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t322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和预后与患者全血凝血状态及对抗血小板药的反应性密切相关。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是检测全血凝血和纤溶能力的一种可靠手段,其整体评价结果可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凝血功能监测、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和预后评估。近年来,TEG的检测方法不断改进,对其临床应用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文章对TEG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学生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2例中学生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患者采取了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局部护理措施.结果 52例病人全部治愈,症状消失,睾丸大小恢复正常,无疼痛,无一例破损、感染,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有效率均达100%.住院天数平均(8.5±4.5)d.结论 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局部护理措施,使患者正确认识该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
我院自1993年在东北最先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即微创新技术),至今19年,这项新技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的特点,提高了患者的健康质量,逐渐被患者接受,但患者对手术仍存在较大心理压力.传统手术由于自身操作的特点,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无法避免地给病人带来较大的创伤,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严重的心理刺激,所以一提起手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开膛破肚"[1],这种心理刺激不仅影响患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是肠促胰岛素的重要成员。经口进食可刺激末端回肠和结肠L细胞分泌GLP-1。GLP-1与特异性受体GLP-1受体(GLP-1 receptor, GLP-1R)结合后发挥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和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等作用。GLP-1具有分子质量相对较小,可直接透过血脑屏障,且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
目的 探讨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CD-1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予桂皮醛干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成年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脱管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 对40例脱管患者详细登记置管名称、置管时间、脱管时间、脱管原因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胃管脱管率最高,其次是导尿管,大夜班发生率最高.结论 加强危重患者、置管患者的护理,对重点时段增加工作人员等护理措施,是预防脱管发生的重要因素。
脑水肿和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缺血性脑水肿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磺脲类受体1(sulfonylurea receptor 1, Sur1)-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4型(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4, Trpm4)通道在局灶性脑缺血中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
患者女,9岁.左侧躯体皮肤红色斑丘疹、斑块伴左下肢畸形9年就诊.体检:患者跛行左下肢较右侧明显短小,左足2、3、4趾畸形.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肌力较对侧弱.皮肤科检查:左侧后颈部、臀部、会阴部、小腿、足部明显红色肥厚性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真皮乳头少量泡沫细胞浸润,真皮浅层灶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查:真皮乳头泡沫细胞CD68、CD163强阳性,但不表达S100.诊断为C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对58例机械通气患者选用力月西、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行镇静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注意镇静药物的选择、镇静效果的评估、呼吸道的管理及监测,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并实施每日唤醒等.患者均达到镇静目标,顺利渡过机械通气期,未发生意外事件.严密观察病情、合理用药、积极的科学护理是机械通气患者顺利治疗乃至康复的重要保证。
患儿男,9个月.因躯干反复起水疱2个月,再发1d,于2010年9月19日来我院就诊.就诊前2个月患儿无明显诱因于躯干部出现水疱、大疱,外院诊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对症处理后好转.2周前因感冒服用药物(具体不详)后再次发疹,就诊于儿童医院,考虑为药疹,治疗后缓解.此次就诊前1天无明显诱因于胸腹部正常皮肤上出现少量绿豆大小水疱,发疹速度快,水疱迅速增多变大,无明显发热,无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