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微童话 激发阅读力——低年级微童话阅读策略探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童话,顾名思义是一种微缩的童话,具有童话的基本要素。它短小精悍,有完整的故事架构、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主题,蕴含着长篇美文的张力,具有见微知著的力量。一年级下学期,学生的识字量逐渐增多,在继续阅读绘本、儿歌和童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给他们提供文字稍多的、适合其阅读能力发展的文本。这时,微童话进入了我的视野。它语言简洁、叙事精巧,给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了阅读的素材和写作的范本。
其他文献
笔者备课《火烧云》时下了一番功夫。执教时,揭示课题后范读全文,待学生自读并基本把握了主要内容,便作补充性介绍:“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展示该书实物)小说以作者童年生活为线索,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北方小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而后出示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迺(nǎi)莹,生于现在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国现代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
期刊
思辨课堂,不仅关注文本内容的阅读与理解,而且指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最终优化语言的构思与表达,帮助学生实现深度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统编教材五(下)第六单元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跳水》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内心,充分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
期刊
在教师的众多素养中,教学机智是比较高阶的综合素养。“它是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对学生的反应做出决断和组织的力量,是教师经验与理论积蓄的结晶的力量,是一种深刻地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并适时做出应答的基本能力。”(日本学者斋藤喜博语)尽管教师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时,几乎都有一个基本的预设、计划,但教学是个复杂动态的生成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外部环境以及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
期刊
一、开篇激趣,回顾单元“好地方”师:江流天地外——生:山色有无中。师: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会让我们心旷神怡。这个单元我们随作者一起观赏了——生:钱塘江大潮。师: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洱海边,牵着阿妈的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起——生:走月亮。师:还随巴金爷爷,来到大海上,躺在船上的甲板上,一起——生:看繁星。师:作者向我们推荐了一个又一个好地方。这节课,我们能不能学着作者的样子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然而,在小学低中年级的衔接期,学生畏惧写作文以及写不好作文成为了当前教师和家长面对的共同难题。如何做好这个衔接阶段的习作教学,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值得每一位低中年级语文教师去深入研究实践。一、剖析低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的跨度在进入三年级后,不少教师会明显感觉到习作教学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难点。本身学生对作文就抱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再加上三年级的习作要
期刊
一、主题素材——拓展学生积累1.分析教材内容,构建写作主题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对积累写作素材、认识写作主题、分析教材内容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近取材,立足教材引导,在剖析文本的基础上,关联文章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鲸》时,为让学生学会写说明文,可以以教材内容为辅助,以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交流沟通,并为其发放写作学习单,进行写作探索。
期刊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习作的现象仍有不少。而学生怕写作文基本是这样几个问题,不知道为何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研读教材,领悟编者意图,扣准教学目标,活用教材,在教学中扎实落实习作要素和能力训练,让教师易教,学生轻松习作。
期刊
家长问:“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好作文呢?”学生问:“为什么我很喜欢读书,就是不喜欢写作文呢?”老师问:“为什么学生阅读课上表现积极,作文却写得一团糟呢?”想必这些问题是很多人的困惑。其实这就涉及阅读方法的问题。方法不对,读再多书对写作文的帮助也不大。这也是我们工作室研修的课题——“结构化”解读。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
期刊
在目前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点应该是在大学期间,在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才提供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实际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应该在中学时期就进行探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在选择大学时学生才能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当的专业,有目的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在高中教育中,高中历史教学能很好的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