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激活最强大脑,你得做些啥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un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最强大脑》这个节目火了之后,很多人开始对大脑的能力关注起来,为什么有的人那么聪明,可以记住《清明上河图》的几百个细节,或者可以在上千个色块的魔方墙里找到不同的那一个?这些是大脑与生俱来的能力吗,还是通过后天训练就可以练出来?有人这样形容人类的大脑,说它就是一个1 400克的超级计算机,功能强大,但缺点就是你没办法完全地激活它。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大脑的故事,看看大脑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大脑越用越灵光,没事就要多动脑
  大脑是人体非常复杂的一个器官,里面有成千上万条纵横交错的脑沟,这些脑沟看上去错综复杂,但很有规律,每一种排布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但如今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清大脑这样构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此大脑对于我们来说依然非常神秘。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知道大脑是由无数个神经细胞组成的,这些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构造也非常复杂,每一个神经元两端都有上千根像树枝一样的突触,神经元就是通过这些树枝状的突触相互连接,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交通网。
  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在我们的大脑中,大约有860亿个这样的带树状突触的神经元。有科学家认为,它们能存储860亿条以上的信息,这些信息量相当于400多套大百科全书。这些神经元从我们出生就已经存在了,它们不会增加,也不像身体其他组织那样有再生功能,死一个就少一个。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开玩笑说,“今天我撞了一下头,不知道死了几万脑细胞”,或者说“今天想了很多问题,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脑细胞不会因为你撞了一下头就死亡,除非是大脑内部真的受伤了,但那样的话你肯定就没法开类似的玩笑了,而是躺在医院。
  脑细胞不会再生,但是到一定年龄会开始减少,从20岁左右就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这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减少的都是那些闲置的、不经常用的脑细胞。所以专家建议,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光,老年人更要多动脑,这样才能防止大脑提前老化,预防老年痴呆。
  大脑只开发了10%其实是谣言
  每当大脑进行思考的时候,神经元里就会释放出各种化学分子,这些化学分子就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并且产生一定的电流。
  大脑在发送不同的命令时,释放的化学物质都不同,传递的路径也不同。比如思考吃什么饭的时候,负责传递信号的神经元可能形成一条U型线路,而思考一道算术题时,负责传递信号的神经元可能形成一条S型线路。
  并且,在不同时间传递同一个命令,大脑选择的路径也可能不同,因为神经元上的突触位置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一个地方的突触发生变化,那整个传递路径也就可能发生变化。
  如今,科学家就希望能找到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规律,也就是大脑执行不同命令时使用的是哪条“神经回路”。但这个工程非常庞大而精细,目前我们只能得到一些宏观的数据。
  我们现在大概是怎样寻找规律的呢?
  因为大脑里的神经元在思考时会释放电流,我们只要寻找到这些电流经过的地方,就能大致知道大脑在思考某个问题时,是哪些地方在工作。这个问题科学家早就能解决了,比如核磁共振技术就能实现。
  通过无数次试验,科学家们还是找到了一些规律。
  比如当我们说话时,大脑中的颞叶区域会比较活跃,当我们情绪比较激动时,大脑的边缘皮层就比较活跃,当我们记忆时,海马区域会比较活跃……但是,大脑在执行某项命令时,其活动的范围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地方都在活动,只是某个地方的活动会比较突出而已。因此,要找到大脑的思维规律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这也给大家破解了一个流传已久的谣言。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是我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剩下90%还没派上用场,而那些天才则多开发了一些,所以才显得特别聪明。现在看来,这一说法显然不成立,因为如果只开发了10%,为什么当我们在思考某些问题或执行某些命令时,整个大脑都是处于活跃状态的呢?
