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生物学教授杰恩说,在蛇死后一段时间,蛇的尸体常常还能扭动。这种反射与无头鸡依然能在短时间内走动类似。这一可怕行为背后的机制是:无需大脑发信号,被预设了的神经系统就能做出某些动作。一条被砍头毒蛇的脑袋很明显预置了对一种刺激(例如有人试图把它捡起来)做出撕咬反应的“程序”。
杰恩教授一直在研究尤其致命的亚洲海洋毒蛇。他说:“蛇死了还咬人一点也不稀奇。事实上,一名研究人员最近就遭遇了这种事。”杰恩处理各种各样的死亡毒蛇,其中既有在路上被压死的,也有被盐水和酒腌制在罐午里的,但杰恩在处置这些死蛇时依然必须小心翼翼,因为哪怕被一条已经死了很久的蛇的毒牙刺破手指,也可能中毒。
美国每年大约有1万人被蛇咬,其中5~7人死亡。杰恩指出,在美国,绝大多数蛇伤都是因为人们错误对待蛇而导致的。实际上,蛇一般都“害羞”,尽量避开与人接触。另一方面,人避开蛇也很容易:见到蛇,你只需正常、从容地走路,而不要惊慌地跑。最好不要去打扰一条毒蛇。如果你需要移走毒蛇,那么必须请专业人士动手。
蛇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野生动物它们值得我们尊敬。蛇会吃掉大量啮齿类动物。另外,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结果,一条粗鳞响尾蛇能去除其栖息环境内2500~4500只蜱虫(生活在啮齿类动物身上),这对人类是有利的,因为蜱虫携带莱姆病(由蜱虫叮咬而出现麻疹、发烧等症状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被砍头但蛇没有死
被砍下的蛇头为什么还会咬人?有专家给出了其他的生理学解释:蛇是冷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从外部(例如阳光和温暖表面)获取热量。正因为蛇无须维持体温,所以它们不像温血动物那样需要大量能量(维持体温)。 如果哺乳动物失去头部,通常它就会几乎立即死亡。但蛇及其他冷血动物不需要那么多氧来为大脑提供能量,因此它们在自己的头被砍下后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里很可能依然活着。蛇头在与身体脱离后,可能意识不到自己不再有身体,而是很可能会感受到被砍头带来的痛苦,于是试图保卫自己。
对于毒蛇是否会向较大的动物注射更多毒液,目前仍有争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是不是蛇有意识的决定?这也有争议。虽然毒液量问题仍未解决,但科学家依然猜测被砍下的蛇头的反应只是一种非自主行为,蛇并不能控制注入杰里米体内的毒液量(所以注入了它的全部毒液),这就能解释杰里米为什么需要比大多数同类受害者多得多的抗毒血清。
彭宁说,如果你被毒蛇咬了,你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医生会采用抗毒血清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试图吮吸出毒液,市售的所谓“排蛇毒装置”是没有用的,因为身体就像海绵,会迅速吸收和在全身扩散毒液。吮吸和“排蛇毒装置”不仅没有用,而且反而有害。
神秘疾病袭击响尾蛇
过去20年里,真菌性疾病(简称真菌病)严重袭击蛙类、蝙蝠和蝾螈。而真菌病的最新受害者是蛇。蛇真菌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损伤和水疱。这些水疱可能会导致蛇的面部畸形,甚至阻止蛇进食。蛇真菌病对不同种类的蛇侵害程度不一,响尾蛇受害尤甚。
美国有15个州的大约共30种蛇已受到真菌病侵害。全球则有3000个蛇种受害。各种真菌病看来正一个接一个地时物种发起进攻,但它们的传播原因依然不明。科学家既不知道它们起源于何处。也不清楚它们的危害性为什么会在突然问变大。

响尾蛇游动时,响尾高举以防损伤,但尽管这样,它们在野外的日常活动依然会造成尾端节片脱落,所以响尾蛇年龄与尾巴节片数量无关。
分辨响尾蛇雌雄的方法之一是看尾巴。雄蛇尾巴更粗长,与身体构成的角度没那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