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进入幼儿园和家庭,微信已经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载体,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创设了新的沟通形态,使家园之间的互动变得快捷而高效。因此,认真研究和探索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策略,显得意义重大。
   一、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优势
   1.信息的即时性。微信在家园共育中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很大程度解决了老师和家长因为工作忙或是路程远无法面对面沟通的问题。幼兒园的孩子年龄都较小,需要老师的关照会多一些,利用微信,老师可以随时地发布小朋友的在园生活,家长可以随时地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方便家长参与孩子的在园教育。
   2.载体的多样性。微信具备强大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交流功能,因而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发布幼儿的在园情况,向家长提供全方位、多感官的视听感受,让家园联系更直观、具体、形象。
   3.沟通的隐蔽性。传统面对面的沟通,家长会对一些敏感话题(如心理成长等)选择回避,但在微信平台中,一些不便于面对面说的话可以通过微信私聊窗口沟通,这样既尊重了家长,保护了幼儿,又可以让每个家长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沟通做到无距离,从而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二、微信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
   1.展示幼儿活动风采,双向促进家园互动。幼儿在园,家长最想获知的就是孩子在园的状态,包括其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表现。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向家长或微信群发送幼儿在园日常活动的信息,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发展。
   2.传播家庭教育经验,共同提升育儿水平。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引领家长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推荐一些短小的教育类文章、教育类书籍或是家庭教育网络链接,提升家长的育儿观;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第三,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引导家长进行互动交流,进行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当家长在微信群里提出自己的教育困惑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家长一起积极支招,分享自己的做法,为其他人指点津,也让更多的家长懂得育儿知识。
   3.推送幼儿园公众号,搭建家园沟通桥梁。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是幼儿园对外宣传窗口,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借助公众号,幼儿园一是可以发布幼儿园的相关资讯,如幼儿园教育理念、办园特色、招生政策、收费标准、教师风采等,方便家长了解幼儿园;二是报道幼儿园开展的相关活动,将幼儿园组织的活动进行呈现,如节日主题活动、亲子游戏活动等;三是传播育儿知识,如育儿宝典、名家讲堂等,让家长拓宽知识视野,从而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
   三、微信在家园共育中注意事项
   1.制定规则,明确交流方向。建微信群之前老师应先给班群制定好群规则,告诉家长建群目的是为了家园交流、育儿交流,不能在群内发广告、抢红包,要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沟通,如有特殊情况,可以私信老师或电话联系。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成员都应自觉遵守。家长明白群规则后,都能“高度自治”,这样既方便老师管理群,又能让班群灵动,散发生机,充满活力。
   2.言辞得当,平等友好互动。在平时的家园面对面交流中,教师很容易在语言、肢体上表现得威严,甚至居高临下,让家长感到压力,不敢表达自己不一样的育儿思想。而在微信平台上,老师应注意言辞,通过一些动画表情,亲切称呼,以平等友好的姿势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摆脱面对面交流的尴尬,敞开心扉,大胆交流,拉近家园距离。
   3.科任加入,齐心协力管理。幼儿的在园生活并非只接触到班主任一位老师,所以在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时只有一位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各科任老师加入到微信群中和家长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一起探讨,从而实现更好的家园共育。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阅读与学习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其上学路程远,上学条件艰苦,语文教师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将更能切合实际的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更能符合实际需要的帮助学生在家学习,并且通过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能有效的改变传统阅读教学枯燥乏味的缺点,更好地吸引學生进行阅读学习。  一、微课在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利条件  1.课程时间短,能重复观看  
期刊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东吴大学等11所高校先后迁至韶关,对粤北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推动了粤北教育文化事业的进步,提高了粤北民众的思想认知水平,也促进了粤北地区经济、生态人文资源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需要传承弘扬先师精神,科学活化利用,助推粤北新时代的发展。
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工具。数学是以逻辑、理性思维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手段,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概念结构,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此外,数学中概念性知识完全区别于其他学科,学生容易对于完全陌生的概念产生枯燥、抵触的负面情绪,因此教师可以自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在知识结构中的位置。目前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仍停留在浅表的层面上,如何充分发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迎来改革和创新,传统单一的知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过好课堂关,就必须创建高效课堂。  一、建立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求知欲不高,从本质上是他们缺乏目的性,不知道学数学有什么作用,所以造成懒散应付的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
期刊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活动引导他们参与、体验、思考,运用更有利于将知识内化,互动交流有利于创设文化氛围,加深对文化深层内涵的领会。而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活动式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当前被广泛使用而行之有效的。   开展中华文化和英语课程融合的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原则是以英语为媒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学习了
期刊
一、研究背景rn“1+X”教学模式下课外文章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确定.课外文章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一个片段,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排列;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多
期刊
1999年我结婚的时候,是名“三无青年(无房、无车、无钱)”,甚至连份像样的工作也没有。从定亲到结婚的那一套仪式,倒是一次没有缺,只是基本与钱无关,不过是双方家长见个面、吃个饭。到了举办婚礼那天办几桌酒席,乐呵呵地就把婚结了。  但对于70后这一代人来说,如此“简陋”的婚礼,已经算是不错,起码双方家庭还能给买几件简单的家具,有能力给前来祝贺的亲友做几桌热腾腾的饭菜,再加上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挤满了院
期刊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交流,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它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在探究有效课堂具备的基本要素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探讨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有效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一、有效课堂具备的基本要素  在课堂教育教学研究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笔者经反复实践与探究,认为有效课堂应具备以下几点:  1.学生为主:高效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期刊
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7月,汪精卫在庐山主持召开清党反共会议。汪精卫、张发奎等感到贺龙、叶挺部队不稳定,决定召贺、叶上庐山,企图借机解除他们的兵权。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及时觉察汪精卫等人的阴谋,经过与叶挺等人紧急磋商,议定贺龙、叶挺不上庐山参加军事会议,迅速率部开赴南昌。7月25日至26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