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组织及外周血端粒酶表达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端粒酶表达及外周血端粒酶分析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人肝癌的癌灶和癌周组织制备总RNA ,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 ,并观察了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对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它的癌周组织 ,而总RNA则是癌周组织明显高于癌灶 ;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未经治疗的肝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经过TAE治疗后肝癌病人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 ;外周血AFP浓度与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分析 ,对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 肝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异常 ,分析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病历回顾研究,初步探索门诊3种常见慢性病包括2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胃炎脾虚证型特点及用药规律,通过对慢性病脾虚证型的不同探讨脾虚证的证治规律,根据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各区域间的文化开始交流融合,多元文化的侵入使得本区域原住民对于本土文化的理解和领会水平逐步下降,人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对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与动态心电图,将患有器质性心脏
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崛起,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产业模式,逐渐被各种企业所采用,同行业竞争显得越发激烈,而不同行业之间,为了抢占市场更是如此。许多企业不得不以合并和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农产品的进出口大国。近年来,我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百姓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
有机杂环化合物是近年来有机化学领域发展较快的一部分,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应用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异噁唑、吡唑、噻唑等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化合
本文研究了氮杂冠醚配体:11,23-dimethyl-3,7,15,19-tetraazatricyclo-[19.3.1.19,13]tetracosa-1(24),-9(25),10,12,21,23-hexaene-25,26-diol (H2L),合成了修饰羧基侧臂的
<正>文章中道:在中国,养犬业已经从十几年前的"星星之火",发展到现在的"燎原之势",与猪、马、牛、羊、鸡一起真正形成了"六畜兴旺"的局面。现在的饲养犬的家庭越来越多,犬在
本论文一方面针对近来的悬臂式基团对配合物功能改良的研究热点,选择新型多氮配合物为对象,以4-吡啶甲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悬臂式N,N-二(3-氨丙基)-4 -吡啶甲胺和席夫碱型大
文章以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为对象,分析中国现代城市手工艺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类型特征,分别从明清及民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依次梳理京沪手工艺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