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卡伦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沿中哈边境一线,有很多由黄土夯实而成的正方形建筑,他们就是清代的卡伦遗址。这些卡伦历经百年沧桑,被岁月摧残得只剩下了骨架,被雨水冲刷出的沟沟壑壑和大大小小的洞孔遍布其上,但仍然像一个个警惕的士兵,挺立在千里边关。
  清朝时期,伊犁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之一。伊犁将军坐镇伊犁,管辖天山南北。清政府调遣锡伯族军民驻防伊犁,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守卡伦和保卫台站。
  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头目以及南疆的大小和卓的叛乱,在伊犁设立将军府统辖新疆。面对伊犁地区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军政措施,建立了伊犁九城,调遣了察哈尔、锡伯、索伦、厄鲁特各部,组成伊犁四营,驻防伊犁各地,其中伊犁四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守卫卡伦。《新疆识略》中写道:“新疆南北路各城皆设卡伦,而伊犁为最多。伊犁境内,东北则有察哈尔,西北则有索伦,西南则有锡伯,自西南至东南则有厄鲁特,四营环处,各有分地。”
  据历史资料记载,锡伯营管辖的卡伦有18处,同时还协助索伦营和厄鲁特营驻守三座卡伦。此外他们每两、三年要去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台站换防一次,每次都是一百五十人或三百多人。因为那里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卡伦是满语、锡伯语的音译,他的意译就是台或站,也可以引申为瞭望。据《黑龙江外记》记载:“更番候望之所日台,国语谓之喀伦,俗称卡路。”《大清会典》也说:“于要隘处设官兵瞭望日卡伦。”
  清代所设置的卡伦,各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安设的时间也各有区别。行军作战,有营前卡伦,用于警卫军营,侦探敌情;有围场卡伦,专为警卫皇帝围猎而设;有为守卫矿山、牧场、屯田等而设的卡伦;也有的卡伦则专为管理游牧,防止游牧部落相互私越游牧界,或防盗窃而设;还有的卡伦是为稽查行旅,缉获逃犯,维护地方治安而设的。上述类型的卡伦占清代卡伦总数的绝大部分,而这些卡伦大部分又都设在内地或关隘等处。当时,伊犁地区的卡伦大都设在边境及城镇山川、隘口等重要通道上,与军台、驿站互相联系,构成一套安全防范体系。这些卡伦绝大多数与国界无关,可以离国界很远,但必须设在国界之内。
  卡伦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常年设置、固定驻守的卡伦叫常设卡伦,这些卡伦多在重要通道、隘口上;按季节不同而转移设置地点的卡伦叫移设卡伦,这种卡伦多随牧民于不同季节逐水草而迁徙,按一定规律往返循环;在固定地点根据需要随时设置或撤回的卡伦叫添撤卡伦,此类卡伦担负季节性的侦察瞭望任务,执行矿山、屯田等季节性生产场所的警卫任务。清代中叶新疆地区的卡伦具有守卫边防和内部治安两种性质,每座卡伦都担负通讯、巡察以及瞭望等重要任务。它的主要职能是稽查行旅、管理游牧、拘捕逃犯、维护地方治安、保证交通安全等。
  卡伦在锡伯族西迁后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个驻守边关的哨卡,守卫了几个世纪的边防,肩负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卡伦设置地点选择多在交通要道、地势较高的险要之地,除营房外,每座卡伦还修建一座瞭望台,供值班室站岗放哨,侦查情况。这种嘹望台一般都选择离卡伦不远的高地。我们可从清光绪年间设置的卡伦遗址看出,卡伦营房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为正方形的营垒。四周围立夯实的黄土泥石掺杂的围墙,高约一点五丈,上面筑有垛口的女儿墙,四角有角楼,以备瞭望或箭矢射击来犯之敌。厚墙外挖有壕沟,深约1.5丈,宽约1.5到2丈。营房正南为两扇大门,进入院内,正中建有官兵住房五六间,东西两边盖有马厩和库房,大门内两侧,各盖有一间士兵住房。营房院内,一般还建有水井,供人畜饮用。卡伦除以上军事设施外,有些还建有寺庙。如清朝咸丰年间的辉番卡伦“庙堂之内供奉‘三世降魔大帝’与‘威灵镇远天神’,两侧尚祭有山神、土地神、路神、龙王、火神、马神和班第祖师等诸神灵”。
  驻守卡伦的官员有卡伦侍卫、佐领、防御和骁骑校。每座卡伦驻兵十几名到近三十名不等。卡伦侍卫都是由清朝中央政府选派的,三年更换一次,可见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安宁是非常重视的;其余官兵由伊犁四营委派,三个月更换一次。在掌握上报边情、处理边境事务、维护领土主权方面,巡边制度与卡伦制度点面结合,互为补充,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锡伯族民间流传下来一部文学作品——《辉番卡伦来信》。文章生动地体现了清朝锡伯族边防军人驻守边关,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体现出一代清朝驻边军人崇高的人生境界。
