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食堂就餐系统的设计探析

来源 :中国新通信·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食堂就餐系统设计展开研究,先阐述了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如微处理器、电源模块等,然后在软件设计中,重点包括μC/OS-II内核的移植、MiniGUI的移植等内容,旨在不断提高信息化食堂就餐系统设计水平,实现信息化和食堂就餐系统设计的密切融合。
  关键词:信息化;食堂就餐系统;设计
  目前,国企就餐拥挤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数量较多,但是食堂并不多,就餐时间的集中性特点显著,而且学校硬件建设经费并不充裕,同时占地面积也是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因此,加强食堂就餐系统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不断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各个国企食堂在不同时段,并没有对食物供应量进行有效评估,主观经验的判断比较常见,基于此,既加剧了浪费现象,也无法与全国各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相符合。
  一、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对ARM7系列微处理器进行分析,主要为32位RISC处理器,其功耗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所适用的产品明确提出了对价位和功耗的要求。
  第一,微处理器。在本系统的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方面,HMS30C7202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性价比较高,是16/32位RISC微控制器不可比拟的。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首先,16/32位RISC处理器核ARM720T的功耗较低,而且其性能显著,在价格和功耗敏感性较高的场合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其次,在软件支持方面,代码编辑调试环境ADS1.2具有较高的配套性,而且JTAG在线调试功能显著,为HMS30C7202芯片软件用C编写创造了有力条件,从而给予μC/OS-II的植入强有力的保障。
  第二,电源模块。3.3V、1.8V的直流稳压电源,在主控制模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HMS30C7202片上,应对3.3V电源进行设置,内核要求输入的电压控制在1.8V左右,此外,将1.25V的电源设置在部分器件之中[1]。所以要加强电源转换电路设计,为3.3V、1.8V电压的獲取创造有力条件。
  第三,存储模块。在本次设计中,AT24C512作为可编程存储器,其使用主要为64KB串行电可擦,其内部包含的页数为512页,每一页的字节为128。同时通过对8引脚封装的应用,结构的紧凑性显著,而且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在2线总线上,与4片芯片并接在一起,这在对容量数据存储需求较高的数据采集系统之中具有明显的适用性,所以广泛应用于测控系统之中。
  二、软件设计
  (一)μC/OS-II内核的移植
  μC/OS-II作为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内核,具有明显的抢占式和实时性等,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之中。对μC/OS-II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对源代码进行公开,代码结构的清晰性也比较高,组织条理性显著,可移植性不可忽视。同时可裁剪和固化的便利性突出,此外在内核为抢占式的影响下,可管理的任务较多,最高可达60个。
  (二)MiniGUI的移植
  MiniGUI属于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之一,其轻量级特点较高,可以避免占用较多的资源,而且可靠性和可配置性能优越。MiniGUI可以对中文文档予以支持[2],可以在一些网站中实现免费获取。其成熟度较高,在诸多项目开发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在移植工作中,要注重对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在嵌入式目标板的文件系统中,要积极添加库文件和配置文件等,促进程序的顺利运行。
  (三)系统程序设计
  图1为就餐窗口布局平面图,在各个窗口中,应对选菜区和取菜区进行合理细化,借助围栏予以隔离。首先,在选菜区,同学应予以有序排列,各个学生可以从个人品味出发,通过屏幕的触摸,确保选菜顺利取得成功,在菜选好以后,凭条会立刻打印出来,从而进入到取菜区之中。其次,在取菜区中,服务人员应负责饭菜的合理配发,在这种分区设计的帮助下,可以使同学在就餐方面,将窗口的单向流动性发挥出来,防止“围城”现象的出现。在该系统的帮助下,可以对学生就餐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性采集和整理,并准确进行记录,从而将食堂大屏幕中予以显示,对学生有序就餐予以正确指导,防止拥挤现象的出现。此外,通过这些数据的合理利用,可以不断提高采购和备餐的科学性,将浪费行为的出现降至最低。
  对系统功能进行分析,软件可以给予相应的程序设计一定的保障。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插入校园卡予以一定的提示,然后为选菜创造有力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应在LCD屏幕上,充分展示出菜品,学生可以对各个菜品进行浏览和了解。图2为系统人机接口流程图:
  三、结束语
  在食堂就餐系统中,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嵌入式推特点,可以对学生就餐秩序予以一定的提示,保证良好的协调效果,对集中就餐压力予以不断缓解和控制,将信息化食堂就餐系统应用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马英杰,刘春艳,张方林,周晗.多语言服务创新视角下国企校园就餐问题及信息化管理可行性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05):191.
