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低碳港口 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来源 :中国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港口对集聚经济要素、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随着近年来港口建设快速发展和港城融合不断深化,港区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倡绿色发展理念,创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和谐、清洁文明的绿色港区已成为新一代港口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本文分析了广州港集团建设绿色港口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总结了广州港绿色港口建设措施和目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今后绿色港口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港口;广州港集团;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11-0016-03
  近年来,广州提出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打造国际航运枢纽的战略发展目标。广州港集团作为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主力军,在加快提升港口通过能力、加快完善港口服务功能的同时,坚持以绿色低碳环保为目标,将环保理念和措施贯穿到港口生产、经营、建设每一个环节,多管齐下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不仅保持了港口生产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实现了港城协调发展。2016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86万TEU,位列全球港口第六和第七位;并且在继2010年广州港南沙深水港区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为国际首批国际卫生港口后,2016年广州港集团荣获交通运输部 “绿色港口”称号。
  1 绿色港口的内涵和建设绿色港口的意义
  港口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很多港口城市借助港口平台,带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已逐步形成“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港城互动”的城市规划格局。同时由于传统港口存在的高耗能行业缺陷,正在成为所在港口城市主要的耗能源头,对城市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随着港城融合不断深化,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港区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倡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已迫在眉睫,也已成为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绿色港口是指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获得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港口,绿色港口倡导以绿色观念为指导,建设环境保护、生态文明、资源节约、能耗低、污染少的新型港口。它将港口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港口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资源利用合理化以及环境污染最小化,最终实现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2 广州港建设绿色港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广州港集团共有南沙、黄埔、新沙、内港四大港区,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2个。其中南沙港区泊位均为2000年后建成投产,主要装卸集装箱、钢材等清洁货类,港口配套设备设施较为先进,环保硬件水平相对较高;黄埔和新沙港区多为早期建设投产的散杂货及通用泊位,港区距离市区较近,港口设备设施陈旧,装卸过程较易出现扬尘、噪音、异味等环保问题;内港港区已基本退出港口装卸业务,逐步转型商业地产开发,港口环保压力较小。一直以来,广州港集团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绿色港口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面临诸多困难。
  2.1 港口过度竞争和高投入对绿色港口建设的影响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香港、深圳港三足鼎立,周边还有珠海、东莞、惠州、汕头、湛江等众多港口。珠三角内港口腹地交叉重叠、竞争异常激烈,港口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过度的市场竞争导致港口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广州港由于歷史原因和各种现实因素,港口发展尚未完全走出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虽然港口经营主体对绿色环保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但受制于自身的企业属性,不可能完全抛开经济效益,尤其省市缺乏相关的补贴政策,港口企业对高成本、大投入的环保项目建设积极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环保能力的提升。
  2.2 港口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
  广州港集团下属黄埔、新沙港区多为上世纪建设投产,甚至有的是解放前建设的,受历史发展局限,规划设计理念落后,港务设备设施陈旧,虽然近年来实施了一些针对性的环保改造项目,但与城市发展要求和周边居民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上述两个港区码头泊位沿珠江两岸建设,同一港区集装箱、油品、散杂货等货类交叉作业。但由于前港后厂的工业布局已稳定成型,难以再次进行货类转移和专业化分工,更不具备实施大规模、普遍性环保改造的条件基础,给环保工作造成较大被动。
  2.3 城市发展对绿色港口建设的倒逼压力巨大
  城市借助港口广阔的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不断增强其经济辐射能力,对海陆空综合运输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港口已从传统仅有运输、装卸功能的装卸场所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商业、贸易、金融和工业功能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临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新的环保问题。广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经济发达,对外影响大,随着社会对港口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和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对绿色港口建设的倒逼压力巨大,绿色港口建设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3 广州港集团发展绿色港口主要措施
  广州港集团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打造国际一流绿色港口为目标,坚持 “多还老账,不欠新账”的工作原则,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环保资金投入,从组织机制、规划考核、激励创新、宣传培训等各个方面真抓落实,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能源,不断提高环保工作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实现广州港集团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与广州重要中心城市、粤港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1 加强制度建设和目标管理,夯实环保基础管理
