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AP呼吸机压力延迟上升功能对患者早期带机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BiPAP呼吸机压力延迟上升功能对患者早期带机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4年5月使用美国飞利浦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的10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BiPAP V60呼吸机自带压力延迟上升功能,对照组采用BiPAP VISSION手动调节压力逐渐上升至治疗压力,比较两组患者安置BiPAP呼吸机12 h的依从性及护士所需的工作时间。

结果

患者初期带机依从性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P<0.05);首次带机时观察组护士操作平均耗时(6.3±1.2)min,对照组为(25.4±8.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58,P<0.05)。

结论

对首次安置BiPAP呼吸机的患者,使用压力延迟上升功能既可提高带机初期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了解与分析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现状,为护理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2014年4—6月以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自设的护士信息素养能力问卷对北京某二级医院17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总得分为(104.85±18.67)分;不同婚姻状态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有区别,未婚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已婚(r=-0.160,P<
目的探讨观摩手术过程对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4月14个外科临床科室手术观摩前后各280例患者及280名护士分成观摩前组(对照组)和观摩后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患者及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2014年3—4月参加手术观摩后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由(93.01±2.12)分提升到(97.46±2.51)分,
目的探讨0.9%氯化钠溶液在42℃保温箱中的保存期限及成本分析。方法选择80瓶0.9%氯化钠溶液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软件SAS 9.2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保温组,每组各40瓶,对照组置于层流洁净手术室室温下,保温组置于42 ℃保温箱中。各组分别于5个时间点(实验开始后3 d、1周、2周、3周、4周)各取8瓶检测其细菌培养的菌落数和pH值的变化。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随后选取12个手术间,随机分为A组和B
目的探讨护理记录评分系统(NCR-11)与APACHE Ⅲ评分的相关性,评价NCR-11在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3月1日—9月30日97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住ICU后次日作为第1天开始统计NCR-11评分,连续评估5 d。同时对患者进行APACHE Ⅲ评分,并将患者分为APACHE Ⅲ评分<60分组和APACHE Ⅲ评分≥60分组。计算两组患者NCR-11评分
目的探讨护士长日患者沟通制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在康复科开展护士长日患者沟通制,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患者沟通,了解护理工作质量及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护士长日患者沟通制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日患者沟通制的落实,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目的评价高负压引流与低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术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2月)、MEDLINE(1983—2014年)、EMbase(1989—2014年)、CBMdisc(1978—2014年)、万方数据库(2001—2014年)中高负压与低负压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评鉴并删除质量低文献。同时进行资料提取,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在断指再植术后疼痛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80例断指再植患者按分层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穴位针刺预防疼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血管危象发生率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4,6,12,24,48 h疼痛评分分别为(2.13±0.33),(2.75±0.67),(3.25±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救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新发骨折,所有患者均行骨折复位伴钢板内固定术。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疼痛治疗与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步骤实施疼痛个案管理,分别在入院时、术前1 h、术后刚回病室时、术后24,48,72 h评估疼痛程度,及对疼痛的认知
目的探讨目标设定护理方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9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目标设定护理方案,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采用"惠尔"生活方式评估问卷评定患者的健康行为。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健康知识水平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