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自主探索 引导学好数学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按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数学教学实践,提出应该加强动手操作实践、开展数学竞赛、讲数学故事趣闻等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实践;竞赛;故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98-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理念,采取多种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引发持久学习动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
  一、加强动手操作实践,实现大脑协调发展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老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学生会倍感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有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新课标指出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时,我设计了“涂一涂”、“摆一摆”、“找一找”等操作活动,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图形的规律出发,逐步引出了数字中数值的规律再引申到符号之间的规律。由浅到深渗透数学思想。找一找,通过看图片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感知规律带来的美。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通过学生动手画、摆,亲身感知、体验事物的排列规律,逐步发展其动手、观察及推理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动手中发现问题,在动脑中寻找规律,解决问题,通过不同的练习使各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学与教并重,通过课堂实践,效果很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教学“圆周长”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材料,除了提供便于滚动的圆硬纸片,纸上画的圆、绳、尺子外,还提供便于折叠的圆纸片。让学生借助己有的知识经验去实践,去操作。有的学生用绳绕圆一周,量出圆周长,有的学生将圆在尺上滚动一周,测出圆周长,有的学生将圆折叠后量出圆周长的一部分,进而计算圆周长,这些方法都很简单,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个了不起的发明,直到他们发现黑板上的圆用他们的方法不便测量时,教师才适当点拨,启发大家继续通过实验,找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通过操作,从实物到图形,从具体到抽象,从亲自感知到理性概括,在推理过程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相互渗透转化,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交替使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和谐发展。
  二、开展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数学竞赛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爱好、特长等,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向学生渗透一些较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竞赛的内容有单项的口算竞赛、珠算竞赛、测量竞赛、解题竞赛等,或进行综合性竞赛。竞赛题目不宜过偏过难,力求照顾大多数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较好成绩,体验竞赛后的成功喜悦。组织多种游戏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以竞赛形式进行,取胜的一组奖给小旗以资鼓励。如一年级的一节“快乐的一天”,目标主要是巩固20以内数的计算,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因此设计了“送信”、“给大树捉虫”、“给鸭妈妈找蛋宝宝”、“给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内形成一种互相竞争,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奋发图强,勤奋好学,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并从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兴趣。
  竞赛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激起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强烈愿望。小学生天性好胜,都想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希望得到大家(特别是同伴)的认可,而开展成功的激励活动正顺应了这一心理活动。因此,在设计以激励为主的活动课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把同一内容分为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用分类推进的方法,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竞赛使程度不同的学生均有成功的机会,并增强了他们参与竞争的信心和进一步锻炼意志的决心,增强了他们的高度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三、讲讲数学故事趣闻,引发持久学习动力
  有人对学数学评价更多的是“枯燥”、“无乐趣”等,似乎与“美”毫不相干。但是如果能适时地插入一些数学的故事趣闻、文化知识,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如:韩信点兵。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則兵有多少?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后再加3,得9948(人)。
  活动中,学生们惊叹于数学的力量,同时对数学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思维是很重要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文化韵味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引发持久学习动力。
  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榜样激励,增强意志。如19世纪的大几何学家施泰纳出身农家,自幼务农,直到14岁还没有学过写字,18岁才正式读书,后来靠做私人教师谋生,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30岁时在数学上一举成名。杰出数学家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犯过今天看来相当可笑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他们犯错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反面获得全新的体会,而且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总之,数学教学应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悦身心,激发潜能。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勤思考,养成动脑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好数学。
其他文献
《字宝》是唐人编纂的一部小型方言俚语辞书。本文作者发现,其中的一部分俚语在当代晋南方言里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它们的现代语义,可以对其在中古时代的意义获得更加准确
未来农业发展必定是朝着精准农业与智能农业的趋势发展,而农业机械导航技术更是未来农业的核心,也是当前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研究对象。基于多种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对现代农
金秋时节,来到济南,参加2015(济南)国际文物保护装备博览会期间举办的“首届全国文博技术产品发展论坛”,让我想到去年11 月的厦门博博会及会期举办的“首届文物保护装备发展应用
报纸
近年来,“汉语热”席卷全球,泰国的汉语教学事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千差万别,汉语在不同国家乃至同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构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高效型、创新型的办公室管理模式,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服务意识高、业务能力强、高效精干的管理队伍,努力实现学院办
采用相反转乳液接枝法合成EPDM接枝聚苯乙烯-丙烯腈(EPDM-g-SAN),研究乳化剂质量分数、油相/水相(O/W)质量比和EPDM/单体质量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EPDM-g-SAN对SAN树脂的增
2009年在兴安县进行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参试品种中,农甜99表现较好,具有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较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兴安县适度推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情境创设,降低教学难度;运用在师生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