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课题研究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1990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高级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题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能力与意识的培养,而不在于某项具体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材 课题研究
  
  一、课题中有一些探索性实验
  
  以往的学生实验,除了某些单纯的技能训练性实验外,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即在学过相应的知识之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另一类则是知识的应用,例如“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两类实验的前提都是认为学生已经掌握所涉及的知识,因此实验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没有很大的作用.
  按照过去对于验证性实验的处理,必须先学习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前就知道相应曲线的形状,实验后假若有的点不在这条曲线上,则要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但是,在这个研究课题中,学生事先并不知道它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只是在看到这些点的分布和走向之后才意识到它也许能用某个二次函数来近似地表示.在这种想法的鼓舞下,有些学生会尝试作出T2和m的关系曲线,在这之后就会明确地得到周期与小球质量的定量关系.
  在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这两种不同的作法中,实验内容可能相似,但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设计,学生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中学阶段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但是这个实验所用的方法却是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法,学会这个方法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大纲安排这个实验,目的是进行研究方法的教育,而不是为了多学一个知识点.“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也是这样的课题.
  
  二、许多课题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
  
  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大多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只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权衡利弊进行评价.我们过去的科学技术教育却把这样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要么对,要么错,没有选择.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脱离实际,思想方法绝对化,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纲有意识地选取了一些没有惟一正确答案的课题,目的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估测压力锅内水的温度”可以通过测量限压阀的质量而知锅内的压强,进而查表得知水的温度;但是也可以把热敏元件贴在锅外,其外再加保温层来直接测得,还可以把热敏元件直接放入水中;还可能有别的办法.在这些方案中,热敏元件的耐高温问题、直接放入水中时锅的密封问题,等等,都要研究.不同方案测得的水温肯定不会完全相同,这就需要讨论、评价.这些工作在以往的中学科学教育中从未有过.
  过去我们认为科学界没有定论的内容不应在中学课程中涉及,其实不能一概而论.让高中学生接触一些目前还有不同认识的课题,有助于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避免思维的片面化.例如在“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中可以讨论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到底是氟利昂还是喷气式飞机;在“科普报告:温室效应”中可以分析造成气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活动还是地球本身的周期性变化这样两种学术观点……
  
  三、一些课题是跨学科的
  
  氟利昂不是一种单纯的化学物质,其中有的成份能够破坏臭氧层,有的不能.无氟冰箱中制冷剂的化学成份是什么?它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制冷的机理是什么?学生们在“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中可以进行讨论.
  “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要求研究柴灶、煤球炉、蜂窝煤炉、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电炉、电磁灶、微波炉的燃烧原理(加热原理)和效率,比较燃料的燃烧值.“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要用化学课中学到的知识测量基本物理常量.这些也是跨学科的课题.
  
  四、与新科学技术相衔接
  
  怎样缩小中学物理课程与当代新科技的距离,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有几个研究课题打算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刹车防抱死系统(ABS)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在汽车刹车时自动控制摩擦片与轮盘(轮毂)的压力,使车轮不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这样司机仍然能够控制车的运动方向.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机械能消耗在摩擦片与轮盘的摩擦上.这项技术虽然很新,但是它的物理模型并不复杂,利用高中物理知识可以做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设计的。
  “科普报告:从电冰箱到臭氧层”、“科普报告:温室效应”、“科普报告:阿尔法磁谱仪与反物质”等几个课题也都和科技与环境的最新热点有关。
  研究课题涉及的物理知识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有的课题甚至不是纯粹的物理学问题,它们只能说是与物理学相关的.提出这些问题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某些意识和能力,主要不是为使学生学到某些具体的知识.在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时,这点应该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兴趣及情感因素的培养。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  关键字:英语 学习 兴趣    知识渊博的教师,如果没有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的方法,也难上好一节有质量的课。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劳的特点,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下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精妙选材,激发兴趣    开放课堂时
期刊
摘内容要: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方法较多,但从影响的范围和发展的方向及推广的价值上看,听说法、交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当属主流。从方法本身来看,它们之间是一种扬弃的关系,即交际法是对听说法的扬弃,折衷法和张思忠16字教学法又是对听说法、交际法等的扬弃。这里,将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若干比较,以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方法    一、听说法    第二次
期刊
内容摘要:人之所以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就在于能不断地学习。除了自身实践外,我们主要通过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所以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将决定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职高语文 阅读教学 习惯    中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到底怎样呢?从调查数据可知,涉及阅读习惯的17个问题中,只在两个问题中显示有50%以上的人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在其它十五个问题中有一多半的人在阅读习惯的形成上还做的不好。数据是死的
期刊
内容摘要:新学年开始,有一些同学升入了高中。为了使他们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初中阶段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顺利地学好高中化学。在讲授高中新知识之前,我们安排9课时复习初中内容,这实质上是初步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复习,扎实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  关键词:化学教学 衔接 过程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
期刊
内容摘要:近些年来,对高中化学的课程模式问题有不少争论,有推崇“学科中心论”的,也有推崇“社会中心论”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在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中也都有体现。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历史,总是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之间来回摇摆,时而以“学科”为中心,时而又以“社会”为中心,而“文革”中的以“典型生产引路”、“以化学工业生产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把“社会中心论”推到极端。   关键词: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合并处理组成一个交互性、集成性、可观性、教学形式多样性、虚拟性等特点的一种现代教学辅助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下面结合本人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期刊
一、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教师启动 ——“ 交流 — 互动 ”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
期刊
内容摘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研究性 学习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学习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
期刊
政治学科中的概念、总结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致使学生难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政治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趣味性语言,以趣激疑,以趣引思。那么就可能引起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一、巧用俗语、谚语、格言教学    俗语、谚语、格言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关键词:高中语文 单元教学 方法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