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郑州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中位年龄为70岁的晚期胃癌患者前瞻性地根据其对自体CIK细胞治疗的接受度分为试验组(自体CIK联合XELOX方案,25例)及对照组(单纯XELOX方案,2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学反应、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减轻(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0%和3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0%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8月,总生存时间为7.1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月和5.9月(P<0.05)。

结论

自体CIK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时间。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评价自适应迭代降剂量(AIDR)技术在克罗恩病CT小肠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3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并经炎性肠病多学科诊疗小组确诊为克罗恩病的26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AIDR技术行CT小肠造影检查。由两名诊断克罗恩病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计算每例患者所受电离辐射总量,并分析克罗恩病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患者辐射剂量为5.58~12.90(9.
由于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位体质量指数(BMI)只有24 kg/m2以及我国糖尿病患者存在的饮食差异性,使得目前国内尚缺少充足的减重手术数据和指南,因此,我国医生在国际上公认的术式之外,进行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术式探索。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治疗2型糖尿病的推荐术式主要有:胃旁路手术(GBP)、袖状胃切除术(SG)、胆胰转流手术(BPD)、十二指肠转位术(DS)和可调节胃束带术(AG
目的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免疫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信封法分为治疗组(48例,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和对照组(48例,普通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对数化胰岛素抵抗指数
现代减重外科已从粗放模式向精准模式转变,精准腹腔镜胃旁路术这一新概念充分体现了人文医学、循证医学、微创化治疗等先进理念,以实现最小创伤侵袭、最大脏器保护、最低医疗耗费、最佳减重效果为理想目标。该理念必将有广阔前景,成为减重外科的主流理念。
目的探讨进展期低分化(G3级)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淋巴结清扫数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07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并手术的484例进展期G3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部位、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阳性数、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癌栓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G3级胃癌患者清扫淋巴结数是否达到15枚对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临床分期及5年生存
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最有效的方法,但其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除了手术的限容和促吸收不良作用以外,胃肠激素、胆汁酸、脂肪因子、肠道菌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都可能是减重手术改善代谢的潜在机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镜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的82例患者(单纯性肥胖9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55例,非肥胖单纯2型糖尿病18例)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及教训。结果全组无术后死亡患者,其中9例(11.0%)患者有并发症发生,其中穿刺损伤1例(1.2%)中转开腹行缝扎止血;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