  自2005年开始,广州港集团就陆续出台了《广州港低碳港口建设管理办法》、《港口能源和碳排放核算统计制度》等一批环保规章制度。随着国家、省、市等环保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广州港集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重新修订完善《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和《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明确环保组织架构及责任分工。为强化绿色港口长远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广州港集团绿色港口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了 “十三五”期间环保主要工作任务、时间计划及保障措施。为加强环保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环保工作统筹协调力度,抓严抓实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每年通过向基层单位下达《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书》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考评办法》,将目标任务书具体分解到单位和部门,将环保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根据广州港务局发布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书要求,广州港集团逐项对照任务书所列任务,研究制定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抓好组织实施。定期开展环保工作大检查,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以“回头看”的形式督促涉及单位限期落实整改,促使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3.2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环保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起到2016年,广州港集团共投入13亿多元用于绿色循环低碳港口项目建设,包括节能减排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绿色低碳装备研发应用、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研发应用、工艺流程优化等等,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良性循环。如先后投入2亿多元,对南沙一期、二期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进行“油改电”改造;投入1500万元用于建设南沙三期岸电设施,该项目作为交通运输部岸电设施建设示范项目于2016年年底通过交工验收。同时,广州港集团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展系列节能改造,对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装置應用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更换LED等节能灯等。并不断加大投入推进集装箱循环单体装卸工艺改造、集装箱LNG加气站及LNG牵引车、基于物联网的散杂货码头综合物流管理平台、滚装汽车码头物联网技术集成等科技项目,努力由传统的集散中心向信息、物流、商贸、低碳环保为代表的第四代港口转型升级。
  3.3 创新环保工作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为提高水上污染防治资源利用效率,广州港集团创新环保工作方式方法,整合原先分布在各港区的清污力量,有效盘活内部资源,组建成立了广东港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油轮防污监控、围油栏作业、溢油清除、环保技术服务、环境监测、船舶含油污水的接收与处理服务,整合后含油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年。将小虎港区、南沙龙穴港区、黄埔港区组合成为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联防体,以广东港航环保科技公司为依托,建立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参考国内外行业先进经验,充分适应港区岸线长的特点,在南沙港区和黄埔港区建立了5个快速移动仓库,每个仓库都配置了一定数量的防污物资和器材,通过联防体实现资源共享,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理想的效果。港区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4 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为推动绿色低碳港口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参与“六五”世界环境日和环保宣传月等社会活动,大力宣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港口与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帮助广大市民了解港口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发展趋势及环境污染的危害,唤起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定期举办各类环保专题培训学习,切实增强各级环保管理人员的环保法制观念和业务水平,夯实环保工作基础。
  4 取得的成效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投入,持之以恒抓好绿色环保工作,不断开创绿色港口建设新局面。
  4.1 能耗指标持续降低
  2013年至2016年,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由3.41亿吨增长至4.05亿吨,增幅18.76%;综合能耗由11.46万吨标准煤增至12.27万吨标准煤,增幅7.07%,明显低于同期货物吞吐量增幅;综合单耗由3.358吨标煤/万吨吞吐量下降至3.028吨标煤/万吨吞吐量,降幅达到9.83%,处于统计范围内全国沿海港口领先水平。其中“油改电”项目仅在2015年就节约生产成本约382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约1.7万吨。
  4.2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14-2016年间,广州港集团共新增节能减排相关专利技术多达30余项,其中“RTG馈电装置设计优化研究”、“复杂工艺下港口粮食码头储运系统控制管理技术研究”、“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系统智能化研究与应用”等5项目荣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奖;“岸电系统模拟测试仪”、“高压岸电接线箱可扩展连接工艺”、“岸电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系统”等系列船舶岸电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另外获得发明专利的港口滚装船(RO-RO)汽车智能理货图形化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填补了世界港口汽车装卸理货领域的技术空白,具有较强推广应用价值。
  4.3 率先建成绿色循环低碳示范港口
  2014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开展了绿色交通港口等绿色交通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申请创建的有关要求,广州港集团积极参与,并作为全国首批申报港口向交通运输部申请开展绿色交通港口主题性项目创建工作。2016年,经交通运输部派出的专家组严格审查,广州港通过考核并荣获优秀考核验收等级,广州港集团获得“绿色港口”称号,成为全国首批4个“绿色港口”之一。
  5 对绿色港口发展的建议
  5.1 加快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绿色港口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建设标准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港口经营主体在对绿色港口建设所做的工作多集中在如何提高能效,降低污染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而对维护生物多样性,降低噪声污染、缓解交通拥堵、港口发展规划方面还显不够,建议国家要加快健全绿色港口建设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5.2 建立政府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
  我国绿色港口的建设、布局及监管涉及交通、海事、环保、港务、住建、检疫、市政等众多政府部门,部门之间存在职责界定不清、统一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同时,各行业间的行政规章、适用标准存在差异性,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绿色港口的发展。建议政府建立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梳理现行的行政规章、适用标准,对绿色港口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监管,形成闭环管理。
  5.3 各省市加快出台环保补贴政策
  目前,我国除了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提高环境质量标准、加大环境违法惩处力度等之外,也在大规模推进岸电技术、LNG替代能源、使用低硫油等措施。少数城市也不同程度出台了一些环保补贴政策,如深圳市2015年已出台对低硫燃油置换的补贴制度;上海市2015年出台岸基供电支持政策,并对LNG牵引车按照燃油替代量给予补贴等。但是更多的港口城市目前都还没有相关补贴政策落地,港口、船东企业环保改造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建绿色港口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王同帅.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2] 瞿群臻,刘帅.绿色低碳港口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12):57-63.
