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九大农业技术发明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大发明”早已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标志。其实,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专家们经过考证和比较研究,列出了88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中国古代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农业技术成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四大发明”。
  1.水稻栽培
  水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作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的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的支持,如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距今约1万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2万年的稻作遗存,而且在其不远的东乡县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野生稻分布;此外,考古学家还在江苏、湖南等地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与灌溉的水沟。
  2.猪的驯化
  此前普遍观点认为,野猪的驯化最早始于中东地区,后来传播到整个欧亚大陆。随着中国已知最早的可靠的家猪化石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这一观点可能被改写。这些化石经鉴定被确认为家猪,经过长时间的驯养,形体已发生变化。碳14年代测定为9100年左右。此外,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这一南一北的考古证据,可以认为中国是家猪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3.粟的栽培
  粟是一类小籽粒谷物的总称,包括谷子、黍等,俗称小米。中国北方是粟的起源中心,其野生种狗尾草在中国广泛分布。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炭化粟出土的近20处,其中最早的是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裴李岗和河北磁山遗址。
  4.养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已成定论。相传公元前3000年,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育蚕治丝”的方法,把蚕丝作为纺织的原料。殷代甲骨文中不仅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还有一些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完整卜辞。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世界上迄今最早的绸片,经鉴定已有4200~4400年历史。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纺织工具组件和饰有蚕纹和编织纹的牙雕小盅(距今6000多年)。这说明,中国长达5000年以上的养蚕、缫丝历史并不是传说。
  5.大豆栽培
  大豆原产中国,大豆的祖先野生大豆在中国遍布南北各地,某些地方至今还有采集以供食用和饲用。中国的大豆栽培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2000多年前传入亚洲邻国,18和19世纪引种于欧洲和美国。因大豆不易保存,考古发掘中发现极少。迄今仅有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时期10粒尚未炭化的大豆,以及黑龙江宁安县大牡丹屯出土的炭化大豆,都是距今2000多年的实物。此外在河南洛阳烧沟的汉墓中发掘出距今约2000年的陶仓,上有朱砂写的“大豆万石”字样。
  6.竹子栽培
  中国竹子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内就发现了竹子的实物;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距今5300~4200年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了200多件竹编日常器物。中国人用竹筷、食竹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7.茶树栽培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和人工种植茶树的国家。世界其他产茶国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种于中国。在我国古代,茶叶最初是用于食用或药用,后又发展为一种祭祀品,关于饮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但茶树栽培则可追溯到商周时代——在甲骨文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有关采茶的记载。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8.柑橘栽培
  中国是柑橘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历史最早的国家,可能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尚书·禹贡》中的“厥包橘柚锡贡”是关于柑橘栽培的最早记载。公元前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橘颂》。宋代韩彦直所著的《橘录》是世界上有关柑橘的最早著作。
  9.温室栽培
