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的三个逻辑误区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y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政治文化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实质是西方的意识形态论,其主要目的是兜售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是不会终结,也不会被某种单一的意识形态所取代的。因此,这种思潮的生成必然存在着理论思想的虚假性与欺骗性、历史认知的有限性与片面性,以及现实价值追求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逻辑误区。 “Ideological Ending Theory ” trend of thought is the trend of political culture popular in the West in the 1950s. “The end of ideology ” essence is the Western ideology, the main purpose is to sell the political values ​​of Western capitalism. At the core of ideology is value, and values ​​do not end, nor are they replaced by a single ideology. Therefore, the generation of this trend of thought inevitably has the illusion and deceit of the theoretical thought, the limited and one-sidedness of the historical cogni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ealistic value pursuit are the logical errors of Westernization.
其他文献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学说对清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毋庸置疑。可问题是,此一鼓吹个人主义的学说何以会成为合群保种的思潮?对此,史华兹、冯客等学者都看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
当北国的第一片秋叶轻轻飘落,它既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红艳似火,也没有秋菊的妖娆,有些枯黄,灰黑色的边轻轻卷起,像放久了的香蕉,上面生出了黑斑。  “唉——”望这般风景,怎能不让人心生悲凄。一夜风过,遍地都是残败的叶子,有人走过,踩出一阵令人厌恶的“吱吱呀呀”的声音。寒意更是不用说,接踵而至的便是寒冷的秋雨,冰冷的雪,厚重的棉衣压得人喘气都困难。  进入严冬,呼一口气就成了一团白花花的水。不到5点,天就
彩虹妹妹来了,小草招手,表示问候;鸟儿欢唱,给她伴奏;孩子拍手,欢呼雀跃……因为她不是常来人间。  今天来,是因为刚刚云朵哭了。彩虹妹妹仍在纳闷,云朵刚刚哭了,但它却说不伤心。这是为什么呢?  一打听才知道,云朵是因为听到风儿在哭,所以感动了。彩虹妹妹仔细听,也发现风儿低低地抽泣:“风儿呼呼,讲个故事给云听。云儿飘飘,可曾听到。想要雨水,无能为力。只好呼呼,风儿呼呼。”  那风儿究竟为什么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