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中走来的货币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一九年六月十八日,美国脸书(Facebook)发布白皮书,宣布“启动建设一种简单的全球货币 ”,取名 Libra。二○二○年四月十六日,脸书发布白皮书 2.0版,对 Libra的定位有了较大调整,但仍然觊觎 “全球货币 ”的地位。在当今主权国家存在的世界里,货币是由各国政府或政府授权发行的,称为 “主权货币 ”,如人民币、美元等。作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往来的国际货币,则由强势的主权货币瓜分天下,世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全球货币。一家私人公司准备创设一种 “全球货币 ”,无法不令人震撼。
  货币是人人都知道,但不是人人都透彻理解的东西。就是货币学者,分歧也很大。Libra构想一面世,立刻争论不休。颇有意味的是,学者们对于货币的认知,说到根子上,都是基于人人都知道的货币常识。从常识走出来的货币理论,能够断定 Libra作为全球货币的未来么?

苹果多少钱一斤?

其他文献
侯仁之先生今年一百零一岁,自九十五岁开始,常住医院。  去探望侯仁之的人都会发现,在医院床上,侯仁之的身侧,摆放着一张母亲的大幅照片。其实,母亲在侯仁之十多岁时便已去世,母亲陪伴侯仁之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对母亲的深情,流连至今。  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来自母亲刘毓兰的爱护和独出心裁的教育,令侯仁之终生难忘。在侯仁之的记忆中,母亲的两件事最为特别。  一件是,她把庭院中两条砖砌的甬道比作两条铁路,一条是
一  蒋廷黻于一九一九年夏季进入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先是主修新闻学,后来改攻政治科学,最后把自己的专业定为历史学。蒋廷黻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劳工与帝国:关于英国工党,主要是工党国会议员对于一八00年以后英国帝国主义的反应的研究》,这与他导师海斯的欧洲史研究方向相契合。他的论文在一九二三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收入著名的由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学院编辑的《历史、经济和公共法律研究》丛
晚明大名鼎鼎的“王学左派”传人李卓吾,曾固执地拒绝返回故乡:辞官赋闲之际不回,妻子苦劝哀求(甚至携女离去)之下不回,在异乡受辱遭逐、颠沛播迁时不回,关进诏狱、递解原籍之前宁可自杀也不回……这是为什么?一曾经丰沛的乡情  李贽(一五二七至一六0二)本姓林,字号甚多,如温陵、卓吾、卓老等,嘉靖六年(一五二七)出生于福建晋江的南安。那是一个滨江临海的秀丽小城,是其家族世代生息的地方,宗祠祖茔之所在、兄弟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与《王观堂先生词》一样,同为早期诗中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文化神州丧一身”句极其恰切地揭示了王国维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象征性地位(“文化神州”即“神州文化”,下文引吴雨僧诗第一例可为旁证),使那远远超乎私人情谊之上的哀哭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首句“敢将私谊哭斯人”之“敢”犹言岂敢,与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中之“敢”用法同)。  这句诗不曾使事用典,纯系自铸新词。然而我
采访朱亚文的时候,他正在上海拍摄新戏《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之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年代戏,这次终于将出现在一部都市剧中。朱亚文是地道的南方人,却因为在《闯关东》中饰演一个山东汉子被大众熟识;他在荧屏上不断以硬汉形象出现,生活中却又是个不折不扣的 “小清新”,喜欢听陈奕迅的歌,看余华的书。今年,他先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饰演文弱的端木蕻良,又在电视剧《红高粱》中饰演雄性气质爆棚的余占鳌。  一时间,朱亚
中国说书评话,历来有讲史、说诨、说经的传统。想来也很自然,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古人闲暇之时需要娱乐来调剂生活,而说书就是最简易的娱乐形式。从唐入宋,逐渐出现勾栏瓦舍,一般老百姓有了固定的听书场所,自然也就形成了专门的说书职业,故事内容也丰富起来,发展出不同脉络的讲唱艺术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提到“烟粉灵怪”“铁骑公案”的类别,其实说的,就是生旦艳情与朴刀杆棒这两类性质不同的故事。陈汝
[美] 伊莲·摩根 著 刘筠 译 定价:32.00元  女人无论在“上帝造人”的神话还是在《物种起源》中都是附属的形象。本书首次揭开女性的起源和演化之谜,从女性角度对人类演化史做出了推测性的重构,为大家讲述了一段崭新的属于女人的人类起源故事,是畅销欧美三十多年的女性圣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刊
董时进的五本小说  董时进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农学家,同时,他还创作小说。据我所知,董时进在海外一共出版了五本小说。除了《两户人家》以外,还有《宋林远征记》《硖口怒潮》《阿宝救牛记》和《赤狱记》。在美国访问期间我曾拜访董保中教授,获赠所缺书目。值得一提的是,在《硖口怒潮》一书的扉页上留有董时进的笔迹,注明《硖口怒潮》系编辑未经其同意擅自更改,小说的原名本为《猪儿石》。  董时进的小说主要围绕着二十世纪
《椰壳碗外的人生》是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的学术自传。该书展示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学者形象:一个四海为家、情深义重的漫游者,一个疾恶如仇、飞蛾扑火般的无政府主义者,一个超越边界、追求卓越的思想者,和一个老派保守、内心光明的长者。在书中谈论不同对象时,他的用语化为两极:一类是表现亲密关系的,如:家、爱、情感依恋。另一类是表现对立关系的,如:仇恨、愤怒、恼火、煎熬、讽刺、藩篱、无趣。两类泾渭分明的词
村上春树曾经以“到底有谁能区分下午四时半的暮色和下午四时三十五分的暮色?”(村上春树:《杂志的快乐读法》,载村上春树随笔系列《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二○○四年版,165页)做比喻,来形容当今社会同质化的杂志出版状况,种类纷繁与各具特色似乎难以兼顾。作为职业作家的村上春树,与出版业、媒体的联系自然是难以割裂的,那么,村上春树的文本中有关新闻媒介的描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