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真空柱状接收器的碟式集热器光热特性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利用柱状真空管作为碟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的接收器,强化碟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的接收效率、降低系统对跟踪精度的要求,进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工程造价,实现系统低成本运行.对系统结构进行光学和传热性能分析,给出几何聚光比随接收器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收器在跟踪误差为0.5°时,几何聚光比仍可达到理想情况时的80%.结合传热学计算和Tracepro光学仿真,得到接收器热损失系数随接收表面温度,以及局部能量聚光随跟踪误差的变化规律,为此类碟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传统便携式电源的不足,提出一种以燃料电池为主电源、蓄电池为辅助电源的便携式燃料电池电源系统.根据空冷自增湿燃料电池的运行特点和输出响应,设计该便携式电源的
本文介绍了用Photoshop CS、Dreamweaver 8、Flash MX 2004和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网络课件的研究开发情况。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介绍
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该文在S4WT中建立MW级风电机组的高精度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机组的运行信息,重构轮毂高度的时序风,结合机组的控制策略,对变速控制段以及变桨控制段
分别制备并研究4种氧载体Fe2O3/NiO、Fe2O3/ZnO、NiO/ZnO和Fe2O3/NiO/ZnO的加入对微藻化学链气化的影响。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方法研究氧载体种类、氧载体质量对微藻产气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多年来作者所在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在进行课程改革中将理论教学、常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建设的有关情况。论述了教
会议
本文从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的实践出发,结合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指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会议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供暖期电力系统风电消纳进行研究.首先对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进行评估,并应用于风电预测不确定区间处理;然后以系统的总发电煤耗成本最低以及碳排放量最少为
针对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开发需求,结合张力腿式结构平面内运动响应相对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串联浮筒张力腿式风力机系泊系统(Serbuoys-TLP).基于绕射和辐射波浪理论建立新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原理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教学条件等几个方面。
分析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时少,内容多,论述了教学中的几个实质性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