  中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据《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说明我国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年间已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反季节”蔬菜了。而且在西汉末期,温室不仅用于蔬菜种植,还用于养育珍稀动物和花木。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精神疾病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由于大脑功能失常引起的疾病。引起大脑功能失常的原因有很多,如基因突变、缺失或重叠、大脑外伤等,都可引起多方面的大脑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产生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精神疾病基因组揭示的奥秘  基因突变和缺失一直被视为精神疾病的重要生物学原因。成立于2007年的精神疾病基因组协会(PGC
通常,蛇是蛙、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天敌,蛇吞食蛙或蟾蜍甚至经常被当作食物链的典型例子。但是,蛇也不总是稳操胜券的一方,例如,在广西的十万大山中就经常上演令人惊心动魄的蛇蛙之战。这里分布有一种棘胸蛙,它是体形较大的蛙类,身体粗壮,雄性体长约在10~13厘米之间,胸部有分散的大黑刺,是当地蛇类的主要猎物之一。  不过,棘胸蛙有时也会主动向蛇发出挑战。在夜晚,正当三五成群的棘胸蛙蹲伏在石上高歌时,一条1米多
2016年10月13日下午3时,泰国国王普密蓬因病逝世。王室宣布这一消息后,举国民众无不悲恸难过。国王去世两周后,民众依然顶着大雨,跪拜在首都曼谷街头,声泪俱下地表达对国王的哀思之情。  在泰国,无论是公共活动、剧场演出或集会,活动开始前,民众会自发为王室唱颂歌;国王的生日是泰国的父亲节,国王的登基日是泰国的法定假日;由国王亲自参与的御耕仪式、卡辛仪式、佛诞节仪式,在泰国人民心目中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流行的以正月为岁首的传统历法始于夏朝,故称“夏历”;又因历法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适时耕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还称“农历”;还因历法是以月象的盈亏确定月的长度,再以12个月定为一年,月为阴,故又称“阴历”。不过,中国的传统历法既重视月相的盈亏变化,也兼顾太阳位置和寒暑节气的变化,实际为“阴阳合历”。  我国的历法在商代就已经比较完备了。古人很早就观察到历月的实际长度为29天半,即存在着近半天
北纬31 度,巍巍神农架,华中第一峰。这里群山逶迤,郁郁苍苍。相传早在远古时代,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为遍尝百草率众寻到一座高山,但见山势陡峭,森林遍野,认定必有奇药密藏。神农氏便在此教民“架木为屋,以避凶险”,又“架木为梯,以助攀援”,采得良药400种,著就《神农本草经》;最后,为向天帝复命,“架木为坛,跨鹤飞天”而去。后人为缅怀始祖恩德,便将这座高山称作神农架。  今天的神农架其实远远不只是一座高
人类为什么会发动战争?人类为何消灭不了战争?由于人类有种族冲突、宗教冲突、国家冲突,用战争来解决冲突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科学家发现,人自身特别是男人本身就带有好斗基因。现代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了所有本能的好斗性和对荣誉的热爱。  战争激发团体意识  很多学者认为,战争是为了保存种群内部团结协作精神的最大动力,所以它将和我们世代相伴。史前时期,“群体选择”(各个原始部族之间的竞争,而非个体之间的竞争)
在欧洲,有一个群体常常被戏称为“捧着金饭碗的欧洲公民”,他们就是欧盟的公务员。  名符其实的高薪公务员  所谓的“金饭碗”即指欧盟公务员的待遇相当之高,他们的高薪最让外界眼红。那么,他们的薪水有多高呢?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最高档公务员的基本工资每月可达18370欧元。一般来说做同样的工作,欧盟公务员拿的钱要比当地人高出几倍。比如一名欧盟打字秘书的月薪是2800欧元(1欧元约折
长颈鹿是地球上最高大的动物,站立的身高足有4~6米,而举腹蚁则应放在“最小的动物”行列中。这两种在体型上截然相反的动物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  在野外,长颈鹿主要以高大乔木上的树叶和嫩枝为食,特别是金合欢树。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超过60千克的食物。它的舌头伸长时可达50厘米以上,取食极为灵巧方便。  金合欢树是含羞草科、金合欢属植物的通称,共有近1000种乔木或灌木。金合欢树主要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有人说:“人生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要在路上。”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的旅行似乎是他的人生使命,但他不为游山玩水,只为寻找真相。  滇西之行 意义非凡  徐霞客,字弘祖,别号霞客,江苏江阴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是个孝子,虽早有旅行的宏愿,但尊“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年轻时并未真正远行。父母亡故后,他便开始计划自己的远游。明崇祯九年
没有哪个国家的总统选举会像美国一样受到全世界的密切关注,纸媒的头版头条、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电视直播和评论铺天盖地,大选当天仿佛全世界都是美国人。然而当公众在选举当天时刻关注总统候选人的得票时,很多人对美国的总统选举并不了解,甚至误以为美国总统是由美国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的。除了媒体报道时主要关注普通选民的票数以外,人们产生误解也和美国总统选举的复杂性有关。事实上,美国总统是经过间接选举产生的,最