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鞘内置入法的回顾:413例随访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屈肌腱缝合后鞘内置入法与腱鞘修补法不同,它将肌腱缝合口和腱鞘损伤处错开,并置于健康的鞘管内.肌腱损伤处完全被健康的腱鞘包绕,其滑动床、滑液营养环境及生物屏障作用等均接近于正常的生理状态,有利于内源性愈合.目的:对Ⅱ区屈肌腱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手部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鞘内置入法的临床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回顾性分析,于1994/2006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完成.对象:413例患者,男112例,女24例,年龄2~52岁,根据受伤时手指位置将屈肌腱损伤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届曲型98例127指,伸直型38例77指.方法:伸直型屈肌腱修复:按功能要求作延长切口,充分显露掌侧腱鞘,经腱鞘伤口轻轻拉出指深屈肌腱近断端并用注射针头固定,用Tsuge法或改良Kessler法缝合肌腱,最后缝合腱鞘伤口.肌腱修复后,手指呈屈曲位,肌腱缝合部即自然退至近端完整的鞘管内.屈曲型屈肌腱修复:伤后伤指呈伸直位,指深屈肌腱远端已退至远段鞘管内.此时透过腱鞘可见肌腱远断端,即在离远断端约0.5 cm以远处另外切开腱鞘.在近侧伤口用津下法先缝合肌腱近断端,并将其穿过鞘管引至远端切口处,用注射针头固定肌腱近端后,对肌腱近、远端行直接缝合,最后缝合远近两腱鞘的切口及伤口.肌腱修复后,手指呈屈曲位肌腱缝合口退至2个切口间完整的鞘管内.主要观察指标:患者治疗后疗效评定.结果:术后随访到136例204指,随访时间为1~8年,按测量关节总活动度的方法评定疗效,优级120指,良级52指,余为中差级,总优良率为84.31%.锐器切割伤150指,疗效优良145指,占96.67%,机械损伤54例,疗效优良18指,占33.33%.结论:本术式对锐器切割伤引起的急性屈肌腱损伤治疗效果很满意,但对腱鞘缺损过大、在肌腱吻合口滑动区内无法保留腱鞘者则不具备行本术式的条件,腱鞘及周围组织损伤严重者效果也不够理想.
其他文献
期刊
背景:多层螺旋CT具有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及各向同性的成像功能,在血管成像上有很多优势.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肝移植受
期刊
急性白血病患儿由于自身疾病及化疗药物的使用造成骨髓抑制 ,极易发生感染 ,而感染又是白血病患儿化疗失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病及化疗期间 ,患儿最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患者采用据影像学分级治疗方案及原始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02/2008-1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52例肾移植后疑似卡氏肺
期刊
对66例活体肾供者术前肾功能和形态学评价资料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活体肾移植供体评估标准和手术选择.男26例,女40例,年龄18~66岁,供、受者关系属3代内直系亲属64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