  《辉番卡伦来信》,是一篇书信体散文,用满文创作。作者叫维克津,锡伯营镶白旗五牛录人。1824年他18岁的时候,照例经牛录档房和总管档房骑射考选,入伍成为披甲。由于维克津天资聪颖,进取心强,到了道光末年,升任为侍卫,并在咸丰初年曾去辉番卡伦换防一任。关于维克津的生平,据民间传说,在他充当披甲的青年时代就“文名冠乡里”,写了不少作品,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这篇《辉番卡伦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来信》约在19世纪30年代所写。从《来信》的历史背景分析,它反映了锡伯族官兵戍边卫疆的历史活动,其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清政府调遣锡伯族军民移驻伊犁,主要是从戍边的目的考虑的。锡伯族军民立足伊犁伊始,就投入驻守固尔班托海等18处卡伦。此外,由于当时索伦营官兵不敷调遣,伊犁将军又决定定期自锡伯营调遣官兵,协助索伦营防守辉番卡伦和崆郭罗鄂伦卡伦,维克津就是被调防辉番卡伦一任时写的这封信。《来信》用优美顺畅的文学语言,细致描写了自锡伯营至辉番卡伦沿途的自然景致、地理风貌、村落人情,每到一处,对所见所闻又发表议论,畅抒自己的见解;他面对卡伦官兵的恋乡心态和日益松弛的卡伦现状,出于保家卫国的高度责任心,郑重阐述了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夷加强防守卡伦的重要性,并记述了他以身作则整顿辉番卡伦秩序的情况。在信中记述的辉番卡伦、齐齐罕、策济等地,在1864年以前都是中国领土,1864年沙俄通过逼签《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完全割占了包括辉番卡伦在内的我国西北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耻辱。
  中俄重新分界后,清政府批准在伊犁沿边重要地段、隘口处重新安设卡伦。《新疆伊犁府乡土志》中记载:“自光绪九年,与俄罗斯勘定界务,西边界连俄国。经前将军金忠介公奏请新设沿边卡伦三十处从前旧卡伦大半废弛或划人俄境”。这时候的卡伦,基本上具备了边界锡伯营哨所的功能。锡伯营设卡伦四处:塔奇勒哈卡伦,干查罕莫敦卡伦,三棵树卡伦,头湖卡伦,都在现在的察布查尔境内。锡伯厄鲁特两营合设阿里干谷卡伦一处。
  锡伯营的卡伦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废止。卡伦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渐渐离我们远去,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卡伦曾经在人口稀少、防务薄弱的边疆地区,为祖国领土的完整、边境的安宁,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在180多年中,西迁新疆的锡伯族人经历了战争、生存和繁衍,经历了清代七位皇帝,民国及国民党的统治。锡伯族军民世世代代始终忠诚地履行着驻防戍边,屯垦生存的神圣职责。为了戍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祖国西北边陲这片沃土之中;为了戍边,他们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仇敌忾,抗击外来入侵者,反对分裂,保卫祖国的疆土,维护祖国的统一;为了戍边,他们屯垦创业,引水种田,为民族解决了生计,同时还奇迹般地将民族的传统文化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沧桑卡伦,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屈辱,也见证了锡伯族自1764年从东北西迁到伊犁屯垦戍边的非凡历程。它们像忠诚的士兵坚守在阵地上,以自己顽强的存在,无言地诉说着一个关于国家尊严的主题。
其他文献
一些流失的日子,每一次不经意地想起,都能勾起我一种久违的快意,这种缠绵的诱惑就是温泉的黑蘑菇。  在温泉,有一片梦缠神绕的土地。这种浑身黝黑的蘑菇,倔强地生长在温泉河滩地的灌木丛中。从春天的第一场雨,到仲秋的最后一场雨,在所有被雨水滋润的夜晚,这些繁衍不绝的神奇生命,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打着伞,光着小脚丫,在河滩的灌木丛中嬉闹、疯跑。温泉的黑蘑菇/闫平  在我看来蘑菇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我
期刊
