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特征的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改变,为MDS提供形态学诊断依据.方法 对53例已确诊MDS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瑞特-吉姆萨染色及铁染色,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果 53例MDS骨髓细胞粒、红、巨核三系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表现,分别有35、30、33例,骨髓各系列中出现病态造血频率较高的排列次序为粒系>巨核细胞系>红系,骨髓中细胞形态学病态造血改变类型的发生率比例较高的依次为单圆核巨核细胞29例(54.7%)、假Pelger-Hu(e)t核28例(52.8%)、红系巨幼样变25例(47.2%)等.46例(86.8%)的MDS患者NAP染色积分及阳性率减低或为正常值下限.结论 多数MDS有两系以上的病态造血改变以及NAP染色积分及阳性率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2、CD24、CD44S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83例HNSCC患者癌组织、46例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CD133-2、CD24、CD4s的表达,分析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D133-2在癌组织、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64 %(8/83) 、21.74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代谢状况,探讨PUFA代谢与△6脱饱和酶(D6D)的关系.方法 检测3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红细胞及61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组织PUFA的水平,分析ω-6和ω-3代谢途径各脂肪酸比例、D6D指数及两者关联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红细胞及组织标本ω-6 PUFA代谢占优势,ω-6/ω-3 PUFA总比例分别为4.89和10.15;亚油酸/亚麻酸(LA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THP)、5-氟尿嘧啶(5-Fu)联合顺铂(DDP)介入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8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Ⅳ期子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放疗及介入化疗组(25例)和单纯放疗组(23例),两组放疗剂量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前后予以髂内动脉局部介入灌注化疗,THP 30~ 40 mg、5-Fu 0.50 ~ 0.75 g、DDP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多房囊性肾癌(MCR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MCRCC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RCC,均行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征象.结果 22例病灶均边界清楚,14例囊壁局部增厚,8例囊壁均匀增厚;6例病灶分隔菲薄(≤2 mm),11例不均匀增厚(2mm<厚度≤5 mm),5例分隔结节;双期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均强化,但囊
为深入探讨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机制,提高我国血液肿瘤的防治水平,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学专委会、中华医学会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社、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主办的“2013海峡两岸血液肿瘤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全国血液肿瘤诊治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拟于201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
期刊
目的 探讨环孢素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胺(BBN)诱导的大鼠膀胱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实验组在用BBN诱导膀胱肿瘤的同时用环孢素进行药物干预,对照组仅用BBN诱导膀胱肿瘤.取2组大鼠膀胱肿瘤标本,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膀胱肿瘤组织MMP-3 mRNA和蛋白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疗效.方法 分析行allo-HSCT治疗的3例t-AML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接受allo-HSCT后均获稳定植入,中位随访12个月(7~26个月),骨髓细胞形态学均处于缓解状态.结论 allo-HSCT是治愈t-AML的有效方法。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市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129例女性乳腺癌和对应的129名对照者,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OR=2.744,95%CI=1.884~4.674)、乳腺增生症(OR=1.423,95%CI=1.160~ 1.810)、乳腺炎(OR=2.363,95%CI=2.039~3.
患者男,63岁,于2009年10月5日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吞咽障碍,能自行缓解,遂未就诊.2010年1月15日因呼吸困难突发加重伴喉鸣1h,急诊入住威海市立二院耳鼻喉科.入院时检查: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期喉鸣,呼吸急促,脉率102次/min,皮肤无紫绀,纤维喉镜下示会厌舌面见一约5 cm×4 cm肿物,表面光滑,色泽灰暗,向下挤压会厌堵塞声门.诊断:喉梗阻(Ⅲ度);会厌肿物待查.给予吸氧、急行气管
目的 分析囊实性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经病理证实的26例囊实性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等影像学表现,对照术后病理及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鳞状细胞癌高龄者居多(平均70.1岁),囊内乳头状癌(平均67.7岁)、黏液癌相对较低(平均55.1岁);鳞状细胞癌生长迅速,囊内乳头状癌及黏液癌相对比较迟缓;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乳头周围(4/5),囊内乳头状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