  [2]李珊珊,焦宝臣,曲申,张玮,杨阳,张四海.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数据挖掘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3):77-80.
其他文献
摘 要:交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智慧交通引领交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交通行业的共识和重点。本文就智慧交通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其中的问题着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智慧交通;人工智能;信息服务;共享机制;行业转型;顶层设计  一、发展现状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多项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交通建设成为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优化居民出行体验
期刊
摘 要:智慧公安建设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上海这座城市要“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2018年1月31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了以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和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为着力点,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是上海某区公安在辖区内升级了智能监控探头后,在原有视频分析算力的基础上,增加算力设备。通过对算力平台的架构分析,设备选型分析,提出算力依据,最终满足解析算力的经验,为今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在迅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电子信息的发展步伐,电子信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了许多的便利条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通信工程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关系,因此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现阶段电子技术和通信工程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其发展进程。  关键词: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协同发展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信息化的时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通信铁塔工程施工监理经验,对铁塔进场材料控制、铁塔基础施工控制、塔体安装控制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对于相关工程监理人员开展监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通信铁塔;施工监理  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通信铁塔已遍布城乡。铁塔是高耸结构,易受自重、载荷及环境等因素影响,质量标准、安全要求高,因此铁塔施工监理要从进场材料、铁塔基础和塔体安装等方
期刊
摘 要:在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中,安全问题一直得到了广泛重视,对于电气工程设计工作来说,需要考虑其应用问题和用电安全问题,避免出现漏电事故,提升电气工程安全性。在施工期间需要科学选择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器,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加强了解,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运用  一、导言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漏电保护技术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这时电气施工技
期刊
摘 要:随着整个集团公司信息化持续发展,专业领域信息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集团公司专业业务系统环保管理信息系统顺利建设,提高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沟通效率,避免需求溢出。必须加强专业信息系统建设人员与专业业务的配合、业务的深入探讨、需求的正确理解、效果的迭代实现、系统的最终实现、阶段的成果汇报。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快速深入理解专业业务、以信息化的方式展示专业业务,为专业业务系统建设的重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建设,5G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网络时代的促进来说有积极意义。而本文中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发展优势以及技术特点,并与现代化的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能够有助于促进5G移动通信技术的传输,使其未来发展方向更为明确。  关键词:5G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现代
期刊
摘 要:目前,计算机网络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等更加的方便、快捷,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多样化的服务。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其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不利于计算机网络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导致部分人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印象并不是非常好。本篇文章分析了一些较为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对其进行防范的措施,希望能够使计算机网络被更加安全、高效的使用
期刊
摘 要: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甚广。本文从电子控制技术相关概述出发,包括电子控制技术概念及控制过程,详细阐述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各方面的应用,包括发动机、车身、底盘、车辆工程通信系统,为有在车辆工程中应用电子控制技术需求的相关行业提供支持。  关键词:电子控制技术;车辆工程;发动机  引言  我国作为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无论是汽车产业还是汽车技术都产生了巨大变革,如相继创新推出的新能源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上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这种利用互联网传播各种信息新興媒体的出现,不仅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也伴随着一些挑战。为此,所有广电工程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一直都在探索和追求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发展广电工程,为发展媒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网络技术;新媒体;广电工程  一、利用网络技术发展广电传媒行业的优势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