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七月派小说的创作追求与艺术风貌

来源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派小说家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人生战斗与心灵博斗为对象,主张以“主观战斗精神”把握客观世界关要创作过程中再建作家的主观世界。所谓“主观战斗精神”包括“锐敏的感受力”、“燃烧似的热情”和“坚强的思想要求”三个层面,七月派作家大都具有斗士性格,他们把人生看作战斗,用自己的创作歌颂人民的“原始强力”与抗争精神,揭示其几千年精神的创伤,批判有理想与斗志或充满奴性的人。七月派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史
其他文献
外借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做好外借服务工作需注意的问题。更新服务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多样化外借服务方式
[目的]分析2007-2012年云南省村卫生室卫生人员变化情况,为云南省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云南省卫生厅年度统计报表数据,查阅《中国卫生统
长达16年的报刊业生涯,既制约又首先了爱伦·坡。编辑身份与诗人理想的冲突,决定了他媚俗与脱俗的双重复。在小说创作上,媚俗的题材经由的自我解构,而达到脱俗境界,在文学观念上
“十七年”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本文在简析其历史传承脉络的基础上,挖掘女性意识表层下的“淮女性”特征,着着探讨其在多重主题中的潜在状态,辨析“淮女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中村无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地缘特征.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的突出矛盾和重要问题,对其进行改
文章对主体性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揭示了两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还结合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推行的“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对
东亚在 2 0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崛起 ,引起世人关注 ,对这种持续几十年高增长现象的解释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中 ,发展政府论愈来愈为学者们所重视。该理论明确将东亚后发
郑晓沧先生不仅是中国近代首屈一指的教育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终身奉献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实践家。“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他一生的梦想和归宿。郑晓沧先生从事教育工作60个春秋,在我国教育界可谓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恳,在教育学、教育史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还为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创办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堪称我国教育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郑晓沧原名郑宗海,189
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训基地运行中的绩效评价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虽然在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中存在一些不足,但在绩效管理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建
主要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裂缝,并针对裂缝出现的原因,提出几种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