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及故障处理分析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国内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常态,在配电自动化环境下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方式一般会按照配电自动化的要求配置馈线自动化,实现自动隔离故障点,自动恢复供电,以保证供电可靠性。本文着重对配电自动化下的故障处理模式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际的案例说明了馈线自动化的實际效益,同时依托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实际,对配电自动化智能运维进行了简单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网;故障处理
   随着电网改造升级的不断推进,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越来越大,配电自动化的本质是对用电信息的全面监控,对配电网中的故障段进行自动定位和隔离,减少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一、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
  (一)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流程
   在配电自动化覆盖的配电网一般自动化系统会在故障发生时先分析FA推图,系统自动分析判断线路中保护动作的情况,判断故障动作过程,进而确定故障区段,同时统计损失负荷情况。
  (二)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主要模式
  在配电自动化中,针对配电网的故障处理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基于集中控制的主站监控式馈线处理模式、基于重合器的馈线处理模式以及基于系统保护的馈线处理模式。
  首先,基于集中控制的主站监控式馈线处理模式。这是配电自动化中最常见的方式,也是一种主流模式。其核心在于集中控制,利用SCADA+FA(馈线自动化)来实现对故障的有效切除。比如重合闸、RTU遥控、电能保护等,一般发生故障到切除故障,再恢复非故障段供电,仅仅需要几分钟时间。在这种模式下,一般会在每个开关的位置都安装馈线终端,正常情况下馈线终端会采集信息包括开关位置、电压、功率、负荷等,然后通过通信网络上传到SCADA,同时配合继电保护即可实现对故障段的自动切除。这种模式对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网络要求非常高。
  其次,基于重合器的馈线处理模式。重合器主要是依靠切除短路电流的功能来实现对故障段的切除。在实际应用中,重合器一般会和分段器配合,分段器主要的功能是关合短路电流,二者结合就构成了故障判定+隔离+线路恢复的一个完整的自愈体系,它并不太依赖通信网络,总体比较类似于继电保护,但是故障切断的效率不高,而且对继电保护装置的依赖性非常强。
  最后,基于系统保护的馈线处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利用分散安装的区域性馈线的全线速动保护,与集中控制的故障处理模式相似,在开关为智慧配置馈线终端,不过当三相故障、相间故障发生后,系统保护模式下主要进行功率方向判定,并确定故障区段,然后再执行开关跳闸操作,以达到切断故障段的目的。该模式与高压线路的纵联保护具有相似性,是对全分布式母线保护模式竣工验收的充分理解应用。不过该模式对硬件的要求很高,而且也需要很强的通信能力做支撑。
  (三)馈线自动化应用实例
  从上述三种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中非常关键的就是FA即馈线自动化。
  以某市为例,该市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第二批配电自动化试点城市,技术线路采取的是集中模式,其架构采取的配电终端与主站两层架构形式,实施的是典型的集中型FA。
  该市的FA共启用612次,成功启动并执行600次,FA成功率在98.04%,该市的FA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故障信息采集研判、定位、隔离直至恢复无故障区域供电全流程的一次性贯通FA。另一部分则是执行过程中,因故转为交互模式的FA。这两个部分在全自动闭环控制当中正确执行次数318次,成功率是100%。其中一次性贯通FA正确执行125次,交互模式FA正确执行193次。故障处理用时平均只有50s,最快的达到30s。
  该市所用的FA解决了依靠人工处置配电网故障效率低的问题,为FA的应用积累了经验,对配电自动化的认知也进一步深化,同时极大地保证了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其中总负荷损失平均降低,或者说挽回47.88%,馈线自动化产生的电量效益非常高,以成功的600次正确执行来说,总计可达2298058kWh的电量效益,以当地0.70289元/kWh的售电均价来计算,FA可以产生161.52万元的直接电费效益,如果进一步分析城市用户停电损失来进行估算,取30~47元/kWh的损失来进行计算,那么可以贡献6894~108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同时基于遥控手段来处理日常配电调控事务,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在技术上保证了值班员调控操作的安全性,随着FA的的投运,配电网调控作业中基本都保持零事故的状况。考虑调控作业的情况,假设每次FA需要遥控3个开关,以600次成功执行来算,那么就会减少1800次人工到现场实际操作的工作量。实际上FA如果全部实施全自动贯通,那么还将减少21.37%的遥控操作量,显然FA提升了配电调度安全水平以及运行管理效率,缩短了用户故障停电时间。
  二、配电自动化智能运维思考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是最火爆的前沿技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分支。智能化将大大减轻人的劳动,以最少的人工干预来完成复杂的工作。在运维领域,如果将智能化程序代替运维人员,能够在最少的人员干预下使用故障探测技术寻找故障点,当发生故障问题是,通过问题分析引擎快速定位故障根源,并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可以自动运行脚本与工具尝试进行故障修复,同时还可以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关联分析,找出潜在的隐患并制定预防方案。当然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达不到这样的技术水平。但是大数据技术却提供了伪智能的可能,因为大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各种数据来挖掘关联信息,进而实现相对科学的预测。目前智能化运维所走的道路主要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实现。
  实际上在现行的配电自动化环境下,当配电网发生异常情况,SCADA系统的事件报警窗口实际上只会接收到保护动作、开关分闸等相关的信息,但具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异常,还需要运行人员去结合配电房的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开关刀闸位置以及监控信号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以确定故障类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现在大量数据保存在电力系统的数据库当中,实时采集的数据,离线数据均呈现出指数化增长的趋势,由此可以从数据挖掘开始,基于科学的数学模型,添加相应的最新数据来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未来走势进行预判。而数据来源则不仅仅依靠电力系统的数据,还有包括及交通部门、住建部、气象部门、电信运营商等。当然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归纳为设备空间学习数据,通道基础地形数据,基础台账数据,运行维护专题数据,气象数据,林业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进而分析出配电网当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识别出危险源。因此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应当建立一个故障推理模型,通过该模型来自动完成异常情况的分析判断。在该模型当中,就需要将常见的电网调度运行当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依托机器学习的方式来预测电网调控运行当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预防到位,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下配电网的故障处理通常都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FA来实现故障的自动处理,目前主流的方式是集中控制的故障处理方式,即SCADA采集数据并保存数据,FA执行具体的故障处理操作。随着技术的进步,配电自动化必定会向智能化转变,目前已经有了雏形,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配电自动化及故障处理。
  参考文献
  [1]梁铭聪.配网死区故障分析及配网自动化故障处理策略改进[J].技术与市场,2018,25(08):117-118.
