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意蜂定地养殖与采浆技术

来源 :中国蜂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蜂养殖因地、因人、因蜜粉源分布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外在的因素好,养蜂技术没有掌握也是枉费;养蜂技术精通,气候、蜜粉源欠佳,也无法养好蜜蜂。然而,熟练掌握养蜂技术仍要放在首要位置,定地饲养采浆是主要经济收入,合理安排,在蜜粉源丰富阶段多采集蜂王浆。
其他文献
蜜蜂是《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要求的检疫对象,是预防、控制、净化、消灭蜜蜂疫病的有效措施,也是确保蜂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畜牧、兽医专业居多,掌握蜜蜂生物学特性和病虫害防控的技术人员相对欠缺,笔者所处宁夏南部山区,辖区内蜂产业发展较好,定地饲养蜂群数量接近10万群,蜜源植物大流蜜期间外地蜂群蜂拥而至进入六盘山区追花采蜜,蜜蜂检疫更加重要。笔者具体从事动物检疫工作,经过多年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实践学习,对于蜜蜂生物学特性和病虫害防控有一定的经验,在蜜蜂检疫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常感染9周龄~6月龄兔子。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造成很大危害。健康兔鼻腔黏膜经常有巴氏杆菌存在,但不表现临床症状,当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转换、长途运输以及天气骤冷骤热、过分拥挤、潮湿、兔舍通风不良等因素影响。
随着养殖行业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包括饲料产业、兽用药物产业,研发了多种生长激素、抗生素等来确保养殖户的利益.随着抗生素药的长期使用,兔体产生了耐药性,其
期刊
今年以来,全国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给养蜂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多地蜂场被洪水冲毁,给养蜂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教训深刻,应引以为戒。目前,蜂群已经进入秋繁关键期,但极端天气仍很频繁,为做好极端天气的预防工作,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现阶段养蜂实际,制定了防灾减灾技术指导预案,供广大蜂农结合本场实际参考应用,以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为探讨育肥兔饲养密度对生产性能和成活率的影响,于2020年夏季和秋季分别选择540只35日龄断奶的伊高乐商品代肉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80只,公母各半。试验Ⅰ组(低密度组)每笼养殖4只,试验Ⅱ组(中密度组)每笼养殖5只,试验Ⅲ组(高密度组),每笼养殖6只。其笼具规格为50 cm×60 cm×30 cm(长×宽×高),折合饲养密度为13.33只/m2、16.67只/m2和20.00只/m2的笼底面积。试验兔有专人管理,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夏秋两个季节,肉兔育
通常情况下,蜂脾相称就是西标框每张脾面上西蜂大约附有2200只、中蜂大约附有2700只,这样的蜂量,整个脾面都被工蜂覆盖着,没有一个房孔裸露。这种蜂脾布局,在蜂群周年生活中,气候适宜、蜜源一般的情况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很适用的。蜂群低温育子繁殖;大流蜜期,采集储蜜而又不误蜂王产卵;断子治疗病患;防御抵抗敌害和盗蜂入侵等,每个不同特殊时期的“蜂脾相称”,需要进行很大调整,即脾面附蜂量存在的差异非常悬殊。
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提高整个兔场抵抗疫病能力、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因此,试图着重从兔场的选址布局、兔场消毒工作、兔场免疫与抗体水平监测、全进全出生产制度、病死兔与粪尿等的无害化处理以及生物管制等方面对规模化养兔场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养兔场(户)参照。
一、多箱体生产成熟蜜技术1.多箱体的优势(1)提高蜂蜜质量大流蜜期,蜂王产卵量剧增,繁殖和产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多箱体空间大,巢箱产卵,继箱储蜜,继箱储蜜八成满时,整箱分次加入,贮蜜空间是无限的,自然产蜜量高。蜜脾封盖后取出自然干燥脱水,收割的是品质好的成熟蜜。继箱中放入空脾,采集蜂继续造脾酿蜜。
张老师您好:我养中蜂40箱,虽然不多,但也饲养多年。今年发现一个怪现象,我新分的蜂群,在介绍蜂王时,总是围王,即使间接介绍蜂王效果也不好,请问张老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应该怎么处理?读者:赵延旭赵师傅您好:养蜂每年都需要往新分群里介绍蜂王,或者蜂群丢失蜂王以后,也需要往蜂群内介绍新蜂王。
所谓粗放管理是根据蜂群的生存繁殖习性,维护蜜蜂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的管理,保持蜂群本性。粗放养蜂法的首要条件是足食,方法简述如下:一、强群春繁巢箱彻底消毒,最好用喷枪火焰消毒,箱底撒10g左右食盐。用5脾以上足食足蜂春繁,不保温,不奖饲,不喂水,不治螨,不喂药,不打扰蜂群,除加脾不开箱检查,直到早春第一批新蜂吃到外界新鲜花粉,经过一个多月繁殖可加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