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应用阿米卡星无效探讨

来源 :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应用阿米卡星无效的机制。方法对2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EDTA-K2抗凝血,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加入阿米卡星,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涂片检查。结果该2名患者,加或不加阿米卡星,其血小板数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其特征性的直方图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加入阿米卡星会获得更可靠的结果。结论阿米卡星并不能立即解离2例患者聚集的血小板,但随着时间延长,血小板缓慢解离,至4h达到相对稳定。1h内加入阿米卡星较为理想,相对普通EDTA抗凝可有效加速其解离过程,获得理想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畲族与汉族成人静脉血血细胞8项参数的差异,并建立浙江景宁畲族和汉族成人静脉血血细胞8项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5796名健康体检者静脉血血细胞
适度、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解决城市病的重要途径。南昌地区是典型的滨湖冲积平原,第四纪厚度小、成因类型复杂、岩性岩相和厚度变化大,50m以浅的范围内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1型补体受体(CR1)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CR1数量、黏附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1
秦岭造山带是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及其间的微陆块经历了多期拼合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前人已对其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许多方面的研究仍未获得统一的认识(张国伟等,1988;张本仁等2002)。秦岭岩群是北秦岭造山带的主体,保存了复杂的变质变形记录,准确有效地获取和判断其基底岩石的形成和变
RhE抗原是Rh血型系统中一种抗原,其抗原强度仅次于RhD抗原。Rh抗原阴性患者,通过输血或妊娠可以产生抗-E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以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也可以引发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