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经典造像的艺术考察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天水,连绵的秦岭山脉之中,一座鬼斧神工的佛教石窟、神秘、优美地独自在深山的怀抱之中。本文运用考察的方法对麦积山石窟经典造像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希望能通过研究把握这些经典造像的艺术特点。研究表明,麦积山石窟经典造像神情自若,栩栩如生,其女性形象有瘦骨清像、也有圆润丰满;其男性形象肌肉健壮、高大雄伟、着装简洁朴素而又奔放执着,给人以雄健、刚毅的质感。造像的穿着既处处蕴藏着大胆创新的思想,又呈现出中国衣冠服饰发展高峰阶段的时代色彩。立足于加深对中国古代雕塑文化艺术内涵的理解,为经典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麦积山石窟;造像;泥塑
  一、麦积山石窟概况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据史料记载,其开凿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跨度较大。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人们愈来愈意识到深藏于陇山深处的文化艺术。
  麦积山石窟现有编号洞窟二百二十一个,保存了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特点的各类雕塑七千八百余尊,以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代的窟龛数目和造像为最多,其中北魏时期达到了麦积山造像的高峰,这些佛像经过千年时空的变迁和世间的沧桑,依然焕发出诱人的光彩。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不仅有驼队的脚印,商人的风尘仆仆,也有西域僧侣频繁往来的步履,麦积山石窟这些生动的造像便是丝绸之路上不朽的见证。
  麦积山石窟发源于公元5世纪,当时所塑的佛像形体高大,身材魁梧雄壮,神情沉着坚毅,传递出一种顶天立地的雄伟气势和不可侵犯的庄严神圣,早期的佛像具有印度犍陀罗风格,取法了古希腊雕刻艺术,并加以创新,成为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风格,当北方政权吸收了南方汉族的先进文化。麦积山的造像成为了长颈削肩、身体单薄,面相清瘦和面带笑意的秀骨清像式的造型,这一时期的造像注重刻画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传递特定的宗教思想。魏晋的到来解除了汉代的禁锢,但事实上魏晋名士们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而随着佛教的传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碰撞与融合前所未有的思想艺术高潮逐渐形成。
  二、经典造像赏析
  1.“东方微笑”
  “东方微笑”指的是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沙弥。《小沙弥》从他的身体上看他是一个小孩的形象,就十来岁的一个小男孩的形象;从他的服饰上看,褒衣博带,但是厚重、简练;在这方面运用了中国绘画的铁线描的基本功,这些线都是很流畅的,一条线一条线走过来长短搭配都特别讲究。石窟雕塑的最大特点就是雕塑感特别强,都比较整体,都含在大的褒衣博带服饰里面,没有支离破碎。小沙弥身高不足一米,头稍稍低下,在这里发出甜甜的微笑,心中充满无限向往和憧憬,仿佛要把我们带到一个美妙无比的佛国世界,小沙弥经历千年时空的变幻。它的微笑仍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它把一个少年内心世界的美好以及对于生活的一种渴望,对于未来的一种期盼,非常好地表达出来。
  2.“童男童女”
  男童头戴毡帽,女童梳着双发髻,双眼细长,眉宇间流露出天真与稚气。虽然塑像的五官特征仍受同时期佛像造型风格的影响,但同样可以明显看出它是以人作为表现对象进行塑造。麦积山童女塑像尤其为历代名家所称赞。这个秀丽、充满童稚的小女孩背向石壁而立。其头部发丝清晰,绾成发髻,分别以带子系起;依稀可见头发在头项一分为二,左右两侧分别梳起辫子。女童的发式表明她已经到了及笄之年,其造型装束符合人物形象的特征。显示了清丽脱俗的童贞之美。这件童女像属于写实之作,艺匠对她的长相、身材等进行了加工创造。相对于纤巧修长的身材而言,她的头部浑圆漂亮,额头非常饱满;细长的眉毛相适于细长的双眼,圆润微隆的眉骨在天光的照射下向眼部投下淡淡浅浅的细影;女童鼻尖精致秀气,鼻梁小巧而挺直;俏丽的薄唇紧抿,唇角上扬成一个好看的弧度;两侧面颊饱满俊秀。这尊美丽的女童塑像,气质娴静温柔,浅浅的一笑透露出智慧与情操;女童的衣服也加入了我国服饰文化中的一些元素。人性的柔美与温良都被真实地再现出来,可以看出,她是被当作一个真正的“人”而创造出来的。
  三、考察过程中的感悟
  在考察麦积山石窟之前,我自行查阅了有关资料、论文、文献并观看了央视纪录片《麦积山石窟》,视频一共分为五集,《麦积山往事》、《佛陀的世容》、《空中的佛阁》、《不朽的秘密》和《东方的微笑》。如果没有一代代的人来守护,可能麦积山石窟早已经被遗忘,我们该感谢这些守护者,他们的守护换来了文化的延续。
  在麦积山石窟工程进行的同时,高僧大师的翻译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语言文字上能运用自如,这使得麦积山石窟更加辉煌;东晋时期一位善于画人物眼神的画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位画家正是东晋大艺术家戴逵,他希望把自己善于捕捉人物神态的技法带到佛画之中,但如何把握佛祖严肃的神情,他每次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百姓面前,让众人评论,他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反复修改,历史上正是像他这样的艺术家,使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本土文化。
  麦积山的文化保护与修复工作是富有成效的。段一鸣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大学毕业后的他在麦积山石窟已经工作了二十八年,段一鸣每天的工作便是精细地临摹小沙弥等造像,常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局部做前前后后几十次的修改;何洪岩她是麦积山石窟的讲解员,从麦积山的西崖大佛到东崖大佛,从十五个特窟到那些栈道的每一尊佛像,近三十年的讲解生涯中,何洪岩如数家珍。
  2014年6月,包括麦积山石窟在内的丝绸之路申遗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这座麦垛一样的孤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些泥塑的佛像带着神秘的微笑正等待着人们走进它静默千年的时光。通过此次学习,对于麦积山石窟的学习,对于这个地方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孙儒僴.麦积山石窟的首次考察[J].丝绸之路,2003,(07):15-16.