  [2]王森.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中故障处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1):222-223.
  [3]袁禾.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处理分析[J].通讯世界,2016(19):175-176.
其他文献
摘要:本首先對电力规划设计的意义进行阐述,其次介绍电力规划设计的特点,然后对电力规划设计中全过程信息化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电力规划设计中全过程信息化的具体应用,从而保障电力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 全过程信息化 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于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因此电力规划设计也需要结合全过程信息化。在城市化脚步加快的过程中,使得
期刊
摘要:针对试验过程中发现CVT介损偏大问题,通过差异化运维要求,每三个月对CVT开展红外测温,分析二次电压趋势,关注红外检测异常发热以及二次电压的增长趋势,并结合停电工作进行更换,避免了电网故障发生;同时,通过对故障CVT解体发现,其C相C13的(由上往下)第1个、第42个、第108个电容单元电容值存在异常情况,接近于零,估算电容偏差应2.3%左右,与实测电容偏差2.37%相近。  关键字:CVT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低压集抄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低压集抄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策略  一、前言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企业运作和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应用也在不断改造更新,特别是低压集抄系统在电力系统的成功运行,有效的推动力我国电网电能表采集、抄集智能化发展,实现了电网系统远程自动抄表功能。但目前,在低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配网设备材料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广东电网东莞供电局创新开展配网设备材料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和具体措施,为广大设备和材料供应商了解东莞供电局关于物资质量监督工作最新的质量管控策略,制订有针对性的配电网设备质量监督的改进措施,持续优化质量监督体系,对电网设备物资的综合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配电网;设备材料;质量监督;质量管控;电网物资  1.引言  电网
期刊
摘要:通过科学的供热管网设计,人们可以确定热负荷指标,明晰热负荷分类,编制出合理的供热管网设计方案。关于管道设计图纸、系统运行水压图等,人们都应根据供热管网的设计和敷设,通过城市供热循环系统的测算,得到精确的数据,为保证供热管网运行的安全、经济、稳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市政供热;供热管网;管网设计  引言:城市小区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敷设既保证了对居民的冬季供热需求,也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电力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配电系统作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完善,并逐步发展成为主动配电网。配电系统中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本地存储系统和响应负载严重影响了电网规划和调度过程。  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引言  根据风光自然特点搭建DG数学模型,建立DG稳态运行的出力场景。从储能规划建设投资视角,以最大化新增储能年均收益
期刊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产生活用电量也在逐渐增多,为了确保电能持续供应,提供优质电能,将视频监控技术运用于电网工程建设中,有利于缓解供电压力,有利于优化该工程管理效果。由此可见,笔者针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展开探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电网基建工程管理;视频监控技术;应用  随着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电网建设投资、建设规模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且较以往表现出时间更紧张、任务更集中
期刊
摘要:当前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用户窃电和私自改造电表、供电流程过多导致供电系统负荷过大、用户电表易故障、接线安全事故以及接线错误等,严重影响装表接电工作质量,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本文将简单介绍智能电网与智能电表,分析智能电网装表接电工作的问题,并就合理应用装表接电技术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针对其的装表接电工作
期刊
摘要:文章以110kV东灶变为例,分析了该地区20kV专供区、变电、配电现状问题,总结出了其规划改造技术方案。  关键词:20kV专供区;供电;可靠性;解决方案  一 背景  海门滨海新区(含东灶港镇部分地区)为20kV专供区,目前区内有110kV东灶变1座。东灶变配网线路具备站内不同主变间互联,满足N-1的要求。区内所有用户均为三级用户,根据相关技术规范,供电可靠性已经达到标准。  东灶变位于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电力工业水平也在飞速运转中,电网的形式与日俱增,社会的网络密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整个电气系统中,电力变压器机电设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力设备设施,其自身负责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转换工作,因此电力变压器很容易受到一些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工作期间很容易导致大量的变压器受到损坏,为了保障用电的安全和可靠,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做好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本文对电力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