其他文献
近日从青岛港集团了解到,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碼头近日在“宏开”轮作业中创出了单机平均作业效率39.74自然箱/小时的成绩,刷新了其去年12月创造的39.6自然箱/小时的作业效率。据悉,青岛港正着手研究启动全自动化码头后续泊位建设,同时积极探讨大宗干散货、液体散货的无人化生产,以逐步实现整个港口运营管理的智能化。
期刊
近日,江南造船举行22000立方米半冷半压液化气运输船(H2575船)交船签字仪式,该船是江南造船为Petredec公司建造的Lusitano P系列的最后一艘,被命名為“DANCING BRAVE”。
期刊
近日,从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以下简称“西江集团”)2018年度工作会议上獲悉,2018年广西将加大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力争投资20亿元以上人民币,推进一批枢纽船闸和港口码头升级,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日前,从云南省水运工作会获悉,为主动融入云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补齐“短板”,云南省水运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澜沧江—湄公河出境通道和金沙江、右江出省通道全线贯通;澜沧江、金沙江基本实现延上游、畅支流;运输通道重要港口和重要庫湖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建成与港航基础设施相适应的云南省海事支持保障系统。
期刊
近日,辽宁省国资委、大连市国资委、营口市国资委、辽宁东北亚港航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东北亚港航公司”)及招商局集团等在京就遼宁港口资源整合签署系列协议,涉及重组整合、股权投资、招商、公益性资产安排等内容。这是继2017年6月大连港、锦州港、营口港三家上市公司披露辽宁省政府与招商局集团签署《港口合作框架协议》后,辽宁港口整合的又一重大进展。
期刊
11月1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与部分交通企业开展座谈,围绕交通强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供给效率和质量、交通运輸企业“走出去”、互联网时代交通运输企业转型发展等,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李小鹏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成就,特别提到“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以及“复兴号”“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这些成绩的
期刊
据悉,截至3月中旬,邮轮凭票进港覆盖率已达到85%以上。3月31日起,上海全面推行凭票进港、凭票登船,届时,上海港将成为全国首家全面试点邮轮船票制度的港口。有了“船票”后,游客相当于有了一张与邮轮公司的契约凭证,一旦和郵轮公司之间发生纠纷,就有了维权的凭据,游客的正当权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期刊
摘 要:海事基地停靠船舶设计船型尺寸和设计水位差异较大,为满足某海事基地搜救和执法艇的停靠,同时满足现场执法驻守的需要,提出了将固定式码头与趸船浮码头串行组合的优化布置形式。组合形式可发挥固定式码头与趸船浮码头各自系靠泊不同船型的优点,且趸船上部建筑还可作为海事现场执法驻守和办公场所。组合布置形式不仅适用于交通部支持系统码头,也可推广应用于渔业码头、游艇码头等其他码头。  关键词:海事码头;趸船;
期刊
3月17日,葛洲坝一号船闸上游人字门缓缓开启,标志着该船闸如期恢复通航。据了解,葛洲坝一号船闸计划性停航大修工程自2月26日开启了为期20天的大修工程。为尽量降低停航对长江航运的影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克服諸多困难,完成了人字门修理、输水廊道破损修补等近20个检修项目,检修施工实现了零安全事故、零伤亡事故、零设备事故,确保了安全、质量、进度、环保四达标。
期刊
日前,宁波舟山港对外发布了今年生产数据:4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9389.4万吨,同比增长6%;集装箱吞吐量21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今年前4个月,完成货物吞吐量3.5亿吨,同比增长5.6%;集装箱吞吐量865.8万标准箱,同比增長9.1%,月均集装箱吞吐超过200万标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