  想当记忆高手,你得反复打通某条神经通道
  可能也有人要问,既然我们的大脑每个地方都有用,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还有像《最强大脑》里的那些选手,他们的大脑为什么那么聪明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大脑还是有差异的,这既和基因遗传有关,也与后天的学习有关。
  科学家们早就发现,每个人的大脑根据遗传和发育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强大脑》中那些记忆和计算高手,一部分是他们先天遗传的基因可能比较好,而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练出来的。
  记忆的产生有识记、保持、回忆/读取、遗忘这几个过程,如果要把一件事记忆深刻,必须要有不断回忆和读取的过程,否则就容易全部遗忘或者部分遗忘。记忆过程中,我们的神经元会不断释放信号和传递,形成一条通路,如果反复记忆,这条通路就会不断地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刺激性和应激性,当下次我们再需要读取时,通路立刻就会打通,从而读取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人为什么会遗忘?有两个原因:一种叫消退,就是你记了某些知识,但不经常去回忆,那么它在脑子里的印象就会逐渐减弱,最终消退。这是因为原本的神经刺激通道没有了,记忆也就消失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大脑必须要多用。   但是,大脑也不能过度使用,比如强行去记忆,这样也会适得其反。造成遗忘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干扰,就是脑子里记的东西太多了,大脑神经刺激的通道太多,有时经常相互重叠、相互混淆,那就很容易导致大脑“死机”,反而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过目不忘其实对大脑是有伤害的
  大脑的记忆能力除了天生,后天也能培养。比如人一般对故事都比较感兴趣,那在记忆时,我们可以把需要记忆的东西编成一个容易记忆的故事,那记忆的速度和印象就会加快和加深。总之通过一系列方法,也是能让人记得更快更牢的。
  电视上那些记忆天才在事后采访时也曾经透露,自己在平时也是接受过一些专业记忆训练的,就是说记忆是有方法的。而且这些训练过程其实非常辛苦,要每天坚持不断地训练,反复加深巩固。所以我们不要只看到别人光彩的一面,也要知道光彩背后的不易。如果你也去参加这些训练,说不定也会变成记忆大师,但前提还是你肯下苦功。
  记忆也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我们常常羡慕的记忆大师往往都是短期记忆高手,比如那种过目不忘的人,但短期记忆如果记得太多也不好。因为就像前面说的,如果短时间要记忆的东西太多,神经元传递有可能会发生紊乱,对大脑是有伤害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的母亲就因为要短期记忆《九阴真经》,导致用脑过度引发难产死亡。所以凡事都要循序渐进,有时,太过“聪明”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而且我们记忆主要还是为了长期记忆,如果要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那最好的办法还是多复习、多回忆,没有其他捷径。
  能让人“聪明”的药,你敢吃吗
  在对记忆的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物质,它是大脑记忆的关键角色,它如同大脑中的雕刻家,通过改变大脑中突触的形状和神经元的间隔距离来形成各种各样的记忆,它的名字叫CREB蛋白。这种蛋白的减少,就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研究者希望通过增加CREB的含量来增加记忆,于是一些“聪明药”也诞生了。
  2012年,新闻曾报道过美国出现了一种叫“不夜神”的“聪明药”, 人吃了这种药后40小时内都不会感到困倦,并且大脑变得异常清醒,似乎感觉智力也大大提高了。于是很多商界人士都在偷偷服用,从而为自己事业“添砖加瓦”。
  但很多科学家反对使用这种“聪明药”,因为长期服用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潜在致命的皮疹、失眠、体力透支等等,甚至还有更可怕的危险。但很多人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在服用。
  “聪明药”的实质就是加强了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当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大脑自然也就会“聪明无比”了。但是,我们的大脑没有让所有人都变得过目不忘肯定是有道理的,如果人集中使用某一条神经通道,那势必会导致伤害,而其他神经元也可能会退化了。况且,记忆只是反应我们大脑能力的一方面,我们的大脑还要处理我们的交流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脑需要处理的。
  关于大脑,目前还有很多谜题没有解开。就比如说记忆,我们知道记忆需要刺激某些神经元来实现,也知道部分和记忆有关的物质,但是,人的记忆都储存在了哪里?当我们不去记忆时,那些信息都到哪儿去了?“雨人”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们明明智商不高,但为什么在某方面能力特别突出?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弄清楚,而且,还有更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通过对甘孜州康定县体育公共服务开设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因数中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出现的问
期刊
期刊
她被誉为“约旦玫瑰”、“阿拉伯世界的戴安娜”;她是各大时尚杂志全球美女排行榜的常客;她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2008年年底,她当选美国有
期刊
期刊
速霸XL 75为四开幅面包装印刷树立崭新巅峰标准rn华东华北近200名印刷精英齐聚合肥rn海德堡巅峰级胶印解决方案助力印刷企业把握高端包装市场rn2014年3月12日,由海德堡中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