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招标是应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展择优成交的一种规范化的交易运作方式,是以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
引言
招标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鱼目混杂。很多的招标存在着不按政策、程序办事,随意性很强的问题。例如:招标文件、评标报告不报审备案,不在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发标后不够20天开标,随意更改评标原则等等。看似进行了招标,缩短了采购周期,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投标人的投诉、质疑在所难免,同时给项目的执行、项目的稽察留下了隐患,使业主本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蒙受不该得到的处罚和损失。
1建设工程招标质量的根本、招标成功的关键与核心
1.1招标从业人员良好的素质是保证建设工程招标质量的根本
招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是一个联系沟通招标人、投标人、技术专家、招标监督管理部门各方的桥梁和纽带。招标行业是一项涉及项目论证、市场营销、技术规范、合同、法律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工作,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它要求招标从业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工程建设项目的相通性,对业主而言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管理人员临时性,对工程招标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个成功的工程招标,招标从业人员不止单纯地按程序地进行操作,组织招标,还应该能独立地编制招标文件,为业主提供有关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咨询,提出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供业主决策时参考。
建设工程招标不同于机电设备招标。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有非标设备,也有通用设备。而通用设备,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配件质量,所生产出的设备差别也较大。对某一特定性能质量要求的机电设备的招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的编制主要依靠特定的技术专家,能够参加投标的生产厂家往往只有几家。大多数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相通性。一般均采用国家统一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统一的工程计价体系。工程承包商、项目经理统一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认证。一个工程项目的招标,有能力参加投标的承包商成百上千。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特殊性。工程建设项目地点的地质、地貌,周围的环境,水、电、交通条件,主要材料的供应地点,弃运渣土的运距等等,都直接影响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报价。这就决定了现场踏勘的必要性。招标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在和田机场的招标中,我们曾几次跋涉上千公里,穿越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和田机场现场组织现场考察和答疑会。
1.2科学、合理、严谨的招标文件是招标成功的关键
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是招标工作成功的关键。招标文件是招标采购的基石,它涵盖了招标人的采购目标及要求,同时也是投标人参与投标的主要依据。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招标人采购目标及要求”原则的有机完美的结合,是招标人、技术专家、招标代理人三方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合同法中,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招标文件是指导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将构成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一份理想的招标文件是一本严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一般由下列部分构成:
①投标邀请②投标人须知 ③合同条款(包括通用条款、专用条款) ④合同协议书格式
⑤技术规范⑥工程量清单 ⑦图纸 ⑧附件(包括投标书、投标文件格式、投标保函格式、履约保函格式)
目前有些国内工程招标的招标文件编制的比较粗糙,不够详尽。合同专用条款没有具体地明确,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编制原则阐述的不够明晰,评标办法不够详细等等,使得有些项目中标后,迟迟不能签定合同,使得各投标人的报价较混乱,缺少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使得对招标结果质疑、投诉增多。
根据合同法和招标法的精神,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就是合同谈判和订立的过程,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的条件,因此招标文件必须包括主要合同条款。在实行市场形成价格的计价体系的条件下,主要合同条款可理解为与合同双方责权利有关的所有条款,只有在双方责权利都具体、明确的前提下,投标人才能够准备响应性和合理的报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全部合同条款都应包括在招标文件中。
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招标文件中必须载明详细的评标办法,明确地阐明评标和定标的具体和详细的程序、方法、标准等。不应仅出现原则性标准,更不应出现模糊的标准,以保证给予所有投标人一个法定的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评标办法宜独立成文,作为投标须知的附件,投标人须知正文中可仅明确评标办法的类别。
1.3报价是招标的核心。
目前国内定额报价是普遍被业主和投标商所接受、采用的。随着中国加入 WTO ,中国的造价体系也在逐渐地与世界接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在中国也逐渐地被推广、接受和采用。无论什么报价形式,在招标文件中都要载明关于造价三要素“量、价、费”的说明及具体要求。明确工程项目的划分依据、工程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办法、费用的取定原则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给所有投标人一个相同的报价平台,真正体现“三公”原则,方便评委在评标时对报价的比较。
2、工程招标工作对成本控制的措施。
