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度的传递系数法显式与隐式对应关系

来源 :岩土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tadxx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递系数显式解法与隐式解法在设计表达式、抗滑力定义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造成两种方法的稳定系数(安全系数)K及拟设工程的抗滑力Pn存在争议.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实例对比说明显式解法与隐式解法存在的具体差异;其次,引入可靠度的方法计算边(滑)坡的可靠指标,并通过与安全系数的对应关系分析两种方法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安全系数下,隐式解法所得到的拟设工程抗滑力Pn被放大,造成二者所设计的抗滑结构产生较大差异;相同设计参数下,显式解与隐式解法的稳定系数(安全系数)不等价,二者所对应的边(滑)坡可靠指标β不等,所对应的稳定系数(安全系数)无法统一.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及相关标准编制.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工业应用甚至民用领域,不仅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更激发了对教育系统变革的强烈诉求。为回应全球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国内外高校纷纷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代表了两种特色模式,前者建立了专深的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后者建立了跨学科的“人工智能+X”本科专业。两者均表现出专业特色突出、目标清晰,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要求多样化,课程内容立足基础、注重交叉、面向应用的特点。我国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立足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