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ox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又是体育教学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高校公共体育与德育内容不可分离。体育教学是发展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锻炼和知识教学始末,使两者相互交融。本文阐述了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德育 途径
  
  1.德育与体育
  1.1体育和德育的定义
  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是以人自身为对象、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体育教育的任务除增强学生的体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之外,还包括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高校体育与德育内容是不可分离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贯彻体育大纲的精神,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并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体育文化素养一并得到提高。
  1.2德育与体育的关系
  1.2.1德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活动,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之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运动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尚不完全,因而时常因为太过于重视体育教学在物质方面的价值属性而忽略了其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属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体育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师除了要教导和协助学生进行身体方面的锻炼之外,还必须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的锻炼和知识教学之中,使两者相互交融。
  1.2.2学校体育是发展德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体育课程除了像其他学科课程一样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任务之外,还同时肩负着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的重要任务。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除了担负着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之外,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是以体育教学大纲为根本的,必须与德育联系起来。体育与德育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和加强德育工作,从而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文化素养。
  2.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途径
  2.1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教师要想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关键在于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威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用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的动作示范来引起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要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善于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纠正不正确的倦怠、偷懒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最终达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2.2利用体育课的结构对学生进行德育。
  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从而根据每堂课的特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体育课通常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开始部分,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集合整队,尽可能地做到快速、安静、整齐,从小处做起,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在准备部分,通常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一些准备活动,如慢跑、广播体操、健身操等,也可以用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代替,这些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的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集体主义思想;基本部分则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那些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与锻炼方法,如太极、篮球、排球等。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可通过精确风趣的讲解、优美协调的示范动作来带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可以视学生的素质不同而相对地改变要求;在结束部分,教师对课堂进行总结,坚持以榜样示范为主的激励教育,并在课堂结束之后带领学生归还体育器材,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2.3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各不相同,且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排球、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的时候,教师在讲解战术配合的同时,还应抓住时机对学生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而在进行田径方面的活动的时候,教师则应注意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勇敢、果断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和品质。选择科学、合力、完善的教学方法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4在偶发事件的处理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而体育教学因为教学方式、教学特点等各方面的因素,偶发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比一般教学过程更高。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地对偶发事件进行处理,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达到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3.结语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在传授体育运动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担负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任务。在体育教学中贯穿德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而且是体育观念更新、教育变革的需要。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高校学生可以改善体质和身体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德育与体育教学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新世纪的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方面的功能,将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其他文献
半个世纪前,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奔腾在太行山巅,惊天动地,气吞山河,被世人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五十年后,河南省话剧院倾全院之力,动用了老中青几代演员,打造出了
摘要:运用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1)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建模分析,发现:(1)它不仅解决了运动训练学中样本数目少的问题,也科学的解决了自变量之间高度共线性问题,而且在建模过程中包括所有的自变量,消除了回归方程和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之间相悖问题;(2)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素质内容的分类及对运动成绩影响大小的顺序依次为专项练习类、爆发力练习类、最大力量练习类
阳春三月,随着天气的全面转暖,各地的室外放映活动逐渐恢复,订购场次全面回升。据统计,本月各院线订购影片总场次为1212790场,较上月增加583506场,涨幅达92.73%;与2011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