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科马克·麦卡锡小说《路》的史诗性主题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史诗性小说领域最与众不同的小说家,他美国边疆神话为基础建构美国史诗性小说,宣扬美国文学中的民族精神。代表作《路》塑造了父子二人在光怪陆离的类像世界中艰难的求生之旅,小说着力渲染与主流小说不同质的"路"的三重隐喻主题:生命、暴力、救赎,这一系列相互异质却又相互关联的主题变奏以后启示录式的叙事文本深入探究人性,提升了美国边疆史诗性小说的高度,进一步扩延了美国文学的深度和广度。
其他文献
<正>引言19世纪,地质科学经历了学科理论的论证,其基本理论已近成熟,但对地球起源、演化及许多理论认识上仍是众说纷纭,论争此起彼伏,其中有以法国地质学家埃利·博蒙(Elie d
会议
后扭力梁焊接部位多、焊缝长、结构形状复杂且受力多变,是常见的开裂件之一。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后扭力梁的强度,分析了扭杆与后扭力梁的横梁间焊缝的宏观形貌以及扭杆与横
<正>随着逻辑的触角日益伸进语用学领地以及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兴起,言语行为理论逻辑方面的意义也越采越为人们所认识。不少逻辑学家感到,在对语言作逻辑分析时,应当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整个背景知识诸因素。而言语行为理论也正是以其语用学内容,与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相联结,并以其理论的系统性,为尚不完善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提供借鉴。 一.言语行为意义理论与自然语言逻辑语义基础 翻开逻辑史便不难发现,任何一种逻辑体系都是建构在一定的语义理论或语义假设之上的,因此,意义问题是逻辑学家们必须解答的一个首要问题
试论《故事新编》的“虚妄感”徐顽强《故事新编》的创作历时“足足有十三年”①,对于鲁迅这位独特的精神个体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创作现象。因为鲁迅的创作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过程,小说——散文——杂文,随着现实的急剧变化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
【正】 美学上一般将丰富多彩的美分为三种: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无疑,它们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却不能给人以同样的美的享受。这表明它们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美。这正
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企业受眼前利益驱使,用不道德手段谋取利益之事屡见不鲜,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并危及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使企业生产
实习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论文通过对当前工程地质教学实习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建立了将"全国地学夏令营"活动引入工程地质教学实习中的模式,不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酪蛋白源ACE抑制肽进行脱盐处理,结果表明,以10倍柱体积/h流速,经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后脱盐率达80%左右,氮回收率为83%,脱盐处理前后基本上对其ACE抑制活性和氨基酸
<正>一、从休谟的质疑到摩尔所谓的“自然主义谬误”西方哲学史上,长期以来虽有少数哲学家注意到事实与价值的不同(如普罗塔戈拉认为道德、法律等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约定的),但从总体上看,哲学家们大多持“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价值的特性就是自然的特性,价值陈述是由事实陈述证实或否定的,从以“是”为系词的事实判断推演以“应当”为系词的价值判断似乎是不成问题的。他们没有注意到事实与价值的区别,至少没有使之得以突出。第一次对这种传统的自然主义论证提出质疑的是休谟。他指出:“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
<正> 为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我院长期以来探索、实践和改进培养模式,集中研究的课题之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如何设计培养模式才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