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老外在丽江呆了很久,看到这里的人日子总是过得非常悠闲,成天都能看到晒着太阳闲聊的人。而且大家平常走路的步伐都非常缓慢。有位老太太经常从老外住的房门前经过,步伐更是异常缓慢。有一天,当老太太再次经过他门前时,老外忍不住了,问道:“这里的人为何老是走这么慢,所有的节奏都慢,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吗?”老太太反问题:“你忙忙碌碌赶路活八十,我慢慢悠悠走路也活八十,你为什么那么急着去赶死呢?”
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或许只是丽江人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告诉外人,丽江是一个慢节奏生活的城市。
都市里的生活工作总是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总想慢下来,最好整个城市停滞,连时间都静止下来,可这样的愿望实在有些天方夜谭。想来只有逃离这座自己钻进来的城市,哪怕只是短暂几天的逃离也好。“慢城市”很多,不过足够慢的不多,而丽江就是在这种“求慢”的心境下进入了我的视线。或许,也是因为那个故事。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有些后悔,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慢生活”?行前我查阅了好多关于丽江的资料,都说这里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时间仿佛是凝固的,每个人都可以过上一段甜美的“柔软时光”。可当我一进到古镇入口,就发现广场上黑压压一片,人群随着几条支路一直延伸到很远处。而且街道两旁全是为游客而开设的纪念品商店、旅馆,看不到一丝本地人“慢生活”的痕迹。
看来,故事中的那位老外一定不是住在这里,或者是住这里的时候古镇还没有被开发。我忽然想起几年前一次驴行中驴友说的话:“人实际是破坏狂,走到哪里就破坏到哪里。再好的景点,去的人多了,就不会再有你想象中的美景了。”
随便试拍了几张,发现屏幕的显示效果的确不俗,图像清晰细腻。光线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色彩还原和画面层次都还不赖。小试牛刀后便加快了脚步向古镇深处走去。
看着宁静的青石板小路,已经被初升的太阳印上了些金红的光芒,两边的古建筑还是有些黑沉沉的。N78表现出的这画面又增强了我的信心,远处亮部的效果虽不完美,但可以接受,而暗部层次也分辨得清,我可以放心将N78当相机用了。走着走着抬眼一望,一盏古老风格外壳的灯静静地挂在旁边,我连忙利用N78的变焦功能将灯拉近画面,轻轻按下快门,画面颇有些艺术气息,宁静祥和。
一路走将下去,专挑些狭小的街道,这里往往是古镇最幽静的所在。尽管还是有些旅店或商店的招牌,不过比起大路两侧已经是少多了。门大都紧闭着,此时的人家应该还在梦乡吧!四周静悄悄的,路上人也很少,古镇在我的镜头中颇有些“柔软时光”的印象。
忽然,我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丽江是因美丽的金沙江而闻名,自然水流充足。在古镇里,好些联排房屋的中间,都有流得欢快的溪水。在古镇宁静的清晨,水流的歌声也显得尤为响亮和轻松。一幅充满江南诗意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小桥、流水、古建筑楼,一个都不缺。我欣然用N78将这幅美妙的风景记录下来,倒垂的柳枝在画面中摇曳,增添了不少活力。
古镇有些街道还是比较宽的,这让我感到古镇气势的一面。当然,最雄伟的气势绝不在此,一定是登高而视全局,那时才会真正地凸显壮观。画面中一位老人在街边慢慢地走着,远处一只宠物狗也踱着碎步摇来摇去,画面中一切都很和谐。
终于看到一位早起的年轻悠闲者了,还不只他一位呢!在他的背后,一只猫懒洋洋地趴在那里,看来是还没有彻底睡醒吧。小伙子手拿点燃的香烟,烟雾随风轻轻地飘散去,估计他是在盘算今天的生意,或者也是在发呆。另外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女,在近旁绘着他们眼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我猜想他们也只有在这个时刻才会有创作的灵感,白天的商业与旅游气息难以给予他们创作空间。
几串鲜红的灯笼在画面中尤为显眼,在N78只有2.4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居然也能将这种极致的红色表现得令我觉得赏心悦目。
天差不多亮了,我来到古镇的一处高地,放眼远望,古镇静静地依偎在四周环绕的群山怀抱之中,那么宁静、与世无争。尽管已历经800多年风霜雷雨,但经过精心的修缮,我们很难看出一点沧桑的痕迹。殊不知是该庆幸它的“保存”完整,还是懊悔之“古意”渐失?
