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流量入口,BAT都在努力布局。
每年的云栖大会都会引起行业的瞩目,今年也不例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百度和高德的口水战。按说云栖大会阿里系企业是主角,并不会有百度什么戏份,但是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兼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的一番话,让百度坐不住了。
口水战升级
10月15日,俞永福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演讲时宣布,高德地图成为行业内排名第一的手机地图应用。正是这句话掀起了百度和高德的口水战。
根据俞永福的说法,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的每日活跃数已经超过百度地图,成为业内排名第一的手机地图应用。在会场上俞永福展示了来自艾瑞mUserTracker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不包含高德导航、苹果地图)的每日最新活跃设备数月为2983.19万,而百度的这一数据为2808.87万,在每日使用频度和时长方面,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人均(单机)每日总使用次数为2.48次,人均(单机)每日总有效使用时间为17.08分钟,百度地图则分别只有2.06次和8.04分钟。
据此数据,俞永福认为,高德已经在日活跃设备数以及使用频次和时长方面,均完成了对百度地图的超越。在同时发布的内部信上,俞永福表示,高德地图开始允许另一家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进行代码监测验证,如果不服,也请用第三方代码监测,并表示不希望打口水战。
百度地图很快在微博给出回应,否认了高德的说法。百度地图在微博中称:“你要战,我便战。跑个分出来给你看!但是排名不是光靠吹的,第三方的数据早已啪啪打脸。”在附图中,百度地图贴出了联通“沃指数”以及易观的数据。根据百度提供的数据,中国联通最新公布的9月“沃指数”移动APP排行榜,百度地图活跃用户数超过高德地图近50%,而易观国际发布的最新9月移动APP排名中,在月活跃人数、环比增幅两方面,百度地图都超过了高德地图。甚至在俞永福提到的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国内Top2000 APP排行榜中百度地图位居总榜第14位,而高德地图则排到了20名开外。
此外,百度地图还质疑,高德地图宣称有7亿用户,但此前3月更新版本里称有3.2亿用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情况,中国网民总数为7.1亿。百度将此称为高德用户增长如坐火箭,中国网民都不够用啦!”
随后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相互指责,高德地图回应称百度地图总是在抄,而百度地图则指责高德数据造假。双方口水战进一步升级。
对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陷入争议的数据,猎豹全球智库基于猎豹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30.99亿安装、6.23亿月活跃用户,从大数据平台libra的各维度数据出发,也公布了相关分析数据。在日活以及周活数据上,百度地图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每日新增安装趋势,双方并几乎没有差距,但打开次数这一项指标,搞得地图的领先优势则比较明显。猎豹全球智库认为,从libra的各数据综合来看,虽然百度地图仍然是行业第一,但高德同样有机会扭转局势。
地图的战略意义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第三方数据具有独立性,但是并不代表就完全准确,由于统计方式、计算方式的差异,存在误差很正常,而所有的公司肯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数据。
但是两家公司之所以看重“第一”的名头,更多的是在乎地图对背后的百度和阿里两家企业的战略意义,在线地图已经不仅仅是地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一个流量入口,用户数的多少,活跃度的高低决定了在线地图的竞争力,进而延伸到以地图为入口的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力,比如近年来异常火爆的O2O服务。
当年阿里收购高德地图,正是看中了地图这个入口。2013年,阿里开始布局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但是短板在于地图。之后,阿里以2.94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地图,占股28%。随后的2014年2月,阿里付出11亿美元的代价,实现对高德公司的全资收购,高德成为阿里的全资子公司,融合进阿里生态体系。随后阿里布局旅行、支付,以及推出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基于位置的服务,高德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对于百度而言,地图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此前百度宣称200亿元投资糯米、百度外卖,主要是在布局O2O业务。总经理曾良认为,百度之所以不惜重金布局移动互联网,包括外卖、地图等等最重要的就是希望争夺移动流量入口。此外,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也非常依赖百度地图的贡献。
