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的分析与处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you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筋混凝土水池是在处理生活污水、市政工程供水和工业废水等工程之中常用的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水池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之中能够依靠本身的密实性来提高水池的防水性能和抗渗性能,所以不用另外设置防水层,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的宽度一定要有严格的限制。本文对在工程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水池 裂缝 处理与分析
  
  一、工程的实例分析
  钢筋混凝土水池的结构具有以下两种特点。首先,钢筋混凝土水池采用的施工方法通常是分层次浇筑,首先浇筑水池的底板,然后再浇筑水池的池壁。这种分层次的浇筑方式使混凝土的底板承受了很大的约束力,而且很难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善。第二个特征是竖向的池壁很难养护,而且由于池壁经常暴露在空气之中,经常会发生冷缩和干缩的情况,所以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水池壁很容易产生裂缝。举例来说,某一项工程的水池,水池的长宽高分别为30m、25m和4.6m。埋入地下的深度是1m,水池池壁暴露在空气之中的高度在3.6m。工程主要采用钢筋水凝土结构,池壁的混凝土厚度和水池底板的混凝土厚度分别为400mm和500mm。水池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第一次浇筑的范围是水池底板上200mm之处,第二次浇筑的范围是从水池池壁到池顶。
  二、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产生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商品混凝土的配比审核制度还不完善。商品混凝土具有水灰比大、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使用量很多、施工的速度快、坍落度大等特点,因此混凝土的收缩很大。所以建立完善的商品混凝土的配比审核制度有助于施工的实施。第二,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过高很容易使钢筋混凝土水池出现裂缝。可以在混凝土之中加入一些膨胀剂,使混凝土能到自行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部分。在灌浆之中加入减水剂和缓凝剂,使水灰比降低。为了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和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的现象,可以适量掺粉煤灰。第三,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够。不重视混凝土的养护,会对混凝土的总量和收缩速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水池产生裂缝。可以使用多种方式预先对水池的底板采取保温措施,定期洒水进行湿润,使混凝土的湿度得到提高,使水池池底和池壁的湿差和温差降到最低。第四,对伸缩缝的设置不完善。正确的设置伸缩缝,可以减少水池底板和池壁的长度,将地基对水池底板的约束力降到最低。在此次工程之中,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构造符合图纸的规定,水池的配筋和水池壁厚都满足使用的荷载要求。从混凝土的外观上查看,没有出现麻面和蜂窝的现象出现。钢筋混凝土水池处于有利的地形:岩层底层之中。在这样的地形下,由于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可能性很小。观察裂缝的情况,基本可以判断出是属于又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应力和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裂缝。
  三、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的处理方案
  根据裂缝的深度和宽度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的处理方法也不同。通常会使用表面封闭法和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浆法适用于那些宽度较大(大于等于0.2mm)并且贯穿的裂缝。对于那些宽度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表面封闭法。压力灌浆法在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施工准备。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凿出裂缝处已经松动的浮浆和混凝土,按照裂缝的走向凿出一个深50mm,宽50mm的V字形槽,之后对裂缝进行清理,最后用丙酮将油污擦洗干净。其次,对灌浆嘴进行布置。灌浆嘴要布置在池壁两面的交错处,沿着裂缝的走向,每隔600cm布置一个,将布置好的灌浆嘴埋入墙体之中,埋入的深度要大于50mm,使孔口不被深50mm,宽50mm的V字形槽嵌缝堵塞。如果灌浆嘴的表面出现潮湿的状况,一定要使用喷灯进行预热、烘烤干燥。烘烤干燥之后要在深50mm,宽50mm的V字形槽表面涂抹厚度在1mm到2mm范围之内的环氧树脂浆液。环氧树脂浆液的配合比例如下:乙二胺18%、领苯二甲酸二丁酯12%、丙酮40%、糠醛50%、环氧树脂E44100%。涂抹环氧树脂浆液的作用是使界面的粘性增强,在初凝时再次嵌填环氧胶泥,使环氧胶泥充满V字形槽,最后将表面抹光。环氧胶泥的配合比例如下(重量比):石楠100、普通水泥300、乙二胺10、领苯二甲酸二丁酯10、丙酮20、环氧树脂E44100。最后,使用压水压溶剂进行通风试验。结束灌浆嘴的埋嘴封堵之后,需要对封住的缝隙进行压气通风的试验,监测对裂缝的封堵是否有效。同时监测灌浆孔和裂缝之间是否有通畅的通风。一旦试验无法得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重新布置灌浆嘴或重新封堵裂缝,一直到实验满足预期的要求之后才可以灌浆。以每条裂缝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试验,将肥皂水涂抹在裂缝之上。具体的试验过程为:当A空进行压气试验时,敞开其余所有孔洞的闸门,一旦有孔串通的现象发生,立刻关闭A孔。按照这种做法逐一监测,发现一个关闭一个,在将所有的孔都关闭之后,还要在持续压气通风一段时间,注意观察灌浆孔的四周和裂缝的表面是否有冒泡的现象,对现象做出及时准确的记录,将设计的灌浆压力作为试验中使用压力的标准。在完成了以上三点施工准备之后,要进行压力灌浆。在经过压气通风试验之后,如果封堵的裂缝没有渗漏的现象发生,封堵的质量很好,就可以配置环氧树脂浆液。环氧树脂浆液的配合比例为:乙二胺18%、领苯二甲酸二丁酯12%、丙酮40%、糠醛50%、环氧树脂E44100%。在准备进行压力灌浆之前,应该打开所有灌浆孔,并确定这些灌浆孔是属于相同的灌浆单位之中的。将裂缝之内的积水用压缩的空气吹干,使裂缝的内部达到干燥或者无水的状态。在灌浆的时候采取连续的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内外的灌浆口要保持一致的进度。在结束了对裂缝的处理之后,在池壁内部进行裂缝观察和蓄水的试验,观察裂缝处是否渗水。如果没有见到裂缝处有渗水现象的发生,说明已经稳定了裂缝的趋势,采用了成功的决策处理了钢筋混凝土水池的裂缝。
