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名校·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合情推理则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在数学中合情推理的应用与演绎推理一样广泛。 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关键词】演绎推理 设计实验 设计问题
  《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时要经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因而关注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然,由合情推理得到的猜想,需要通过演绎推理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否定。 合情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是以猜想与联想作为桥梁的,直觉思维是猜想与联想的思维基础。 培养学生善于合情推理的思维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渐进而有序地培养数学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 培养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那么什么是合情推理呢?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过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完全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自觉、顿悟,灵感等思维形式。合理推理所得的结果是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当今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家公认的新教改的宗旨。合情推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和过程。人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这难免太偏见了,忽视了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辅互相成的。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先得猜想。
  发现一个命题的内容,在完全作出证明之前,先得不断检验,完善,修改所提出的猜想,还得推测证明的思路。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到猜想”。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早在1953 年就提出:”让我们教猜测吧?’先测后证一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也要重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数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恰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合情推理并非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想。 它是以数学中某些已知事实为基础,通过选择恰当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Euler 曾说过:“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 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联想,通过观察还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 同时观察力也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二、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思维Gauss 曾提到过,他的许多定理都是靠实验、归纳法发现的,证明只是补充的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eorge Polya 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从这一点上讲,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仔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中合情的推理,是数学证明的前提。 只有对数学问题的猜想,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猜想是在已有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量及其规律做出的似真判断,是科学假说在数学的体现,它一旦得到论证便上升为数学理论。 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猜想检验证明”,开拓新领域,创立新理论。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命题的发现、性质的得出、思路的形成和方法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学猜想而得到。 通过猜想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教师,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生,它不但能使学生学到知识,会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掌握在新问题出现时该如何应对的思想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安装操作系统与软件,其中操作系统主要就是负责硬件资源的调配,软件负责对用户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与处理。通常情况下,政府部门或者企业IT部门需要根据工作性质设计相应的软件,并且展开其它设备的配置与安装。为了有效解决计算机的安装问题,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从而设计了计算机软件集中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对此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 软件 集中管理 系统  随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理课程对学生其它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要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首先要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  【关键词】物理 中等职业学校 问题 方法  物理课程是一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直接联系的课程,也是一门科技性的课程,学习物理知识可以使物理知识为我们更好地服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
期刊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快,不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这样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润物无声,感化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中学科学教学两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如果教师课
期刊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学习方法,但是要在教学中运用好探究式学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初中生物 问题 运用方法  探究式学习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去调查研究,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互动交流等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语文教师,我对利用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为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 如何让兴趣成为语文课堂上一味有效的催化剂呢?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笔者
期刊
人际沟通的形式有两种,即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通发出和接受的是语言信号,非语言沟通发出和接受的是非语言信号。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我们只重视语言沟通而忽视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在沟通中,非语言沟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辅助性或支持性角色。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觉巧妙的运用非语言沟通的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篮球技术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学好理论知识和篮球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积极思考的能力。合作竞争教学模式的运用恰好可以更好的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理论与实践,浅谈合作竞争教学在中职篮球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旨在希望教师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合作竞争 中职篮球 技术教学 教学实践  本文依据近年来中职学生
期刊
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在我国,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工具,所起的作用越显重要。为此,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快速提高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能力。其中自学能力、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参与能力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
期刊
对于政治教学,许多教师都觉得很难教。课前查阅许多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但结果往往是总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们却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这些问题不能在学生,而是在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们不“领情”。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师难教、生难学”, 大家会简单误认为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其实不然。从老师方面看,思想上是否重视写作,平时是否多给学生阅读锻炼,写作命题是否较空洞和老套,不够具体和新颖等问题;学生方面看,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没开始写就产生畏惧心里,平时积攒的词汇量少,描述事物和说明观点展不开,不够丰富,加之我们学校是一间农村中学,学生不够活泼,平时说话锻炼的机会很少,语言组织能力较弱。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