猎豹全球智库认为,这次高德挑战百度,实际上是在大众端加强影响力;而谁是行业老大的争论,是为百度和阿里的O2O战争打个前锋,毕竟谁在地图端取得优势,在O2O的发展上将更游刃有余。
在线地图双寡头格局
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究竟谁是业内第一或许各有说法,但是纵观国内在线地图市场,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领衔的“双寡头格局”已然确立。
根据艾媒的统计数据,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共同占据了手机地图60%以上的市场份额,腾讯地图和搜狗地图紧随其后,分别有11.1%和8.3%的市场份额。
作为国内领先的两大在线地图服务提供商,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虽然都在试图开发基于地图的业务拓展,但是在具体的路径上,二者还有很大的差异,百度精于基于地图的O2O商业变现,而高德更在乎基于位置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移动互联网增量业务。
在阿里收购高德地图之后,也一度发力布局O2O,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联动,但是俞永福接管高德移动业务之后,更加强调高德地图将专注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两个在线地图产品开始各自结合自身优势的不同发展路径。
“明确定位、聚焦服务。”是俞永福对高德三年内的明确定位,不考虑商业的O2O,只考虑用户服务。“基于当年我做九游当年自身不做内容,只做平台而获得的成功经验。我对高德的战略非常明确,只做底层技术,放手让开发者去完善整个生态。”俞永福在高德战略发布会上说。
而俞永福砍掉O2O,不着急商业化,也源于阿里给他的底气。阿里是一家非常重视数据的公司,高德作为重要的地图数据来源,也被阿里巴巴规划为积累基础“数据”的重要战略棋子,而不是获得现金、商业化。俞永福的选择也不无道理,BigData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在互联网地图的使用用户中,路线规划或查询、路线导航的用户最多,分别占有65.7%和64.6%。
而百度地图自始至终都是地图O2O商业化的践行者,手段是最大化利用百度地图巨大流量为其他业务导流,目的在于商业化及服务多样化。此前,百度宣布全资收购糯米网进军团购业务,核心是希望将团购和地图进行整合,快速实现百度O2O战略。
事实上,作为BAT之一的腾讯,也在悄然发力地图领域,其整体策略方向更近似于高德,偏向于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等基础功能。2014年,腾讯付出12亿元的代价,收购了一家拥有极强实力的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从目前来看,腾讯地图本身的发力不如百度高德明显,也并未介入各类争端,但腾讯收购四维图新也做了一把搅局者——直接插入地图数据领域,从底层进入这一市场,用以支撑自身的产品和服务。
分析人士认为,底层数据之争将成为腾讯、高德、百度三家地图巨头的新竞争点。腾讯前段发力较缓仍待补足,高德拥有前后端能力相对稳妥,百度则需要迅速补足底层数据短板并找到地图O2O的新模式。
每年的云栖大会都会引起行业的瞩目,今年也不例外,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百度和高德的口水战。按说云栖大会阿里系企业是主角,并不会有百度什么戏份,但是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兼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的一番话,让百度坐不住了。
口水战升级
10月15日,俞永福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演讲时宣布,高德地图成为行业内排名第一的手机地图应用。正是这句话掀起了百度和高德的口水战。
根据俞永福的说法,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的每日活跃数已经超过百度地图,成为业内排名第一的手机地图应用。在会场上俞永福展示了来自艾瑞mUserTracker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不包含高德导航、苹果地图)的每日最新活跃设备数月为2983.19万,而百度的这一数据为2808.87万,在每日使用频度和时长方面,高德地图手机客户端人均(单机)每日总使用次数为2.48次,人均(单机)每日总有效使用时间为17.08分钟,百度地图则分别只有2.06次和8.04分钟。
据此数据,俞永福认为,高德已经在日活跃设备数以及使用频次和时长方面,均完成了对百度地图的超越。在同时发布的内部信上,俞永福表示,高德地图开始允许另一家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进行代码监测验证,如果不服,也请用第三方代码监测,并表示不希望打口水战。
百度地图很快在微博给出回应,否认了高德的说法。百度地图在微博中称:“你要战,我便战。跑个分出来给你看!但是排名不是光靠吹的,第三方的数据早已啪啪打脸。”在附图中,百度地图贴出了联通“沃指数”以及易观的数据。根据百度提供的数据,中国联通最新公布的9月“沃指数”移动APP排行榜,百度地图活跃用户数超过高德地图近50%,而易观国际发布的最新9月移动APP排名中,在月活跃人数、环比增幅两方面,百度地图都超过了高德地图。甚至在俞永福提到的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国内Top2000 APP排行榜中百度地图位居总榜第14位,而高德地图则排到了20名开外。
此外,百度地图还质疑,高德地图宣称有7亿用户,但此前3月更新版本里称有3.2亿用户,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情况,中国网民总数为7.1亿。百度将此称为高德用户增长如坐火箭,中国网民都不够用啦!”
