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进行冲洗消毒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冲洗消毒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的消化内镜冲洗消毒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 护理对策包括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消毒间配置、人员配置、冲洗消毒流程。结论 对冲洗消毒的护理对策改进,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的消毒间及人员配置,严密、细致的冲洗消毒流程,以及对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效果控制,可以达到和防止通过消化内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关键词】 消化内镜;冲洗消毒;护理对策
  
  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微创性的诊疗技术,在我国以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消化内镜结构复杂、材料特殊,使用频率高、许多部位不耐高温、高压或易腐蚀,导致冲洗消毒不到位,危及患者的安全。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是有菌的腔道,但在诊疗操作时,易损伤黏膜,特别是活检时必然会穿破黏膜,接触血液,破坏黏膜屏障,造成医源性感染。通过内镜传播的有幽门螺杆菌(HP),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结核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均可通过内镜感染[1]。内镜的清洗消毒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上重视。我们就我院消化内镜防止医源性感染,改良冲洗消毒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 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4月卫生部颁布)要求,及与我院相结合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制定本院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向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宣教,并统一制作上墙。建立严格的清洗消毒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清洗消毒流程和人员进行规范登记,责任到人。
  2 消毒间配置
  专门设置专一的消毒间,消毒间通风良好,水电设施齐全并安装强力排气装置,消毒间进行明确的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和相应的分隔,良好合理的操作工作流程。
  3 人员配置
  消毒工作人员选用责任心强的护士,长期固定担任,保证消毒质量的稳定性。对消毒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岗前培训,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培训以及《消毒管理办法》的学习,熟练的掌握内镜结构。
  4 冲洗消毒流程
  4.1 初步清洗 每检查完1位患者后,在床边立即用纱布将内镜插入管上的粘液清除,抹去镜身外表污物。取下送气注水,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送往清洗消毒室
  4.1.1 槽内流动水下纱布擦洗镜身并反复吸引活检孔道,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镜身及操作部,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冲洗干净并擦干,用毛刷刷洗吸引器管道和活检孔道,接吸引器与全管道灌流器,用注射器抽吸清水反复冲洗管道用吸引器吸干。
  4.1.2 槽内盛1∶200的多酶液1500~2000 ml,将内镜置入其中,用多酶液反复擦洗镜身各部,换上清洗专用按钮和全管道灌流器,使各管腔充满多酶液,保留3 min 后,负压吸尽槽内多酶液。
  4.1.3 内镜置入3 槽,用流动水清洗外表面,用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并注气排出管道内水分;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一起浸入2%碱性戊二醛消毒液中。用全管道灌流器将管道灌满消毒液后浸泡15 min。同时用50 ml 注射器反复抽吸戊二醛2~3 次确保各管腔充满消毒液。
  4.1.4 用注射器向各管腔内注气排出消毒液后,将内镜置于4 槽,流动水冲洗外表面,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用纱布擦干外表面,吸干孔道,接上阀门与按钮备用(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需延长时间至30 min)。用75%酒精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悬挂储存于专用镜柜中。
  5 讨论
  由于消化内镜管腔细长复杂,应尽快清洗,以免污物变干而增加清洗难度。需要进行彻底清除管腔内附着的血液、粘液、分泌物。刷子尺寸要符合要求,太小刷毛不能完全接触腔壁,太大毛刷倒伏,二者均降低清洗效果[2]。清洗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镜有机物的污染,提高和保证消毒效果。
  清洗消毒过程中应用多酶清洗剂:文献报道多酶清洗剂清洗的自然除菌率为98.1%。多酶液含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具有分解血液及组织;消化黏多糖和黏膜及唾液;消化脂肪,增加清洗时去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能力,酶类清洗剂可以进入管腔深部,渗透至管腔的所有表面,并分解有机污物,降低物体表面生物负荷[3],起到自来水很难完全冲洗干净的效果,使清洗更彻底,消毒更可靠;多酶液须现配现用,一用一更换,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多酶液,水温最好控制在30℃~40℃,酶的活性最强,水温>45℃,活性反而下降,>40℃的水,会造成血液凝固,增加清洗的难度[4]
  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快速、低毒、稳定性好等优点,不但能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同时对分枝杆菌、真菌及病毒也均有杀灭作用。戊二醛的有效浓度是影响消毒的因素,戊二醛在1.8%~2%浓度中消毒作用最强[5]。为了保证消毒液有效浓度,应定时进行检测。2%碱性戊二醛开封后的有效期为14 d,但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有效浓度的降低,如挥发,虽然加盖但未密封,内镜消毒次数越多消毒液降效率越高等每日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用专用试纸进行测试、并记录,浓度≥1.8%为合格,若低于1.8%应随时更换。
  总之,通过我们对冲洗消毒的护理对策改进,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的消毒间及人员配置,严密、细致的冲洗消毒流程,以及对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效果控制,可以达到和防止通过消化内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参考文献
  [1] 石丹岳.内镜手术器械清洗的有效性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45.
  [2] 张泰昌,于中麟,巩玉秀,等.内镜手工清洗消毒研究及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抽样调查.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5):261-264.
  [3] 李六亿,巩玉秀,武迎宾,等.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0):901-903.
  [4] 武迎宏.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剂临床使用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79-680.
  [5] 王静,张凤英.影响戊二醛消毒内镜的效果观察.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4):200.
其他文献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的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65%左右.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一般情况下不难,但微小乳头癌有时却容易被忽视.对我院1998年~2008年确诊的10例甲状腺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收治的12例胆石症、胆囊炎、胆囊息内行MC术临床资料.结果 行MC术1 2例,顺利完成手术9例,
1 病案rn病员宁顺秋,女,36岁,住都江堰市天马镇金华村5组,住院号:1024358.因“间断咯血7天”入院,胸部CT示:左肺下叶可见大小约4cm+5cm肿块,不规则.择期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
特定电磁波(TDP)具有消炎、消肿、止痒、减少渗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和上皮生长,增强细胞活力及酶的活性,促进自身调节机制,调整生理功能,
证券营业部计算机机房是证券公司的核心关键,要保证营业部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防范技术风险,就要从机房的建设和管理入手。文章详细介绍了机房建设及机房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
【摘 要】:医学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医学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其作用不可估量,本文对医学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医学成人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医学成人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     医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对8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中1例出血,5例声音嘶哑,通过对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处理,均在住院期间好转,所有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 整体观个性化护理,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护理;手术  Investigate of Per
【摘要】 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瞳孔后粘连、不能散大的手术对策。方法 38例(45眼)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合并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或膜闭的患者术中分离虹膜粘连,切除瞳孔区机化膜,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3者29眼(64.5%),0.1~0.3者15眼(33.3%),0.3者4眼,0.1~0.3者6眼,无继发性青光眼发生。  3 讨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辅导员则是这个环节中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和学生沟通,利用学生群体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
【关键词】 Dandy-walker综合征;癫痫    Dandy-walker综合征(DWS)又称Dandy-walker畸形、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后颅凹脑积水综合征,由Dandy和Blackfan于1914年首次报道。该病较为罕见,发生率为1/25 000~1/30 000,世界范围内仅有几百例相关报道,国内文献报道总数约100例[1]。本文报告1例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的青年患者,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