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植焜:行医济世 杏林春暖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植焜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家庭医学专科医生,从选择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起,他便时刻将父母“医德甚于医术”的教诲铭记于心,行走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他告诫自己,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医学水平,自强不息。给更多的人带去健康,是他从医路上永恒不变的追求。
  
  君子当自强不息
  
  许植焜先生与医学的结缘,深受他父母的影响。他的父亲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系,母亲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医生,在父母的熏陶下,许植焜小时候便知道“何为医生,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是什么”。长大后,更在心里立下宏志,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的医生。
  矢志从医言不悔,目标一旦确定,便只顾风雨兼程,许植焜先生迈出的步子坚实而有力度。许植焜先生祖籍广东汕头,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便移居香港,中学毕业之后,如愿考上了香港大学医学院。五年的勤学苦读,许植焜先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毕业后一年的实习时间是许植焜先生非常珍贵的一年,作为实习医生,以三个月为一个时段,在医院不同的科目实习,这对许植焜先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着许植焜先生一步步走向为健康服务的道路。完成实习医生的训练后,许植焜医生选择了家庭医学的专科培训。他先后在香港玛丽医院的各种专科当过驻院医生,例如: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小儿科、急诊室等等。积累了一定的处理专科病人的经验。然后,许植焜医生再到香港大学,政府普通门诊和养和医院门诊进行家庭医学专修,完成了香港家庭医学的专科培训要求,获得家庭医学专科医生的资格。
  “家庭医学有别于其它专科医学。”许植焜先生介绍说,“其它专科医生在于一个‘专’字,而家庭医生在于一个‘全’字。”家庭医生也叫全科大夫,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以及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是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提供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和指导,被称为“新型医疗顾问”和“健康管理者”。许植焜先生说:“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医生负责所有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检查,提供从健康管理到行为管理以及疾病管理的全程服务,例如心臓不舒服,要了解到底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心臓、胃、肺或者其它。家庭医学如同大门一样,分门别类,要很全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都要懂。”
  正是因为家庭医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是一位“全能”的角色,这就要求每一位家庭医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群。“君子当自强不息。”许植焜先生这样告诫自己。
  通过不懈地努力,许植焜先生顺利通过了多项医生资格考试,获得了家庭医学专科医生证书,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学位,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家庭医学)、香港家庭医学学院院士、澳洲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并荣获英国威尔斯大学医学院实用皮肤科文凭。
  2003年,当“SARS”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并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在众人之间传染,造成大家紧张、恐慌的时候,许植焜先生却自告奋勇地走进了抗击SARS病毒的第一线,在香港玛丽医院急诊室里治病救人的同时,还不忘安抚病人,平抚他们烦躁的心灵。就这样,许植焜先生不断地提升着自己。
  许植焜先生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他说:“现在的病人要求很高,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对一些基础的医学知识都有所了解,而且网络的发达,又给他们增添了了解医学知识的来源,加上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常听说一句话:“有压力就有动力。”这种压力化成了推动许植焜先生勇往直前的动力,恰到好处。只要一有学习的机会,许植焜先生就会马上向前,紧紧将其抓住,他经常参加国内外的医学讲座,通过交流学习,来不断增添医学知识。他说:“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是我最大的快乐,很有满足感,也很有成就感。”医者的高尚就在于此,病人的健康,是他行医路上不变的追求。
  