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回来以后,我常常想起夕阳笼罩着的庞大的苏巴什佛寺遗址,那些穿越千年时光,耸立着的残损的佛塔、依然震撼人心的宫殿、僧侣们生活起居的禅房、荒芜的只剩下初冬的冷风和戈壁石的路径……有时候,我似乎跟随着三藏法师回到了1300多年前的苏巴什大寺。这种奇怪的现象,促使我不得不问自己究竟来自何方,现实的存在预示着什么。最终我又将要到哪里去?  凝固的苏巴什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库车县有一座
期刊
有些精灵藏在石头里,经历了上万年的祈盼,仍然在生生世世拥抱脚下的土地,给它们一滴水,便会活灵活现起来;它们躺在大山里,孤独地诉说着曾经的精彩与美丽。它们的家就在农三师图木舒克山的化石沟里。  图木舒克化石沟与农三师51团团部相去不远,驱车半个小时就到达了,数不清的沟沟坎坎,每条沟里都有遍地的故去生命,其中尤以化石沟的最多、最奇。两边危峰耸立,不算太高,但自有其妩媚之处,风霜雨雪数千年已把山体的表面
期刊
古丝绸之路,驼铃不绝。在西域广袤的大地上,骆驼是无以替代的交通运载工具,是丝路驿站停歇逗留的过客。长久以来人们把以养骆驼搞运输或以拉骆驼谋生的人称为驼客、驼户、拉骆驼。驼队的骆驼休整期,俗称坐场。只有夏季坐场的几个月,经年长途跋涉的骆驼才能有一个喘气的机会。当养得膘肥体壮,两个峰子立起来时,它们又要进入漫长的驮运季节,直到把储存的气力消耗殆尽。因此,驼户对一起受苦受难的骆驼的情感是很难为一般人所理
期刊
新疆自古以来就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古代文献和考古发掘表明,唐朝是西域舞蹈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当时的胡旋舞、柘枝舞、狮子舞、马舞、乞寒舞等都传入中原地区,深受中原人民的喜爱,并对当地的舞蹈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文献中对西域舞蹈艺术记载较多,实物形象多见于石窟壁画和墓葬出土的俑类。如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彩绘木胎女舞俑,就反映了唐代吐鲁
期刊
湖坐落在山的南半坡,在山体斜坡走势的地方,竟然形成了一片相对的洼地,湖被悬挂在那里,让我想起战士腰间的军壶。水面比篮球场稍大些,椭圆的似腰子的形状,它的位置正好长在整座大山的中间,好似山肾。我往上攀爬,坐在山的肩部朝下看,湖文文静静地镶嵌在绿草坡上,与比它低近百米的山下喧哗的河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四周全是绿色,使得这蓝湖者上去更像大山别在前襟的一枚胸针。  车子出了精河县城,一路向南,深入天山支
期刊
车了哈密市区往西60公里,在白杨沟西岸向南一拐上了便道。向导赛买提说,去拉市乔克的好路已被甩在身后,我们今天顺着白杨沟走,路虽然艰难,但沿途却有很多佛教遗址,很有看头。于是,我们一路走一路拍,走走停停,跋涉了两个小时,中午才到了拉甫乔克村。这里坐落着著名的拉甫乔克故城,故城建筑已遭废毁,只剩下一些土墩和残墙及残留的壁。城的四周有嘹望台,城外有几座古代佛寺遗址。十多座古烽火台位于故城东北角,连绵不断
期刊
查汗莫墩草原是生长长调的草原,精河蒙古长调从这里发源、流传,在这里经久不衰。唱长调的老人们大多生活在这儿的牧场,他们在捣奶酒时唱长调。晾酸奶疙瘩时唱长调,牧羊时唱长调。他们唱长调就像我们平时劳动时嘴里哼的小曲一样,信手拈来。  很难想象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能够继承和发展,而长调确实是以自己的生命力肥沃着土地,丰富着心灵,养育着精神。唱长调的歌者多为年长的老人,这又更让人难以想象,这些只有词而没有曲谱
期刊
无论是从文物的丰富程度,还是从遗址的分布范围上讲,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都可算作文物大省。大,必有其利弊。广布戈壁荒漠、深山大壑的众多遗迹遗址,就是新疆文物保护面临的最大难题。  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重大文物盗窃案的发生则再次触痛了新疆文物保护的软肋,也让新疆、乃至全国文博界的专家学者痛楚不已。  “小机构”保护大遗址力不从心  和田策勒县达玛沟的声名远播源于一个牧童不经意的一脚踢出的重大“发现
期刊
馕是最接近粮食本质和原色的食物,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这种作为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生命主食,从来都是在用泥土垒成的吐奴尔(馕坑)烘烤而成,因而带有古典的色泽和土壤的芳香。  如同汉民族餐不离蔬,维吾尔人对馕的情感,也是水乳交融,到了难以割舍的程度。所以民间有句俗语:“一日不吃馕,两腿直打晃”,足见日常生活中,馕的重要。  在我们乡下的农家院落,或许东家少块菜园,西家缺个鸡舍,却都在醒目之处耸立着一个馕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