随后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相互指责,高德地图回应称百度地图总是在抄,而百度地图则指责高德数据造假。双方口水战进一步升级。
对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陷入争议的数据,猎豹全球智库基于猎豹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30.99亿安装、6.23亿月活跃用户,从大数据平台libra的各维度数据出发,也公布了相关分析数据。在日活以及周活数据上,百度地图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每日新增安装趋势,双方并几乎没有差距,但打开次数这一项指标,搞得地图的领先优势则比较明显。猎豹全球智库认为,从libra的各数据综合来看,虽然百度地图仍然是行业第一,但高德同样有机会扭转局势。
地图的战略意义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第三方数据具有独立性,但是并不代表就完全准确,由于统计方式、计算方式的差异,存在误差很正常,而所有的公司肯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数据。
但是两家公司之所以看重“第一”的名头,更多的是在乎地图对背后的百度和阿里两家企业的战略意义,在线地图已经不仅仅是地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一个流量入口,用户数的多少,活跃度的高低决定了在线地图的竞争力,进而延伸到以地图为入口的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力,比如近年来异常火爆的O2O服务。
当年阿里收购高德地图,正是看中了地图这个入口。2013年,阿里开始布局各种基于位置的服务,但是短板在于地图。之后,阿里以2.94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地图,占股28%。随后的2014年2月,阿里付出11亿美元的代价,实现对高德公司的全资收购,高德成为阿里的全资子公司,融合进阿里生态体系。随后阿里布局旅行、支付,以及推出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基于位置的服务,高德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对于百度而言,地图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此前百度宣称200亿元投资糯米、百度外卖,主要是在布局O2O业务。总经理曾良认为,百度之所以不惜重金布局移动互联网,包括外卖、地图等等最重要的就是希望争夺移动流量入口。此外,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也非常依赖百度地图的贡献。
猎豹全球智库认为,这次高德挑战百度,实际上是在大众端加强影响力;而谁是行业老大的争论,是为百度和阿里的O2O战争打个前锋,毕竟谁在地图端取得优势,在O2O的发展上将更游刃有余。
在线地图双寡头格局
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究竟谁是业内第一或许各有说法,但是纵观国内在线地图市场,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领衔的“双寡头格局”已然确立。
根据艾媒的统计数据,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共同占据了手机地图60%以上的市场份额,腾讯地图和搜狗地图紧随其后,分别有11.1%和8.3%的市场份额。
作为国内领先的两大在线地图服务提供商,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虽然都在试图开发基于地图的业务拓展,但是在具体的路径上,二者还有很大的差异,百度精于基于地图的O2O商业变现,而高德更在乎基于位置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移动互联网增量业务。
在阿里收购高德地图之后,也一度发力布局O2O,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联动,但是俞永福接管高德移动业务之后,更加强调高德地图将专注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两个在线地图产品开始各自结合自身优势的不同发展路径。
“明确定位、聚焦服务。”是俞永福对高德三年内的明确定位,不考虑商业的O2O,只考虑用户服务。“基于当年我做九游当年自身不做内容,只做平台而获得的成功经验。我对高德的战略非常明确,只做底层技术,放手让开发者去完善整个生态。”俞永福在高德战略发布会上说。
而俞永福砍掉O2O,不着急商业化,也源于阿里给他的底气。阿里是一家非常重视数据的公司,高德作为重要的地图数据来源,也被阿里巴巴规划为积累基础“数据”的重要战略棋子,而不是获得现金、商业化。俞永福的选择也不无道理,BigData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在互联网地图的使用用户中,路线规划或查询、路线导航的用户最多,分别占有65.7%和64.6%。
而百度地图自始至终都是地图O2O商业化的践行者,手段是最大化利用百度地图巨大流量为其他业务导流,目的在于商业化及服务多样化。此前,百度宣布全资收购糯米网进军团购业务,核心是希望将团购和地图进行整合,快速实现百度O2O战略。
事实上,作为BAT之一的腾讯,也在悄然发力地图领域,其整体策略方向更近似于高德,偏向于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务等基础功能。2014年,腾讯付出12亿元的代价,收购了一家拥有极强实力的数字地图供应商四维图新。从目前来看,腾讯地图本身的发力不如百度高德明显,也并未介入各类争端,但腾讯收购四维图新也做了一把搅局者——直接插入地图数据领域,从底层进入这一市场,用以支撑自身的产品和服务。
分析人士认为,底层数据之争将成为腾讯、高德、百度三家地图巨头的新竞争点。腾讯前段发力较缓仍待补足,高德拥有前后端能力相对稳妥,百度则需要迅速补足底层数据短板并找到地图O2O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