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环节上来分析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真正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作文的题目要立足于生活。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情。二、作文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现实生活,力求寻找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事物,便于学生接受,三、作文点评要因势利导。评语不是对学生作冷冷的评价,而是在情感上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对学生的爱和希望。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我们不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孤立于作文教学之外的,而是要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多加引导。
一、作文习作要立足于生活
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題目,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情。直接命题往往会直观地表达出了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比如《童趣》,老师要启发学生打开内心的美好的“记忆宝库”,选择出符合儿童心理的内容,可以是跳皮筋、偷瓜、捕蜻蜓、掏鸟窝等大部分同学小时候经常做的事。而农村的孩子则可以是田间地头的玩耍。有一位同学曾在作文里这样描述:“童年的笑容是纯真无邪的,童年的心灵是美好明亮的,童年里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我们觉得清新自然,乐趣无穷!”《我的同桌》这个题目应该偏重于写同桌两人之间的友情。学生在自己命题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必要的修饰语,可以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文章题目的感情味越浓,价值观也就越明确,比如《勤劳的父亲》、《辛勤的老师》等等。
社会话题也是学生作文拟题的一个重点,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引领学生们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们的内心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参观中国航天展,激发学生的“学科学、讲科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宇宙的渴望,同时加深学生对科技强国这一道理的理解。立足这个目标,对这次的作文可以拟题《我想“飞天”》、《宇宙中的奥秘》,记录下参观活动的兴趣。如果感情已经升华,认识到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激发出了同学们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那么就可以定题为:《神舟——我的骄傲》等。
二、作文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定好题目之后,老师对如何才能完成一篇较为合格的、内容又丰富的作文,给学生必要的辅导。“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强加于学生来体现的,而是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现实生活,力求寻找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事物,便于学生接受,避免“传教士”的做法。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没有多么重大的事件,而更多的却是生活中的杂事。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中一些很不起眼的细节,去仔细思考这些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谓“身边的故事”就是指自己看到的,比如家庭中、学校里,社会里,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可以去写。有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可以通过它挖掘出更有意味的内容,这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写下来。例如亲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的事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情况,学校里举行的种种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其次,老师还要鼓励学生们言真情、写真话。《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倾诉的空间,激发学生们言真情,写真话的欲望,以此来表达自己最真实想法和美好的愿望。不要再抄袭别人的想法。一位作家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的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我们教育孩子写作一定要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缺乏情感的文章它就不能称为是好文章,所以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不要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真正去用“心”写。
三、作文点评要因势利导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评改中表露出爱和希望。评语不是对学生作冷冷的评价,而是在情感上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对学生的爱和希望。老师的适当的赞扬或鼓励,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意义。
矫正学生在认识或者方法上的错误,让学生不至于偏离文本的主流价值。曾经我布置的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英雄》,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对英雄恶劣的评价,就会对历史上的英雄持贬斥的态度。面对这些不和谐音符,我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又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就举行一个辩论会,讨论什么是英雄。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这位同学说:“我不能因为英雄的一点缺点就对他全盘否定,相反,正是因为英雄有了缺点才更加显得有生命力。”修改后的作文就体现出这位同学很好的价值观,能以辩证的观点去评价英雄人物了。
对学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正能量一定要赞扬鼓励,并给出正面的鼓励性的点评。如,我在一篇学生的作文中评到:“你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大家因为有了你而更加快乐,班里因为有了你而更加温暖……”
古文说:“文以载道。”作文教学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很大的优势。只要老师科学的、有条理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就能够反映出良好的情感、态度。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如拂面的新风,呈现出崭新的亮点,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个经久的、永固的支点。
【关键词】作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如何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所以,我们不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孤立于作文教学之外的,而是要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多加引导。
一、作文习作要立足于生活
拟定一个好的作文題目,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情。直接命题往往会直观地表达出了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比如《童趣》,老师要启发学生打开内心的美好的“记忆宝库”,选择出符合儿童心理的内容,可以是跳皮筋、偷瓜、捕蜻蜓、掏鸟窝等大部分同学小时候经常做的事。而农村的孩子则可以是田间地头的玩耍。有一位同学曾在作文里这样描述:“童年的笑容是纯真无邪的,童年的心灵是美好明亮的,童年里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我们觉得清新自然,乐趣无穷!”《我的同桌》这个题目应该偏重于写同桌两人之间的友情。学生在自己命题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必要的修饰语,可以为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文章题目的感情味越浓,价值观也就越明确,比如《勤劳的父亲》、《辛勤的老师》等等。
社会话题也是学生作文拟题的一个重点,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大事,引领学生们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们的内心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例如,参观中国航天展,激发学生的“学科学、讲科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宇宙的渴望,同时加深学生对科技强国这一道理的理解。立足这个目标,对这次的作文可以拟题《我想“飞天”》、《宇宙中的奥秘》,记录下参观活动的兴趣。如果感情已经升华,认识到载人航天精神的伟大,激发出了同学们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那么就可以定题为:《神舟——我的骄傲》等。
二、作文要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定好题目之后,老师对如何才能完成一篇较为合格的、内容又丰富的作文,给学生必要的辅导。“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强加于学生来体现的,而是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贴近现实生活,力求寻找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事物,便于学生接受,避免“传教士”的做法。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乎没有多么重大的事件,而更多的却是生活中的杂事。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留意生活中一些很不起眼的细节,去仔细思考这些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所谓“身边的故事”就是指自己看到的,比如家庭中、学校里,社会里,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可以去写。有的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可以通过它挖掘出更有意味的内容,这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写下来。例如亲人之间相互关心照顾的事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情况,学校里举行的种种有意义的活动等等。
其次,老师还要鼓励学生们言真情、写真话。《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倾诉的空间,激发学生们言真情,写真话的欲望,以此来表达自己最真实想法和美好的愿望。不要再抄袭别人的想法。一位作家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的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我们教育孩子写作一定要表达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缺乏情感的文章它就不能称为是好文章,所以作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不要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真正去用“心”写。
三、作文点评要因势利导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评改中表露出爱和希望。评语不是对学生作冷冷的评价,而是在情感上对学生真正的理解。是对学生的爱和希望。老师的适当的赞扬或鼓励,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意义。
矫正学生在认识或者方法上的错误,让学生不至于偏离文本的主流价值。曾经我布置的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英雄》,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对英雄恶劣的评价,就会对历史上的英雄持贬斥的态度。面对这些不和谐音符,我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又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就举行一个辩论会,讨论什么是英雄。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后这位同学说:“我不能因为英雄的一点缺点就对他全盘否定,相反,正是因为英雄有了缺点才更加显得有生命力。”修改后的作文就体现出这位同学很好的价值观,能以辩证的观点去评价英雄人物了。
对学生作文中体现出来的正能量一定要赞扬鼓励,并给出正面的鼓励性的点评。如,我在一篇学生的作文中评到:“你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大家因为有了你而更加快乐,班里因为有了你而更加温暖……”
古文说:“文以载道。”作文教学对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很大的优势。只要老师科学的、有条理的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就能够反映出良好的情感、态度。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如拂面的新风,呈现出崭新的亮点,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个经久的、永固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