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鞋袭”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自如地應对一只突然袭来的鞋子?这是一种需要历练和培养的技巧。
  在一个已经实现信息全球化的世界上,新闻很快就会变成旧闻。当迟钝的CCTV终于在新闻联播中播出温家宝总理在剑桥遭遇“鞋袭”的画面时,“鞋袭”的视频已经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但中国公众对CCTV的迟钝表示了谅解和宽容,并将它的改进视为进步。
  这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故事。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自由流通,使得中国政府和CCTV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姿态,以应对新的现实。
  全球化使中国和世界密不可分,中国从中获益,也不得不付出相应的代价。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的经济增速快速下滑,而且,随着更深入地参与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事务,突然袭来的鞋子还会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谁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争论。中国应对“鞋袭”的技巧亟待加强。
  总的来说,“信心之旅”是一个表现良好的案例。当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危机在西方抬头的时候,中国选择了站出来支持全球化。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的政府首脑,温家宝将对欧洲的访问称作“信心之旅”,言下之意,中国保持经济增长不仅对本国国民至关重要,对世界走出危机也有莫大帮助。对缺乏“信心”的欧洲来说,中国的表现堪称一个安慰。
  但战略专家仍能够看到“信心之旅”中的内在矛盾: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世界的期望很高,但中国仍然是个穷国。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和应对鞋袭的技巧一样,这同样需要历练和培养。
其他文献
我们也想有自己的斯蒂文·弗莱尔斯(《女王》导演),让中国题材在好莱坞所向无敌,吴宇森此番回归就是给大家指了条路。    吴宇森要拍的是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三国”,所以他的《赤壁》里没有苦肉计和华容道。如果想从吴宇森的《赤壁》重温罗贯中的三国世界,你肯定大失所望,甚至要骂老吴忘本。其实他从来就没想过根据《三国演义》来拍电影,前人都干过了,他再这么干还有什么意思呢?吴宇森读了正史,读了野史,也找了专家
我觉得今天很可悲的地方是很多东西我们常识稀缺,但是却有一大套理论、名词、很好听的东西来包装,我觉得这是不必要的。    2008年1月7日,陈丹青与梁文道,两个同样短发的中年男人在北京坐而论道。    写作和常识    主持人:今天看见两位坐在这个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陈丹青先生谈到艺术时曾有一个特别的用法叫“并置”,我觉得你们两个并置到一起很特别,有效果。我以前看到陈先生上节目的时候经常穿中式
过去有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化妆品的销售依然良好,用了化妆品以后,人变漂亮了,感觉就会比较好,就不会一味沉浸在经济萧条带来的悲观情绪中。    玫琳凯是一家非常女性化的企业。位于恒隆广场2期的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行政中心处处充满了女性最爱的粉红色。作为公司为数不多的男性员工之一,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的办公桌上也摆放着朵朵盛开的玫瑰。  这是一家“用心”的公司。用差不多半个
刚过去的一年,大事小事不断,好事坏事接连,但“金融危机”牵涉最甚,上连国家,下系百姓,只要是开口吃粮,外出穿衣,人人相关,无一例外。  “金融危机”,干部说群众也议,老板盘算员工关心。我在曹家渡花木市场,看见“世界金融风暴唯有中国最好”横幅下,小工正准备外送花卉。我边拍边搭讪:“活儿多不多?”女的没回答我,反而问:“有啥好拍的?”我指着墙上横幅,她乐了:“是金融危机啊!你看到凡是在干活的,都没影响
平安维权,不仅是挽回自尊的必需,更是中国企业保持在国际市场地位的必需,也是对于国际市场规则的尊重。    基本上,平安对富通的投资以大败告终。但平安必须维权,一为尊严,二为今后中资海外投资维权打下基础。  2008年对平安来说是不平安的一年,他们投资的富通银行不仅市值暴跌95%,使他们的投资打了水漂,近160亿元的巨亏抹平了平安2007年的盈利,2008年成为亏损年。更不幸的是,富通的国有化,使得
在當今中国,80后的网络文学作品已悄然开启了塑造中国美少年的工程,灵感与营养则来自发达世界的通俗文化如日本动漫。    激腾汹涌的2008,大江歌罢。每一个中国人,也就是我们,共同地长了一岁。现代中国人,终于长大了,获得了成年的加冕,从此步入青春,势无可挡。  成人礼的考验从来不是容易跨过的门槛,过去的一岁荏苒,对于人心有着太多的磨砺。然而,中国的女人们哭着,笑着,悲痛着,自豪着,和自己的爱人,父
老上海的风情,在历史黑白影像中,恰似一道风韵犹存的模糊布景。拿来讲故事,总能感动一些人。    上周与几个朋友去了一趟“老码头”。这个地方在南外滩,由一个水果批发市场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区。今天上海有一百多个创意产业园区,头枕黄浦江波涛的并不多。但进去一看便知它是克隆新天地的,新老建筑混杂在一起,与“创意”两字沾边的设计单位躲在一边,吸引人们眼球的是精品酒店、饭店、酒吧、咖啡馆。业主还在广场中央复制
20世纪以来几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清晰地呈现出一条发现西部、踏访西部、建设西部的创作旅程。      20世纪中国美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条件下和中西文化碰撞的语境中呈现出明显的演变轨迹,艺术主题与风格语言时有所兴,派有所别,几乎成为百年美术图景的基本特征。但是,有一些主题却是经久不衰的,始终贯穿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历程,超越不同的载体和形式语言,成为艺术家共同的精神诉求,并且鲜明地體现出内在的文化精神与
失败不是故事的开始,也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他们故事的全部。生活的变质和走投无路后的无望,不是人物性格命运的转折点,不是通向某种解脱或升华的中转站,而是人物的常态。    很多年前,我读到雷蒙德·卡佛的短篇《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So Much Water so Close to Home),内心震惊,又无以言表,就此开始搜集卡佛作品。我在广州买到一本小小薄薄的《你在圣·弗兰西斯科做什么?》,又从
其实革命之路只是夫妇俩居住的街道的名字。但你以为走出这条街就是件容易的事吗?    梦想与现实的取舍,多么老掉牙的话题。但凡经历些坎坷的人都会苦口婆心告诉你应该的生存之道,可大部分人还是想亲自尝尝撞南墙的滋味才甘心。放在婚姻的命题里,这大抵可简化为娜拉出走与否的选择。只是,不只娜拉要出走,娜拉的丈夫也有份。  《革命之路》就是讲这样一个故事。1955年的美国,一对中产阶级夫妇郎才女貌,有车有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