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LC-MS/MS法分析氯化乙酰甲胆碱雾化气溶胶浓度

来源 :分析测试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测定吸入雾化装置中氯化乙酰甲胆碱气溶胶药物浓度的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5μL,分析时间为5 min,柱温为40℃,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测定。同时,对专属性、线性、仪器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氯化乙酰甲胆碱在10~100 ng/mL
其他文献
对于一元弱酸HA或HB的纯溶液,如果CHAKHA>10KW和CHBKHB>10KW,则可用一元弱酸溶液中H+浓度的近似式分别得到纯HA溶液的[H+]HA和纯HB溶液的[H+]HB。本文研究了HA和HB混合酸溶液近似氢离子浓度[H+]_p与[H+]HA和[H+]HB的关系。研究表
场发射扫描电镜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管理者要及时排查、解除故障,以缩短维修周期、节约维修经费,保障仪器高效有序运行。本文对蔡司Sigma 500真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排查并对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同款仪器用户以借鉴。
本文总结了在扫描电镜分析检测中,电镜样品的制备、实验观测和仪器维护等经验。针对扫描电镜观测样品进行了分类,并详细介绍了不同样品的制备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获取高质量的电镜图像提供必要的保障。
扫描电镜(SEM)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光学仪器,它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原理,常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扫描电镜制样快捷、简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提供信息丰富的表面立体结构图像。本文对其在中药真伪鉴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植物类中药,比如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表皮及横切面特征、叶类中药的气孔形状与大小及密度等叶表面特征、花类中药的花粉粒与花粉形态及表面纹饰、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表面纹饰与整体形态和种皮表面超微结构特征、全草类中药的孢子形态特征等,动物类中药的表面结构与鳞片及分泌物等,以
食用菌是一类绿色保健食品,但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本文从贵阳市主城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分期采集了各类食用菌共计153份,分析检测了其中的As、Cd、Cr、Cu、Hg、Mn、Pb、Sb、Se、Tl和Zn等11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本次样品中Cd元素超标频次最高,其次为As、Pb和Hg元素;重金属元素在干制品姬松茸和竹荪样品含量水平较高,竹荪样品中As、Cd和Hg的超标率为100%,Pb元素的超标率为17.0%,姬松茸样品中As、Cd、Hg和Pb四种元素超标率分别为92.8%、92.9%、92.8
对太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11种重金属的总量进行调查分析,借助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太湖沉积物中Cd、Sb含量平均值分别为江苏省土壤背景值的4.29倍和3.18倍,地累积指数表明Cd和Sb为偏中度-中度污染,其他重金属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Cd和Sb具有较重生态风险,其他重金属生态风险低。空间分布上,北部竺山湾和梅梁湾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最严重,其表层沉积物中Co、Cr、Cu、
第一代潜水式生态介质箱(装置组)能修复深层黑臭水体,但其对下层水体溶解氧的增加能力有限.本文在现有第一代生态介质箱的基础上增设水下深层化学增氧器并更换环境矿物基质,
本研究以栗属植物6个种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对其叶形特征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并通过体式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塑料包埋切片对其叶背表皮组织进行综合显微观察分析。结果表明:(1)叶片形态特征,尤其叶形和叶形指数在栗属植物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不同栗属植物初步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2)盾状腺毛的有无在栗属植物资源描述与评价中是一个不可代替的重要指标,是识别不同栗属植物的关键组织;(3)栗属植物的腺毛组织由多细胞构成,预测其具有分泌次生代谢物的功能,在自身病虫害防治、环境适应和抗逆性等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用近红外(1 000~2 200 nm)高光谱成像技术开展了面对像素、面对样本的配方烟丝4种组分(叶丝、梗丝、薄片丝、膨胀丝)的判别研究。以样本高光谱图像的所有像素点光谱数据进行面对像素的组分判别;以样本所有像素点的平均光谱数据进行面对样本的组分判别。采用二阶导数法结合萨维茨基-戈莱平滑(SG)滤波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面对像素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证实了基于面对像素的高光谱数据进行组分判别的可行性,以前5主成分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很好地实现了叶丝与梗丝、叶丝与薄片丝的判别任务。建立了面对样本的4组分的
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分析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的甘油酯组成,并总结了不同甘油酯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利用提取离子流图、母离子谱图和子离子质谱图,依据中性丢失质量计算甘油酯的脂肪酰基链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共检测到55种甘油酯,其中在油茶籽油中检测到全部55种甘油酯(43种甘油三酯和12种甘油二酯),橄榄油中检测到44种甘油酯(34种甘油三酯和10种甘油二酯),未检测到9种甘油三酯和2种甘油二酯。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最主要的甘油酯均为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