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目标教学法的内涵、特点及其在计算机基础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为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教学;运用
  一、目标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这里所说的目标教学法是指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教材与学生实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根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引线,以激励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本课程中运用目标教学法,可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较广阔的空间,也可为学生因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获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目的性、互动性、实用性。它要求教师在授课前须领会大纲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知识点所要达到的目标。并将单元学习目标预先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一步步引导学生向目标努力,在实现学习目标后师生共同反思、总结,以便巩固提高。
  二、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法传统 手段单一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有条件的话应在机房上课比较合适。但调查发现,有些学校的该专业教师仍在教室上课。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从头到尾教师一人唱“独脚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
  有的计算机教师为便于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使用powerpoint课件,再加实例演示教学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比起黑板书写无论从信息容量还是字迹的清晰度等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直观形象。可是它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更缺乏学生间的协作与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础薄弱 差异较大
  中职生多数为中考落榜生,有的是社会青年。他们的计算机基础总体比较薄弱,且程度参差不齐。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有的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因为条件关系有的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采取单一或者“一刀切”的教法怎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讲究系统 缺乏特点
  有的计算机教师没用有深入钻研教材,缺乏对教材特点的把握,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往往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作用、意义、构造、编程语言、使用方法等作较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如雾里看花,不知所云,产生紧张感和恐惧感,有的甚至不敢接触计算机,唯恐出现问题。有的教师没有针对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致使教学效果低下。实际上,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程在编排体例上模块化很明显,如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文字图标处理Word、电子表格处理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等。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大胆选取对学生有实用价值的知识,选取学生易学、想学、能学好的知识模块。这样教学效果会好一些。
  三、目标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中的运用
  (一)研究教材确立教学目标
  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运用目标教学法时应首先确立目标,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期教学目标、模块教学目标、项目教学目标等。目标的确立应根据教材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尤其要根据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认知规律。譬如“Word的基本操作”这一模块的教学。其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针对这一模块的实际情况,教师须深入钻研本模块的内容、特点、操作事项、注意问题,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等。然后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明确Word窗口的功能,学会进入、退出Word窗口的操作方法。
  2.了解 Word窗口的命令,懂得常用工具栏的名称、按钮使用方法。
  3.知道Word文字处理功能,学会在Word中输入文字、新建文档及文件保存等操作法。
  4. 训练键盘操作技能,使学生逐渐达到心手合一的要求。
  5.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的快乐。
  6.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敢于大胆提出能提高文字落实速度、质量的好建议好想法等。
  (二)研究学生组织实施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后,还须研究学生并组织实施教学目标。研究学生是指你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实际,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如同样以“Word的基本操作”这一模块的教学为例,当确定了这一模块的学习目标之后,你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呢?是自主学习法还是引导点拨法。笔者的教法是:
  1. 打开Word窗口,首先引导学生认识Word快捷方式“W”图标。
  2. 演示启动Word窗口的两种方法。
  (1)点击“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Word”即可出现Word窗口。
  (2)直接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W”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窗口。
  3.认识Word窗口。
  注意Word窗口和Windows的应用程序窗口的区别,记住相关名称。要求学生自学去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并完成教材所要求的练习。
  4.新建Word文档。
  教师示范新建Word文档的两种方法:使用菜单新建文档;使用工具栏按钮新建文档。
  5.在新建文档中输入文字。
  学会几种常用的文字输入法,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快速正确的输入(当然,这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掌握一至两种输入法,平时要抓紧练习,达到规定的要求。当一段文字输入完毕,要按一下回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
  指导学生在完成文字输入并保存文档后,需给其一个文件名,将该文件保存在文件夹“我的文档”中,让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保存文档,看看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学生在比较中掌握保存文档正确操作法。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运用,实现从知识到实践的迁移。
  7.退出Word窗口。
  如何退出Word窗口呢?假如当你还未保存文档,窗口出现一条人性化的对话框,你又该如何操作呢?教师点名正确的操作法是:选择“是Y”进行重新保存或另存为;选择“否N”直接删除文件。应选择正确的操作法,以免操作失误造成文件丢失。
  至此,本模块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基本达到。
  (三)反思总结评价目标实现情况
  教学目标达到没有,达到什么程度,怎样改进,采取什么措施等都有必要进行反思总结与评价。比如上面“Word的基本操作”这一模块的教学可从以下方面反思与总结:
  一是反思本模块的教学定位是否正确。目标定得怎样,过高了还是过低了;教学内容过多了还是过少了;教学速度过快了还是过慢了等。
  二是反思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教学进程和效果与教学设计的意图是否一致。
  三是反思本模块的教学效果。本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包括对本模块的教学检查了没有。应逐个检查学生对这一模块的操作情况,虽然时间较费,但做与不做效果大不相同。检查时间可放在课中、课后及下一节课前。
  四是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以便及时调整。
  五是反思是否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你主动询问及帮教了没有;或者有否叫优秀的学生帮助。
  六是是否与学生沟通倾听了学生的反应,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分析了没有,合理的、正确的采纳了没有等。
  参考文献
  [1] 杨秀伟.项目教学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探讨[J].祖国 教育 教育版,2013.05.
  [2] 胡小灿,魏建.新课程视野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3.10.
  [3] 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通过不断改革高职数学教学方式,高职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在分层教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在高职各相专业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学习数学这一学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