度强硬、留有余地的形式予以公开回应,并私下积极答复美方对话提议。总体来看,半岛外交气氛相对好转,美朝及相关方对话、接触重启的可能性上升,但阻碍因素和不确定性仍存。对朝政策框架的主要内容  通过
1月23~26日,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届论坛有约70位国家领导人、30多位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参加,与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机构领导人数量都创下历史之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出席了本届论坛。美国總统特朗普出席了本届论坛,并在闭幕式上发表演讲,这是18年来美国现任总统首次参会。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刘鹤在演讲中延续了去
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州长阿明·拉舍特。  1月16日,德国执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举行选举,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现任州长阿明·拉舍特当选党主席。这次选举也为2021年德国政坛结构的重新调整拉开了序幕,德国将在今年举行联邦议会和六个州议会的选举。曾担任基民盟主席18年、已担任德国总理近16年的默克尔预计在2021年秋德国联邦议会选举后结束其总理任期,德国
2019年9月4日~6日,第五届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印度总理莫迪作为主宾出席论坛。  近期,有关俄罗斯与印度年度峰会取消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2020年是俄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但在这个关键的节点年份,已连续举行了20年的俄印峰会首次未能如期举行。尽管俄印官方皆表示取消峰会是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但还是引起了外界关于两国关系是否生变的猜测。巧合的是,在2020年度大型记者招
近日,多国政党政要就美国情报部门炮制所谓新冠病毒溯源问题调查报告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表示,坚决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认为美方报告毫无科学性和可信度,该报告罔顾科学和事实,执迷于政治操弄,继续抹黑指责中国,严重干扰破坏国际社会团结抗疫和全球溯源科学合作。  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外委会常务副主席索斯亚拉表示,个别国家借病毒溯源问题大做文章,炮制毫无可信度的报告,试图将自身抗疫失败的责任转嫁中国,服务其国内
2017年3月10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疆域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分别致辞,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世界知识》《当代世界》《解放日报》《文汇报》等相关媒体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主要
日本是亚洲惟一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参加国。2004年3月日本“希望”号实验舱被送往国际空间站,2008年8月投入使用。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太空外交,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日本政府希冀对“希望”号实验舱的独特太空环境加以充分利用,并借此提出了开展太空外交的新举措。整体航天能力居世界第五位  1945年日本战败后,驻日盟军总司令禁止日本进行与航天有关的研究和事业。但1951年《旧金山和约》缔结后次年,此
12月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闭幕,峰会联合声明最终得以展示为数不多的实质成果。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外交辞令总结,这次峰会开得“积极”“有建设性”。  军费支出是近年来引发北约成员国争吵的一个主要问题。美国政府要求大幅削减美国在北约的军费开支,降低美国承担北约直接预算的比例。2014年北约成员国同意,10年内将各自防务支出增加到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的水平,但德法等国家在这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