路上的行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这个清晨实在太过短暂,却也值得,总算让我体会了些许古镇真正的宁静,这份宁静才是几百年来从没有变化过的。现在的丽江古镇白天繁杂喧闹,深夜又沉睡在黑暗中让你看不清,也只有在清晨的这段短暂时光才能领略到古镇最初的柔软时光。
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或许只是丽江人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告诉外人,丽江是一个慢节奏生活的城市。
都市里的生活工作总是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总想慢下来,最好整个城市停滞,连时间都静止下来,可这样的愿望实在有些天方夜谭。想来只有逃离这座自己钻进来的城市,哪怕只是短暂几天的逃离也好。“慢城市”很多,不过足够慢的不多,而丽江就是在这种“求慢”的心境下进入了我的视线。或许,也是因为那个故事。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有些后悔,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慢生活”?行前我查阅了好多关于丽江的资料,都说这里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时间仿佛是凝固的,每个人都可以过上一段甜美的“柔软时光”。可当我一进到古镇入口,就发现广场上黑压压一片,人群随着几条支路一直延伸到很远处。而且街道两旁全是为游客而开设的纪念品商店、旅馆,看不到一丝本地人“慢生活”的痕迹。
看来,故事中的那位老外一定不是住在这里,或者是住这里的时候古镇还没有被开发。我忽然想起几年前一次驴行中驴友说的话:“人实际是破坏狂,走到哪里就破坏到哪里。再好的景点,去的人多了,就不会再有你想象中的美景了。”

随便试拍了几张,发现屏幕的显示效果的确不俗,图像清晰细腻。光线虽然不是特别好,但色彩还原和画面层次都还不赖。小试牛刀后便加快了脚步向古镇深处走去。
看着宁静的青石板小路,已经被初升的太阳印上了些金红的光芒,两边的古建筑还是有些黑沉沉的。N78表现出的这画面又增强了我的信心,远处亮部的效果虽不完美,但可以接受,而暗部层次也分辨得清,我可以放心将N78当相机用了。走着走着抬眼一望,一盏古老风格外壳的灯静静地挂在旁边,我连忙利用N78的变焦功能将灯拉近画面,轻轻按下快门,画面颇有些艺术气息,宁静祥和。
一路走将下去,专挑些狭小的街道,这里往往是古镇最幽静的所在。尽管还是有些旅店或商店的招牌,不过比起大路两侧已经是少多了。门大都紧闭着,此时的人家应该还在梦乡吧!四周静悄悄的,路上人也很少,古镇在我的镜头中颇有些“柔软时光”的印象。
忽然,我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丽江是因美丽的金沙江而闻名,自然水流充足。在古镇里,好些联排房屋的中间,都有流得欢快的溪水。在古镇宁静的清晨,水流的歌声也显得尤为响亮和轻松。一幅充满江南诗意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小桥、流水、古建筑楼,一个都不缺。我欣然用N78将这幅美妙的风景记录下来,倒垂的柳枝在画面中摇曳,增添了不少活力。
古镇有些街道还是比较宽的,这让我感到古镇气势的一面。当然,最雄伟的气势绝不在此,一定是登高而视全局,那时才会真正地凸显壮观。画面中一位老人在街边慢慢地走着,远处一只宠物狗也踱着碎步摇来摇去,画面中一切都很和谐。
终于看到一位早起的年轻悠闲者了,还不只他一位呢!在他的背后,一只猫懒洋洋地趴在那里,看来是还没有彻底睡醒吧。小伙子手拿点燃的香烟,烟雾随风轻轻地飘散去,估计他是在盘算今天的生意,或者也是在发呆。另外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女,在近旁绘着他们眼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我猜想他们也只有在这个时刻才会有创作的灵感,白天的商业与旅游气息难以给予他们创作空间。
几串鲜红的灯笼在画面中尤为显眼,在N78只有2.4英寸大小的屏幕上居然也能将这种极致的红色表现得令我觉得赏心悦目。
天差不多亮了,我来到古镇的一处高地,放眼远望,古镇静静地依偎在四周环绕的群山怀抱之中,那么宁静、与世无争。尽管已历经800多年风霜雷雨,但经过精心的修缮,我们很难看出一点沧桑的痕迹。殊不知是该庆幸它的“保存”完整,还是懊悔之“古意”渐失?
路上的行人渐渐地多了起来,这个清晨实在太过短暂,却也值得,总算让我体会了些许古镇真正的宁静,这份宁静才是几百年来从没有变化过的。现在的丽江古镇白天繁杂喧闹,深夜又沉睡在黑暗中让你看不清,也只有在清晨的这段短暂时光才能领略到古镇最初的柔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