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疫苗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和PC3的生长抑制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体内外比较多种细胞因子和(或)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ated antigen,TAA)培养的正常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肝癌BEL7402和胰腺癌PC3的生长抑制.方法体外用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白介素-4(IL-4)、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EL7402和PC3肿瘤相关抗原(TAA)和人白介素-2(IL-2)培养正常人DC和去DC的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即免疫效应细胞,5~6 d后混合培养DC和免疫效应细胞1~2 d.体外杀伤实验时效应细胞分无DC刺激组(A0组)、多种细胞因子培养的DC刺激组(A1组)、多种细胞因子和TAA培养的DC刺激组(A2组).体内实验时,裸鼠分肝癌BEL7402和胰腺癌PC3两大组,每一大组分三组:阴性对照组(Ⅰ)给等量的1640培养液;预防组(Ⅱ),于接种BEL7402或PC3前1~2 d给免疫效应细胞;治疗组(Ⅲ),待全部裸鼠移植瘤长出时给免疫效应细胞;组Ⅱ、Ⅲ于给予免疫效应细胞后再间断给予DC培养上清液.结果体外实验中,DC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BEL7402的最大杀伤效率为81%,对PC3的最大杀伤效率为62.4%.体内实验中,两大组中的组Ⅰ、Ⅲ成瘤率为100%(观察12 d);肝癌组Ⅱ成瘤率或成瘤比为1:6(观察30 d);胰腺癌组Ⅱ成瘤率或成瘤比为2:6(观察30 d);于移植瘤产生后的第45天处死所有裸鼠并称瘤体的重量,肝癌组Ⅰ、Ⅱ、Ⅲ两两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胰腺癌组Ⅰ、Ⅱ、Ⅲ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两比较,组Ⅰ分别与组Ⅱ、Ⅲ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组Ⅱ与组Ⅲ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癌组和胰腺癌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正常人DC诱导群体免疫效应细胞对恶性肿瘤的抑制有广谱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及早康复介入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2组患者均接受抢救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目的 比较脱钙冻干骨(DFDB)、脱钙冻干骨复合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脱钙冻干骨联合钛膜的骨修复能力.方法3条犬股骨种植体周形成4mm×3 mm×3 mm的骨缺损,分别植入上述3种不同材料.术后4、8、12周分期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及其与种植体之间的缝隙.结果DFDB可单独用于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但成骨作用较慢;DFDB+rhBMP-2和D
目的 探讨巩膜池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MMC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实验.将68例68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小梁切除术+MMC术,B组行巩膜池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MMC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观察术后并发症和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平均眼压为19.7mmHg,B组平均眼压为14.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内浅前房低眼压,A组
目的 介绍自制生物瓣复合管道成功完成Bental手术的经验.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6年6月,5例年龄47~67岁,平均(55.8±9.4)岁,诊断为主动脉瓣中至重度关闭不全,合并升主动脉窦部、窦管结合部位以及升主动脉瘤样扩张的病人完成生物瓣Bentall手术,主动脉弓部无明显扩张.根据主动脉瓣环选择大小合适的Carpentier-EdwardsPerimount牛心包瓣,再选择比瓣膜直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