  四、结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水池在清水池、滤地、澄清池、沉淀地和蓄水池等构筑物内广泛的使用。在这些构筑物之中一旦出现裂缝,会造成贯穿性的裂缝,严重影响了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当建成贮水构筑物时,首要就要防止渗漏水现象的出现,如果钢筋混凝土水池发生裂缝,小则对水池进行修补,如果严重的话,甚至要废弃整个水池,浪费了国家的财产,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在建筑設计和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现象的发生。通过对工程实例的研究,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水池发生裂缝的原因,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其他工程之中类似的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洁.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北京:人民建筑出版社,2005,40,47.
  [2]王冬,朱乃苏,陈志兴.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3]董素英.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7,9(11):159
  [4]建筑规划设计总院.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工程设计手册[M].现代企业文化出版社,2008.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66—174.
  
  
其他文献
在高校图书馆资料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创造出和谐的氛围,体现出人文的关怀,从而不断地满足学生和老师的需要。在高校中,人性化管理的宗旨便是
[摘 要] 我校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培养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医学院校,自2014级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试行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探索,首批在培学生已经历集中理论学习和2年多的临床轮转培养,其培养效果已现端倪。我们通过多方访谈调研,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整理和总结改革实践初期在临床轮训管理模式及临床能力考核改革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探索改进方案,以期促进我省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摘要: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日益普遍,人们对安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首先提出了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常见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对策  一、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1. 螺栓联接问题  螺栓和螺母的联接是机电设备中的最基础
本文介绍电流变液体的研究现状、影响液体性能的因素、研究中的突破和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展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electro
本文拟从大学生回答问题的焦虑出发,旨在尝试找出学生在课堂发言中产生焦虑的原因,力图寻求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调控的策略,消除或降低对语言学习产生的负面效应,促进学生的语
本文介绍了采用分布式控制的扩散炉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及有关系统抗干扰的措施。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
本文对一类双线性系统给出了输入输出描述的一般形式。同时对于Popov选择路线下的规范形式,给出了辨识结构和参数的递推算法,以及简单易行的实现算法,这些算法可以很方便地在
当前我国商务英语课程还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讲授,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却日益凸显。本文将首先探讨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并分析传统讲授法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结合《新编剑桥
新办法语专业应根据高校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力求办出特色。培养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需建设一支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