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方法浅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le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不断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在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这要求教师用深情的爱去关心、帮助、激励学生,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學习环境,促使其不断进步。
  一、示范引导
  “示范引导”即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示范,以此达到启发、开导学生的目的。有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说理教育,而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比较难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把对学生的说理教育与自己的行为示范结合起来,以示范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启迪,言传身教的方法比单纯的说理教育更有感染力。作为教师,时刻要以思想上的先进性、工作上的表率性、待人上的真诚性、处事上的公平性、制度执行上的坚决性等方面为学生做表率,以榜样示范给学生。事实证明,教师时时处处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既要重言教,又要重身教,并且身教重于言教。身教做好了,对学生就是最好的示范引导。就如要求学生不迟到,那教师就应遵守学校的各项上下班管理制度。一次大扫除我发现班上表现不怎么样的小邓正埋头清理班里的卫生死角,我及时表扬了他,他反而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您都带头参加,我哪有不干的理由呢?”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表扬,也让小邓得到了启迪,表现逐渐有了改变,不管班级还是学校组织的活动他都能积极参与,学习也慢慢跟上来了。
  二、情感疏导
  “情感疏导”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利用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说教的一种方法。在情感疏导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好各种情感疏导方式,更体现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情感疏导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方式,是师生心灵互动或碰撞的过程,是平等地进行谈心交心的过程,这与传统的单向式灌输进行教育方法相比更能收到实效。教师与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双方坦诚相见,进行思想交流、探讨疑难,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研讨中来,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式灌输的局面,这更能融洽感情。双向交流、平等对待能够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使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了、贴近了,为教师进行情感疏导工作打下了感情基础,使师生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起来,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三、激励引导
  “激励引导”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教育方法,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和积极追求进步,使之保持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不断运用激励引导方法,将学生引导到健康成长、正确发展的轨道上来。给予学生肯定、表扬,是激励引导的重要手段,是肯定先进、触动后进的一种形式。肯定得当、表扬得法,可以使先进更加先进,触动后进赶先进。小学阶段,对于进步较大或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可以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措施,这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工作工作中抓住关键点、瞄准闪光点、注重兴奋点,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奖励,在班级内积极营造争当先进、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促动每一位学生都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对我国有培养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八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高校都根据本校的特色和优势来培养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以致我国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目标
新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必须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加快校园体育课程开发,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体育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围绕校园篮球、足球课程开发和实施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日益精进,满足现代化体育人才培养需求。  一、影响校园篮球、足球全员普及参与的因素  要改善校园篮球、足球体育教学状况,必须找到影响体育教学开展实效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篮球、足球体育赛事
期刊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一些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到城市务工或经商,由于诸多原因又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于是将孩子交給长辈或亲属抚养,这样就产生了很多父母亲或父母亲一方常年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的“留守儿童”。  一、加强关心爱护  教师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以及心灵沟通,与他们多谈心,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心理引导,用“情”解开他们的心结,要跟孩子的
期刊
一、隐性欺凌的特点  1.隐蔽性强。在隐性欺凌中,被欺凌者只是感受到自己被孤立、被忽视,但具体是哪些同学、哪个时间、哪句话、哪种行为,都不能很具体地说出来;或者只是靠近人群的刹那间众人的躲避,或者是举手回答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哄堂大笑……这种不确定性,像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罩住被欺凌者,让他无法呼吸,甚至找不到根源。  2.群体性行为。无论是社交欺凌还是网络欺凌,大多会是群体性行为。这种群体往往由
期刊
传承红色品质, 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培养新一代“共和国脊梁”之根基的关键.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但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不变, 如何在日常教学之中
期刊
教师的爱,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和煦的春风,温暖了学生的心灵;又像山间的清泉,早晨的甘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大多数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只不过爱的形式不一样。有些老师的爱是严厉,有些老师的爱是负责,有些老师的爱是细致……不管哪种形式的爱,都要让学生能感受到,并能接受。而我从二十多年的育人工作中体会到,要让学生体会到你的爱,并与你产生互动,就要走“近”学生。  一、距离“近”  师生间距离的拉近,也是鼓励学
期刊
学校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呼应的一种个性化、自主性强的课程,开发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自主寻求信息,对信息进行共享,在机器人创客实践中全面提升信息素养。  一、课程开发目标  机器人创客实践校本课程是一门涉及机械学、工程学、传感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综合性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为宗旨。
期刊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不仅给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 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全国中小学不得不延迟开学,受疫情的冲击, 复学后学生的心理产生率焦虑、恐慌
期刊
福建侨批局和山西票号都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民间金融体系,二者的文化背景、企业规模、经济地位等有许多相同之处,都堪称近代金融创新的典范.经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组织结构、客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潮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营养成分,本文从“以史为鉴,弘扬潮人精神”“以节日为载体,传承潮人精神”“以境育人,践行潮人精神”三方面层层递进,探索如何将优秀潮汕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以史为鉴,弘扬潮人精神  1991年,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刘振钊先生回乡探亲,当他得知我村的学校非常破旧,便主动捐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