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点滴谈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基础性的启蒙性的教育和教学。通过几年的低年级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把数学学科特点和儿童年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刚入学的新生,对校园的生活既感到新鲜又感到紧张,他们的注意力、学习的好奇心都难以持久。因此,我总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我的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单调的课堂教学不仅会使刚入学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为此,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形象生动的电化教学、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数图形、贴图案、做数学游戏,使儿童愉快学习。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好奇、好动特征,又克服教师满堂灌的毛病,让儿童从直观形象入手,以动手促进动脑,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课中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新授课后都要安排短暂的休息,做一做课间操,边做操边唱儿歌,这样的安排使低年级学生不感到上课枯燥无味,又容易消除疲劳,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设计除了讲究针对性、多样性,还注意趣味性,如:教了8的加法后,我插入一个小故事:一天黑猫警长说,我出道题看你会不会做:
  8=□ □ □=□ □ □=□ □ □
  小黑猫很快说出三个等于8的加法算式,你们会吗?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二、重视操作感知,培养探索精神
  由于低年级小朋友抽象的逻辑思维弱,直观形象思维强,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学具很重要,摆学具时让学生与具体材料接触,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这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左半脑和右半脑相互配合,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如在教学“8的加减法”中我就从摆学具入手,要求左边摆7个△,右边摆1个△,问:“一共有几个△”?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还可以怎么摆?这样,让学生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对余数的引进时,我是这样教学的,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几根?写出算式:12÷2=6(根)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每堆几根?写出算式:12÷6=2(根)
  (3)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5堆,每堆几根?发现了什么?剩下的每堆还够分1根吗?算式:12÷5=2(根),还剩2根。
  (4)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7堆,每堆几根?还有剩吗?12÷7=1(根) 还剩5根。
  这时,我说,从刚才分小棒大家已经看清楚了,分东西有两种结果,一种按要求刚好分完,一种按要求分了还有剩余,剩下的又不够每份再分一根,这个剩下的数,我们把它叫余数。(板书写在课题的地方)余数写在商的后面,用六个子圆点隔开,通过实际操作,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
  三、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训练,培养思想道德品质
  (一)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训练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的、固有的,而是靠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熏陶与培养逐渐形成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搞好组织教学,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每节课的利用率,使课堂既有轻松的学习气氛又有严肃的班级纪律,平时我总是通过一些课堂“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看我手势的习惯。通过注意教鞭的变化了解老师的意图的习惯,如进行口算练习要学生回答时,老师不用指名道姓,以手势和眼睛为号。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教师巡视发现作业有普遍性的毛病,需向全班讲解,只要教师拿起教鞭轻轻敲两下,学生就马上停下手中的笔,认真听教师讲解。在操作学具时,要求生按程序操作和收拾学具的良好习惯,每次操作都让学生明确目的,讲求实效。在回答问题中,对优生的独到见解和差生的明显进步,老师为了鼓励他们要求学生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又使班级秩序井然,生动活泼,动静分明。
  (二)培养思想道德品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遵循教书育人的原则,既传授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上第一册准备课时,我首先结合封面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把从小学好数学与长大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联系起来。再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相关插图,结合图上两个学生向教师敬礼问好,教育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结合图中三个学生在操场踢球,要求学生课间开展有益的活动。结合两个少先队员给花浇水,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劳动,为绿化校园作贡献。当学生说图上有一面红旗,我说,这是国旗:我们要尊敬国旗,升国旗时要立正,肃静,站好……一节准备课不仅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数数、说话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了《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教育。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只有加强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常教常新,使人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网购、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消费方式的出现和普及,国内冷链物流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生鲜电商中有50%的产品需要借助冷链物流。对于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来说,
宋庆龄思想研究的新突破──读盛永华《宋庆龄论》吕明灼我国研究宋庆龄的先行者盛永华的新著《宋庆龄论》(199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是研究宋庆龄思想的专著,理论深刻,内容丰富,夫对宋庆龄研究的新拓展,新突破,新成果。《宋庆龄论》的主要特点是把宋庆龄与孙中...
农业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印发《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7.5%,同比上升0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来自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的50家代表企业以及广东、云南、福建等地方行业协会约110人参
<正> 一、为什么要提出改革中 社会整体发展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基本的经济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基本的政治基础,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应当是一个协调的、全面的整体发展状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也就是要消除社会结构中的某些不协调因素,把社会各个方面更好地纳入整体
<正> 文化语义范围的无限扩展,实际上表达了人类各种深刻的需求。我们不应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概念而忧虑,文化的多义性正昭示出人类对自身的多样思考与选择。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技术创造的物化世界正以惊人力量吞噬着一切,“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的种种清谈背后正隐藏着一种断裂、一种危机,文化必将经受超越物化的考验,这是我们在文化热后不得不再度思索文化的根由所在。
食药监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意见指出,食品快检不能替代食品检验机构利用常规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的食品检验活动,不能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
2016年,全国网购的保税进口商品总额为256亿元,近1/3是食品,主要包括约20%的保健食品和约10%的奶粉。但隐藏在其中的安全隐患却难以监管。
<正> 农村的十年改革和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先后出现了两个发展的黄金时代:1979—1984年,粮食、棉花、油料、糖料全面大幅度地超常规增长,是种植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985年后,乡镇企业以预料不到的速度异军突起,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前,农村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的是:近几年来,种植业(特别是粮食、棉花)出现了徘徊局面;乡镇企业有些盲目发展,在动力、原材料、资金等方面,与大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发生了一定的矛盾.另外,农村有些基层领导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对物
<正> 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对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却没能为人们发现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的诞生才最先发现了伟大的历史运动规律,指出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从此,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种种混乱和武断的唯心主义解释开始“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却一直遭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