  智者把握机会
  
  许植焜先生说:“我记得有句话是‘强者创造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我不是强者,也不是一位弱者,所以,希望自己能是一位智者,不让机会从身边流走。”当家庭医生这个概念传到香港,逐渐被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广时,许植焜先生抓住了这一契机。
  家庭医学的概念在欧美国家很流行,例如:美国、英国、澳洲。国家医疗制度规定每个病人都要看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在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转介其它专科医生跟进。许植焜先生介绍说:“家庭医生在香港已经成立很久了,但是真正被政府部门大力推行是在十几年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医院跟病人没有固定的联系,每天来往于医院的病人数目较多,医院无法为病人保管病历,同时也无暇顾及对病人病史的长期的跟踪,然而人的各种疾病都有着相联的关系,了解病人的病史,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家庭医生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时间对每一个人是最宝贵的,家庭医生因为‘全’而‘专’,通过对病人全面的检查,查出病因,继而进行诊治,打针、开药,如需手术,亦可直接在家庭医生有针对性地引荐下,寻得专科医生,提高医疗质量。家庭医生陪伴病人一起去就诊,了解病人每一步的病情,日后进行进一步的身体康复保养与保健管理。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先通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再决定转介于专科医生治疗。”许植焜先生说。
  家庭医生能够为病员实施正确及时的救助,帮助其恢复和维持生命体征,减轻事故和疾病对身体的伤害,能够为后续的专业医务人员救治赢得宝贵的时间,可大大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这对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家庭悲剧和降低社会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度的提升,家庭医生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逐渐流行起来。睿智的许植焜先生预示到了这一点,他决定好好抓住这次机会,学以致用。
  审时度势之后,2008年,许植焜先生开办了自己的诊所。在香港,从事家庭医生这个职业的人很多,但毕业于家庭医学学院的专科医生并不多见,许植焜先生作为为数不多的专科家庭医生人群中的一员,本身在技术上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上多年来的经验,为他行医济世增添了一个厚重的筹码。
  许植焜先生开办的诊所上班时间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周日以及公众假期初步定为他的休息时间,虽然如此,但是只要病人有需要,不管任何时候,他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病人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着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医生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此。这个职业是崇高的,一位好医生是技术与医德合而为一。许植焜先生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在医院,即使是休息时间,也能经常见到许植焜先生的身影。他一方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另一方面和医院的专科医生相互交流,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姿势,为病人的健康劳神劳力,并以此为荣。
  对于刚进入家庭医学的年轻人,许植焜先生的话,彰显出他的关爱之情,他告诫年轻人说:“读书、工作的时候,要集中精神,全神贯注,下班之后,多跟前辈交流,学习经验,多去到不同的地方,博采众长。”
  许植焜先生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夫妻同心,行走在治病救人的神圣的职业上,许植焜先生的父母虽已退休,但是依旧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着他,指导着他,加上他自身的努力,为更多人的健康,带去了福音。
  走在行医济世的道路上,许植焜先生任重而道远,他在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人物简介】
  许植焜医生,家庭医学专科医生、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家庭医学)、香港家庭医学学院院士、澳洲皇家全科医学院院士,并荣获英国威尔斯大学医学院实用皮肤科文凭。
其他文献
【本刊报道】2009年12月11日,新界潮人总会假香港荃湾如心海景酒店暨会议中心七楼宴会厅隆重举行第一届会董就职典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中联办副主任周俊明先生、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太平绅士、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太平绅士、中联办新界工作部陈卓部长担任主礼嘉宾。行政长官曾荫权、中   联办主任彭清华先生、中国侨联副主席陈有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陈伟南先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
期刊
高考结束了,高三结束了。与全国的高考生一样,我经历了等待,查分,惊喜,祝贺……想过无数种可能,有失望,有惊喜,而更多的则是平静。  694分,全省11名。这两个数字带给我的是惊喜,是对高三岁月的肯定,是对未来的希望,是真实的压力与激励。    Sacrifice,Achievements,Enjoyment,这是我的高三关键词:牺牲,成就,享受。  牺牲,是在体育课留在教室写作业,是毅然决然地把魔
期刊
邬廷先生今年86岁高龄,但依然健朗,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颇见精神。眼前的他,虽然看上去,和许多长者一样平凡、朴实,但是他的人生故事,却像一本厚厚的书,值得人们去细细品读。  他当过兵,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抗战岁月;他也打过短工,车衣声声中养家糊口;但最终,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勤劳、诚实的美德,做出了自己的事业。而在事业有成时,他却又有情有义,积极回馈家乡,在故乡龙川美名远扬。  无疑,艰难困苦中奋
期刊
21世纪初,年收益达20亿美元的澳门赌业,迈出打破长期垄断经营局面的第一步。2002年2月8日,澳门特区政府打破博彩业40多年来独家垄断的时代,颁发3张博彩经营牌照,新赌牌首次允许外国公司竞标。这是澳门博彩业纳入国际市场体系的第一步。放开赌权,市场三分,国际赌业大鳄的庞大资本,快速涌入澳门的土地,形成了澳门博彩业新的格局和特色。  吴文基先生,一位投身于澳门博彩业四十多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对博彩业
期刊
从普通的学徒做起,到成为新偶像集团的主席,江树林先生的人生宛如一首首歌,歌可以是《男儿当自强》、《爱拚才会赢》等奋斗之歌、励志之歌;同时,江树林先生在引吭高歌之际却演出了另一番好戏,戏名当叫《携手共进》、《风雨同舟》,与搭档一起,数十年如一日亲密无间地合作前进,这便是江树林先生通往成功之路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让人啧啧称颂之处。    一步一个脚印,爱拚才会赢    江树林先生祖籍广东番禺,19
期刊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古今中外,从不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传道者,康山基督教会会长丘恩处博士即是这样一位热衷传播心中道德理想的知名基督教研究人士。  不管是哲学还是宗教,势必会探讨两个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在浮躁喧嚣的尘世,熙来攘往中,逐名逐利者不计其数,然而广施善德者亦不乏其人。“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让大德撒播于人间,让仁善传扬于市井”,
期刊
城市,需要合理规划,总体统筹,才能最大发挥城市功能;同样,人生亦需正确的规划,何为人生的目标,何为人生的主线,何为人生的归依,都需要兼顾,方能使人生愈行愈深远,个体价值得以彰显。香港资深城市规划师、香港测量师学会规划及发展组主席曾正麟先生作出了表率,他以奉献为目标,以服务为主线,以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为归依,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最合理的规划。    勤勉执业路 奋斗出蓝图    作为曾正麟建筑师规划楼集团
期刊
李白有诗云: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在诗中,诗仙李白用那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了清澈的水,淡淡的蓝,营造出了一片澄净的天空,让人流连忘返。  若干年后的今天,置身于环卫事业的吕城银先生,却用自己的双手,为人们托起一片澄净的天空——干净整洁的小区街道,透着清新空气的楼宇,洁净的楼道,暖洋洋的阳光撒在楼宇干净的玻璃幕墙上,继而折射在茵茵的绿草地上,架起一道七彩的虹……  每个人心中
期刊
2009年12月8日下午, 澳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家国情怀——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中国画大家特邀展”假旅游塔二楼展览厅揭幕。当时,书画名家云集,作品琳琅满目,展览气氛热烈,场面极为欢愉。  与庆典活动相联系的是欧耀南先生。在澳门艺术界举办的活动中,几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上述特邀展上常能见到他在现场忙前忙后的情景。作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他一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期刊
社区服务看似微小,却联系着你我他,温暖着社区每一个人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社区服务实在又是一篇大文章。作为油尖旺社团联会主席,梁照诚先生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兢兢业业,努力写好社区服务这篇大文章。  梁照诚先生曾是印刷厂的老板,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如今,为了服务社群,推进社区建设和谐进步,他却甘愿为社区做一些看起来“琐碎”的事情。实际上,在他心中,居民事情无小事,只要是事关社群,梁照诚先生都是事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