第一,加强成本预期分析。原材料价格变动与经济整体的运行有着紧密的关联,运用科学深入的分析,能够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原材料走势做出预期。招标单位在筛选投标单位时存在博弈的过程,究竟是选择报价低的单位,还是选择报价略高,但更具说服力的单位,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因此,结合工程的施工周期开展成本预期分析至关重要。
第二,建立成本控制公估制度。基于成本预算的复杂性,招标单位可采取公估的方式,选择业内资深的设计单位作为公估方,共同参与到工程招标预算工作中来,从招标阶段就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改进,以降低签证引起的成本变更频率。公估单位善于对工程整体的设计进行审核,从中发现可能有欠缺并造成成本增加的施工环节,进而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同时,招标方还应采取激励的方式,鼓励投标方从设计方案中发现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变动工艺,由招标方和公估单位共同评议,从中选择优秀的单位。
第三,招标过程中系统约定后续的施工與监理权责。招标单位在选择投标单位时,应明确施工中所涉及的监理纠纷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从权责的角度赋予监理单位更强的监督效力,并在合同中严格约定工程分包、转包、工艺变更等问题产生的允许条件,以及违规操作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合同严谨性的提升,招标单位可从中选择出优质合作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后续施工纠纷所产生的成本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成本控制模式。
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应当立足长远发展,选择科学的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工程涵盖的成本因素,使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的结果尽可能贴近,服务好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3、加强完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
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可行的体制机制,是避免和遏制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串标、围标行为发生的有效保障。《招标投标法》的出台,在程序上把住了各种不正当的竞争,阻断了不少违规交易行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招投标的相关制度建设也呈现滞后现象。因此,必须加快完善《招标投标法》的配套法规,以保障该法的顺利施行。加大对围标合谋参与各方的惩罚力度,包括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从而降低预期收益,尽可能使参与围标各方被查处后综合损失接近或小于围标合谋收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黑名单清出制度,严厉打击围标、低价抢标、忽视工程质量等违规行为,提高投标人的违法违规成本。行业协会也要完善行业内部的诚信行为记录、信息发布和信用评价等工作。
4结语
招标是一个政策、程序非常强的工作。多年的招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认真领会、贯彻招投标法律、法规,严格地按程序办事,自觉地接受监督,才能使中标者赢得硬气,落标者输得服气,才能使业主满意,项目管理部门、招标监督部门放心,才能使招标取得圆满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宏基;关于对工程招标商务标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2】张晋永;李金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年06期
引言
招标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鱼目混杂。很多的招标存在着不按政策、程序办事,随意性很强的问题。例如:招标文件、评标报告不报审备案,不在指定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发标后不够20天开标,随意更改评标原则等等。看似进行了招标,缩短了采购周期,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投标人的投诉、质疑在所难免,同时给项目的执行、项目的稽察留下了隐患,使业主本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蒙受不该得到的处罚和损失。
1建设工程招标质量的根本、招标成功的关键与核心
1.1招标从业人员良好的素质是保证建设工程招标质量的根本
招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是一个联系沟通招标人、投标人、技术专家、招标监督管理部门各方的桥梁和纽带。招标行业是一项涉及项目论证、市场营销、技术规范、合同、法律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工作,是现代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它要求招标从业人员既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工程建设项目的相通性,对业主而言工程建设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管理人员临时性,对工程招标从业人员应具有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一个成功的工程招标,招标从业人员不止单纯地按程序地进行操作,组织招标,还应该能独立地编制招标文件,为业主提供有关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咨询,提出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供业主决策时参考。
建设工程招标不同于机电设备招标。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有非标设备,也有通用设备。而通用设备,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配件质量,所生产出的设备差别也较大。对某一特定性能质量要求的机电设备的招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的编制主要依靠特定的技术专家,能够参加投标的生产厂家往往只有几家。大多数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相通性。一般均采用国家统一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统一的工程计价体系。工程承包商、项目经理统一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资质认证。一个工程项目的招标,有能力参加投标的承包商成百上千。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特殊性。工程建设项目地点的地质、地貌,周围的环境,水、电、交通条件,主要材料的供应地点,弃运渣土的运距等等,都直接影响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报价。这就决定了现场踏勘的必要性。招标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吃苦和奉献的精神。在和田机场的招标中,我们曾几次跋涉上千公里,穿越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和田机场现场组织现场考察和答疑会。
