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鼠尾草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新疆鼠尾草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新疆鼠尾草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齐墩果酸(Ⅱ)、7-O-acetyl-horminone(Ⅲ)、β-谷甾醇葡萄糖苷(Ⅳ)、丹酚酸K(Ⅴ).结论: 除β-谷甾醇、齐墩果酸、丹酚酸K外,其余均为从本属植物的地上部分中首次得到.
其他文献
介绍了系列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的育种方法、育种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适宜种植区域及推广应用情况。
以晋豌5号、DMW0306为材料进行不同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其株高、主茎节数、分枝、单株结荚、单荚粒数均产生影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晋豌5
通过小区试验获得辣椒氮肥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建立了施肥指标。不同氮肥用量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氮肥262.5 kg/hm^2、普通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的处理
对2013年早造在信宜市开展水稻"三控"施肥的示范试验进行总结,为探索水稻"三控"施肥在信宜市水稻生产上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稻"三控"施肥同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多方面都有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黑果枸杞扦插苗生长的影响,采用5种生长调节剂处理黑果枸杞插穗,调查黑果枸杞扦插苗生根、根长、地径、株高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00 mg/L萘乙酸(NAA
期刊
钱优1890是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单季杂交籼稻新品种,2015年5月通过浙江省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其生态条件相仿的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临稻19号是2000年临沂市农科院以中部67为母本、镇稻9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在鲁北沿黄稻区、
目的:研究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敏感的药物,以用于临床感染治疗.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PI Staph和TH-16S鉴定编码管,药敏试验采用ATE-STAPH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用稀释
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为口腔科较为少见的疾病,可分为有汗性和无汗性两类[1].现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1例有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