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环节上来分析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真正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作文的题目要立足于生活。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情。二、作文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现实生活,力求寻找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事物,便于学生接受,三、作文点评要因势利导。评语不是对学生作冷冷的评价,而是在情感上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对学生的爱和希望。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我们不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孤立于作文教学之外的,而是要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多加引导。
  一、作文习作要立足于生活
  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題目,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情。直接命题往往会直观地表达出了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比如《童趣》,老师要启发学生打开内心的美好的“记忆宝库”,选择出符合儿童心理的内容,可以是跳皮筋、偷瓜、捕蜻蜓、掏鸟窝等大部分同学小时候经常做的事。而农村的孩子则可以是田间地头的玩耍。有一位同学曾在作文里这样描述:“童年的笑容是纯真无邪的,童年的心灵是美好明亮的,童年里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我们觉得清新自然,乐趣无穷!”《我的同桌》这个题目应该偏重于写同桌两人之间的友情。学生在自己命题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必要的修饰语,可以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文章题目的感情味越浓,价值观也就越明确,比如《勤劳的父亲》、《辛勤的老师》等等。
  社会话题也是学生作文拟题的一个重点,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引领学生们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们的内心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参观中国航天展,激发学生的“学科学、讲科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宇宙的渴望,同时加深学生对科技强国这一道理的理解。立足这个目标,对这次的作文可以拟题《我想“飞天”》、《宇宙中的奥秘》,记录下参观活动的兴趣。如果感情已经升华,认识到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激发出了同学们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那么就可以定题为:《神舟——我的骄傲》等。
  二、作文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定好题目之后,老师对如何才能完成一篇较为合格的、内容又丰富的作文,给学生必要的辅导。“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强加于学生来体现的,而是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现实生活,力求寻找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事物,便于学生接受,避免“传教士”的做法。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没有多么重大的事件,而更多的却是生活中的杂事。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中一些很不起眼的细节,去仔细思考这些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谓“身边的故事”就是指自己看到的,比如家庭中、学校里,社会里,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可以去写。有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可以通过它挖掘出更有意味的内容,这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写下来。例如亲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的事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情况,学校里举行的种种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其次,老师还要鼓励学生们言真情、写真话。《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倾诉的空间,激发学生们言真情,写真话的欲望,以此来表达自己最真实想法和美好的愿望。不要再抄袭别人的想法。一位作家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的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我们教育孩子写作一定要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缺乏情感的文章它就不能称为是好文章,所以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不要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真正去用“心”写。
  三、作文点评要因势利导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评改中表露出爱和希望。评语不是对学生作冷冷的评价,而是在情感上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对学生的爱和希望。老师的适当的赞扬或鼓励,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意义。
  矫正学生在认识或者方法上的错误,让学生不至于偏离文本的主流价值。曾经我布置的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英雄》,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对英雄恶劣的评价,就会对历史上的英雄持贬斥的态度。面对这些不和谐音符,我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又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就举行一个辩论会,讨论什么是英雄。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这位同学说:“我不能因为英雄的一点缺点就对他全盘否定,相反,正是因为英雄有了缺点才更加显得有生命力。”修改后的作文就体现出这位同学很好的价值观,能以辩证的观点去评价英雄人物了。
  对学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正能量一定要赞扬鼓励,并给出正面的鼓励性的点评。如,我在一篇学生的作文中评到:“你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大家因为有了你而更加快乐,班里因为有了你而更加温暖……”
  古文说:“文以载道。”作文教学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很大的优势。只要老师科学的、有条理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就能够反映出良好的情感、态度。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如拂面的新风,呈现出崭新的亮点,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个经久的、永固的支点。
  
其他文献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具体表现,是判断语文教学水平和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准,现在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素材缺乏、内容空洞、情感缺乏、层次不清、条理不强,不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这都充分暴露了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的现状,近年来我一直在教学中探索,改变突破口。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淡一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选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本文就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及“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对策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
期刊
【摘要】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做好有效的预习工作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帮助的。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不仅要在上课的过程中加以强调和锻炼,更要在课前预习上下功夫。教师要认真总结预习这一环节上的各个方式方法,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本文重点从预习的误区入手来展开分析,简单阐述了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认清语文教学预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释。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有效,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对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尽量避免课后的加班辅导,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从主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 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但我们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本文在构建语文学习小组的实践中,试图从科学分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评价科学的角度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小组有效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
期刊
【摘要】:根据语文教学整体性原则和系统论观点,在拼音教学阶段,教学的指向不能只是单纯地孤立地学拼音,而应该从学习语文语言这个大的目标来组织拼音教学。因此,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还要学习汉语,把拼音教学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起来,不但使拼音教学充满了活力,而且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了拼音的魅力而逐渐喜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拼音教学语言训练 
期刊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一种政府推动型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在统筹
【内容摘要】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习作水平的条件很多,但有个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就是基本功得练得好。语文的基本功是什么呢?就是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字,学句,学篇章,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教材中有许多能够进行字,句,篇章这三关基本功的训练的切入口,这需要我们教师立足课本,根据课标关于学段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通过敏锐的眼睛、教学的智慧去发现、挖掘教材,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字,学句,学篇章
期刊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切实要开展的工作之一,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初中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
期刊
【摘要】:七年级学生阅读面较窄,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知之甚少,不能应付考试中的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老师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观看经典影视视频,举办“名著知多少”“故事会”、“读书擂台”、“读书知识大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一天里至少得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名著,天天如此。教学生阅读名著的具体方法,精读、细读,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