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超载超速监测仪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n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每年由于汽车超载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很多。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家曾大力查处此类违规事件,但类似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
  能不能发明一种汽车超载超速监测仪,及时地发现违规车辆,趁早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呢?监测仪装好后,交通控制中心就可与相应的汽车监测仪联网,便于直接监测和控制。
  监测仪的第一大功能:监测汽车的超员、超载和超速。
  监测仪可以根据客车(货车)的额定标准承载人数(货物)和速度设定模式。当承载的旅客人数(货物)和速度小于或等于标准时,仪器显示正常,一切顺利进行;当超载或超速时,仪器会向司机发出警告:“您超员了!”(或“您超速了”)。
  当汽车严重超载或严重超速时,监测仪向司机发出严重警告后,司机如果不听劝阻。它便会自动切断车辅的传动系统,使汽车缓慢停止并无法向前行使。
  监测仪的第二大功能:监测汽车司机。
  如果司机酒后驾车,一旦酒精含量达到危险界限,监测仪就会自动控制启动系统。
  监测仪的第三大功能(辅助功能):自我防护。
  有盗贼偷窃汽车时,监测仪会自动向车主或“110”报警,并摄像记录:监测仪的能量即将耗尽时,它会主动向主人求救,请求“支援”;假设车主置之不理。它就会向交通控制中心报告,让警察直接通知车主必须维护。
  我想,当汽车的这种监测仪真正发明并广泛应用的时候,交通事故一定会大为减少甚至避免,人们的出行也就真正安全了。
  
  (指导教师:段寒冰)
其他文献
在一九八○年代,现代文学学科刚刚起步的时候,有几位老一辈先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北京,有王瑶先生、李何林先生、唐弢先生,在南京有陈瘦竹先生,在上海,有贾植芳先生和钱谷融先生,等等。他们大多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参与了新文学,亲炙于新文学著名人物的言传身教,因此对他们那一辈学者来说,新文学不是教科书上定义的那种,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传承。其中李何林先生大约年长一些,他从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
在日常生活中,钳子是个经常用到的工具,可是你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精细的钳子吗?那就是“膜片钳”。其实,“膜片钳”并不是我们所常见的那种钳子,而是一套生物学的科研仪器。它和我们普通的钳子在外表上就差远了,完全没有普通钳子的手柄和夹头,所以它无法用来“夹”任何日常物品。实际上,它是用来测电流的。  要说明白这把特别的“钳子”,我们还得从细胞说起。大家都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外面有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