1.2科学、合理、严谨的招标文件是招标成功的关键
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是招标工作成功的关键。招标文件是招标采购的基石,它涵盖了招标人的采购目标及要求,同时也是投标人参与投标的主要依据。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招标人采购目标及要求”原则的有机完美的结合,是招标人、技术专家、招标代理人三方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合同法中,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是要约,中标通知书是承诺。招标文件是指导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将构成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一份理想的招标文件是一本严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建设工程招标文件一般由下列部分构成:
①投标邀请②投标人须知 ③合同条款(包括通用条款、专用条款) ④合同协议书格式
⑤技术规范⑥工程量清单 ⑦图纸 ⑧附件(包括投标书、投标文件格式、投标保函格式、履约保函格式)
目前有些国内工程招标的招标文件编制的比较粗糙,不够详尽。合同专用条款没有具体地明确,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编制原则阐述的不够明晰,评标办法不够详细等等,使得有些项目中标后,迟迟不能签定合同,使得各投标人的报价较混乱,缺少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使得对招标结果质疑、投诉增多。
根据合同法和招标法的精神,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就是合同谈判和订立的过程,要约和承诺是合同成立的条件,因此招标文件必须包括主要合同条款。在实行市场形成价格的计价体系的条件下,主要合同条款可理解为与合同双方责权利有关的所有条款,只有在双方责权利都具体、明确的前提下,投标人才能够准备响应性和合理的报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全部合同条款都应包括在招标文件中。
根据《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招标文件中必须载明详细的评标办法,明确地阐明评标和定标的具体和详细的程序、方法、标准等。不应仅出现原则性标准,更不应出现模糊的标准,以保证给予所有投标人一个法定的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评标办法宜独立成文,作为投标须知的附件,投标人须知正文中可仅明确评标办法的类别。
1.3报价是招标的核心。
目前国内定额报价是普遍被业主和投标商所接受、采用的。随着中国加入 WTO ,中国的造价体系也在逐渐地与世界接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在中国也逐渐地被推广、接受和采用。无论什么报价形式,在招标文件中都要载明关于造价三要素“量、价、费”的说明及具体要求。明确工程项目的划分依据、工程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办法、费用的取定原则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给所有投标人一个相同的报价平台,真正体现“三公”原则,方便评委在评标时对报价的比较。
2、工程招标工作对成本控制的措施。
第一,加强成本预期分析。原材料价格变动与经济整体的运行有着紧密的关联,运用科学深入的分析,能够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原材料走势做出预期。招标单位在筛选投标单位时存在博弈的过程,究竟是选择报价低的单位,还是选择报价略高,但更具说服力的单位,即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因此,结合工程的施工周期开展成本预期分析至关重要。
第二,建立成本控制公估制度。基于成本预算的复杂性,招标单位可采取公估的方式,选择业内资深的设计单位作为公估方,共同参与到工程招标预算工作中来,从招标阶段就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改进,以降低签证引起的成本变更频率。公估单位善于对工程整体的设计进行审核,从中发现可能有欠缺并造成成本增加的施工环节,进而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同时,招标方还应采取激励的方式,鼓励投标方从设计方案中发现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变动工艺,由招标方和公估单位共同评议,从中选择优秀的单位。
第三,招标过程中系统约定后续的施工與监理权责。招标单位在选择投标单位时,应明确施工中所涉及的监理纠纷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从权责的角度赋予监理单位更强的监督效力,并在合同中严格约定工程分包、转包、工艺变更等问题产生的允许条件,以及违规操作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合同严谨性的提升,招标单位可从中选择出优质合作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后续施工纠纷所产生的成本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成本控制模式。
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应当立足长远发展,选择科学的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工程涵盖的成本因素,使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的结果尽可能贴近,服务好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3、加强完善建筑工程招标管理
健全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完善、可行的体制机制,是避免和遏制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串标、围标行为发生的有效保障。《招标投标法》的出台,在程序上把住了各种不正当的竞争,阻断了不少违规交易行为,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招投标的相关制度建设也呈现滞后现象。因此,必须加快完善《招标投标法》的配套法规,以保障该法的顺利施行。加大对围标合谋参与各方的惩罚力度,包括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从而降低预期收益,尽可能使参与围标各方被查处后综合损失接近或小于围标合谋收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黑名单清出制度,严厉打击围标、低价抢标、忽视工程质量等违规行为,提高投标人的违法违规成本。行业协会也要完善行业内部的诚信行为记录、信息发布和信用评价等工作。
4结语
招标是一个政策、程序非常强的工作。多年的招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认真领会、贯彻招投标法律、法规,严格地按程序办事,自觉地接受监督,才能使中标者赢得硬气,落标者输得服气,才能使业主满意,项目管理部门、招标监督部门放心,才能使招标取得圆满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宏基;关于对工程招标商务标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2】张晋永;李金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