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p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微区应力场的仿真模拟

来源 :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模拟了SiC颗粒(SiCp)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中实际形状的增强体周围的微区应力场.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增强体颗粒附近的微区应力场差异很大,个别颗粒会在低应力下失效.当增强体的体积分数较少时,每个增强体的微区应力场受其它增强体影响不大,近似给出单个增强体的形状就可以仿真模拟增强体附近的微区应力场.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观察其拉伸断口,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模拟,据此进行了增强体颗粒的失效分析.
其他文献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年前的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历史性地提出了这一命题,并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列一章,作为十大项目之一重点推进,表明教育信息化将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八个坚持”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四个监督”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个自信”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五位一体”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未来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条件,明确提出要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描绘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又一宏伟蓝图。这一战略部署有力地回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既有前瞻性又有可行性,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规划纲要》提出了加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使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方便、高效,给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教育领域却并不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在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场极为艰巨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坚持信息技术在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