  [2]魏海霞. 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综述[D].西北师范大学,2011.
  [3]杨文博. 麦积山石窟北魏造像研究[D].蘭州大学,2019.
  [4]魏文斌. 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
  [5]朋星.穿越千年的微笑——晤面麦积山石窟[J].山东教育,2020(Z4):121-122.
  [6]陈志良.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的数字化再设计[J].风景名胜,2019(01):274-276.
  作者简介:孟志丽,女,1997年6月,汉族,山西,硕士,美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红色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精神追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班玛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文化是学校的教育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职责。为贯彻习总书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托起明天的太阳”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班玛县立足区域实际和特点,依托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建设以红色文化
期刊
摘要:近六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已成为高考必考考点,它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理解。但是,文化常识知识过于琐细繁杂,学生难以把握其重难点,基于此,笔者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专题整合的大胆尝试。本文详细记述了在专题整合过程中如何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以达到精准备考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选官制度 ;居丧制度;称谓  自2015年古代文化常识题第一次出现在新课标卷起,它就成为
期刊
摘要:钢琴是“乐器之王,”本文旨在以钢琴发展史探究西方音乐发展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及浪漫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音乐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钢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据文献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古钢琴叫做克拉维卡,其制作年代大体是在12世纪至14世纪之间,在欧洲广泛使用。其外形为长方形,于木箱之上添加一些琴键,有的在四条腿的内侧右部大约三分之一处安装了音板,其右端和厚板
期刊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闪耀,成为中国文化中特别的闪光点。历经时代的转变,云南保持着特有的历史文化,将神林文化、神物文化、水土文化以及环保文化发挥得极具特色,成为云南生态文化的特有标签。不仅顺应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设,更加促进生态产业向着良好的方向转变,让云南获得更多的机遇,完美地展现着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制约因素;举措与建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论语》文论的了解,对其构建的重要基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其中包括现实主义因素、注重后天人文培养、对未知事物的敬畏等内容,并进一步阐述了其与《诗经·小雅》之间的学说与思想关系,充分展现出孔子的思想理念,为孔子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论语》;《诗经·小雅》;孔子文论  引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要属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对
期刊
摘要: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由于美声唱法盛行于欧洲,加上我国民族歌唱艺术的蓬勃发展,美声唱法在传入我国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论美声唱法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从而促进形成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音乐文化;必要性;  美声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在
期刊
摘要: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史,仅有我国具有五千年来不间断的历史进程,其中深刻蕴藏着各类复杂、波折过程。这也是我国千百年来不断积累、沉淀、筛选后的文化成果,更是我国在各国综合排名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的核心依仗。鉴于此,我国各级校园应积极将传统文化作为各学科、课程教育教学的关键辅助素材,将其延伸为各地技工院校针对思政教育领域健全建设的承载资源,注重引导学生塑造较为优质的品德品质。并借此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
期刊
摘要:乱针绣是我国传统刺绣工艺与西方油画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具备独特的刺绣技艺之外,还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乱针绣与油画的区别,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乱针绣;油画;刺绣;美术  乱针绣在绣做过程中,针法乱而不杂,密而不堆,虽然刺绣技艺多种多样,但需要刺绣人员根据作品不同的表达形式和刺绣立体感要求科学选择刺绣技艺,让作品呈现出超强的立体感,这种刺绣作品颇有西方油画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在两宋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开创和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形成了“文人士夫画”这一代表性的绘画风格,期间写意文人画的兴起,对当时的宫廷“院体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与特定时代的政治环境、社会背景、哲学、宗教思潮有着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宋 文人画;传统;禅宗;变革  “禅”初创于北魏,盛行于唐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本文从民族精神的凝聚、维系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四个方面解读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民俗文化;中华儿女;文化  引言:  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其内容涉猎广泛,包罗万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民俗文化都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教育,培养中华儿女的民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